根據《周恩來真情實錄》一書的記載,江蘇淮安的很多人,都去參觀周恩來住過的地方,人流絡繹不絕。 周恩來在北京得知此事,內心感到很不安,他向來痛恨“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之類的浮夸作風,共產黨講究人人平等,總理的房子也應該跟普通老百姓房子一樣,不能搞特殊。 周恩來談過很多次,如果房子倒了,那就拆掉改成幼兒園和工廠,地方政府怎么對待地主的房子,就怎么沒收自己的房子,不許建紀念館。 然而,因為房子遲遲沒有拆掉,而且地方政府想要修繕,周恩來對此嚴厲批評。 淮安人民政府,面對總理的批評,認為房子不能拆掉,副縣長和縣委書記,對總理說: “周爾萃當兵了,那房子有軍人家屬居住,擁軍優(yōu)屬,所以才修繕。” “淮安還沒有搞土改,不能沒收總理的房子。” “為了革命教育不能拆?!?/span> 有一次,弟弟周恩壽,聽說老家房子成了危房,所以想回去修老宅。 周恩來對老百姓很溫和,但是對家人非常嚴厲,他批評說:塌平了最好! (周恩來、鄧穎超與親屬合影) 而海內外的無數華人去淮安參觀總理故居的時候,一看房子又破又舊,紛紛捐款寄錢,要求修復總理故居。 由此也開始咱們今天的文章,講述周恩來和故居的二三事…… 周家大院坐落在淮安城里的駙馬巷,傳說這條街出過駙馬,因此而得名。 根據房契內容,上面寫著1839年的時候,周家以260兩白銀所購買,原先的房主名叫胡干成,是典型的南方建筑。 而周恩來出生于1898年3月5日,到了他一代的時候,家族已經沒落。 周恩來祖籍在紹興,出生在淮安,也說著一副淮安口音,所以他常常開玩笑說,連自己也分不清老家是淮安還是紹興。 周恩來出生的那年,父親才24歲的年紀,每個月的收入不到三十塊錢;母親名叫萬冬兒,乃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受過良好的教育。 淮安周家是個大家族,按照周恩來的回憶,雖然家里貧窮,但依舊要維持封建家族的體面。(周恩來晚年,特別痛恨這種封建浮夸的東西) 周恩來很小的時候,就被過繼給了身患重病的叔父周貽淦,所以他的童年有兩個母親,分別是生母和嗣母?!?/span> 按照舊社會的傳統(tǒng)來說,周貽淦為了避免無后,所以收養(yǎng)了周恩來。而周貽淦去世的時候,周恩來還不滿一歲。 嗣母陳氏,是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她不僅撫養(yǎng)周恩來,更給與了周恩來很好的教育。 周恩來六歲的時候,母親買彩票中了大獎,結果一萬大洋的獎金引來了是非,所以母親帶著周恩來,搬到了別處居住。 彩票的獎金很快就花光了,而且生母和嗣母相繼去世,十歲的周恩來,開始了童年最艱苦的時期。 周恩來從生母那里得到了生命,他從嗣母那里學會了修養(yǎng),在苦難的生活當中得到了鍛煉。 在失去母親的無限悲傷當中,周恩來堅強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那時候貧窮成了家里的主題,當鋪成了最常去的地方。 幸虧有一位善良的鄰居老奶奶,經常照料周恩來他們兄弟幾個,才避免餓肚子。 周家是大家族,周恩來12歲那年,跟著伯父一起生活,一起去了東北的鐵嶺,從那之后就再也沒有回過淮安老家。 伯父在東北工作,他給予了周恩來真正的政治教育,講述國家為何貧窮落后,講述了天下為何大亂,更講述了外國人為何欺辱華夏。 (童年周恩來) 以上便是周恩來童年時期的大致經歷,他的少年時期,則是在東北度過。 周恩來自從接觸到那時候非常著名的《新民叢報》,人生也就就有了目標,開始心向革命。 1911年,清朝落下帷幕,那時候的中國人,在黑暗當中摸索中華民族的出路,無論是長者還是晚輩,都在思考民族的未來在什么地方? 東北學校里的歷史老師,將辮子稱之為豬尾巴,帶著學生們剪掉這封建殘余的尾巴。 周恩來在吃大米的南方,學會了溫文爾雅;在吃高粱的東北,擁有了強健的體魄。周總理后來常常說,應該感謝沈陽的高粱米和勁風,鍛煉了自己體魄和腸胃。 (周恩來在東北奉天) 也就是說,南方人的靈活,和北方人的勇猛,兩種性格在周恩來的身上融合。 周恩來13歲那年,去了東北的日俄戰(zhàn)爭遺址,也就是史學家口中“第0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的地方”。 日本和俄國展開血斗,然而戰(zhàn)場卻位于中國,這是中華民族永難忘記的恥辱。日俄戰(zhàn)爭的遺址,更加激起了周恩來強烈的愛國心,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南開大學時期的周恩來) 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則是眾所周知的南開深造、歐洲留學、黃埔任職、八一起義、國共二次合作、恢弘壯烈的抗日戰(zhàn)爭…… 周恩來無論走到哪里,都展現出驚才艷艷的領導力,哪怕是刻薄挑剔的外國記者,在周恩來的身上找不出任何的缺點。 周恩來痛恨衣錦還鄉(xiāng),那是國民黨官員的作風,他自從離開淮安,就再也沒有回去過,只能把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深深埋在了心底。 (抗戰(zhàn)時期的周恩來) 1941年,周恩來在重慶發(fā)表抗日演說,他談起了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周恩來為了避免親人受牽連,所以很少跟淮安老家聯絡。 到了建國后,新中國百廢待興,周恩來工作非常繁忙;而故鄉(xiāng)淮安的人民群眾和干部,計劃著如何修繕周總理的房子。 周恩來并不知道故鄉(xiāng)要修繕房屋的事情,一直到了1953年,周恩來抽出一點閑暇時間,將淮安老家的八嬸楊氏接到北京,想讓楊氏在北京過一段幸福的生活,孩子們也好盡盡孝心。 楊氏到了北京,她在跟周恩來聊天的時候,說淮安正準備維修家里的老房子,坍塌的重新建,破損的則想辦法修復。 那時候正在過春節(jié),周恩來得知這件事之后,在大年初二喊來了中央警衛(wèi)局干事王雨波,要處理故鄉(xiāng)老房子的事情,避免大家拿故居紀念自己。 根據王雨波本人的回憶,他去到周恩來的家里,然后在總理的招呼下,坐在椅子上聊家常。 周恩來談起了自己故鄉(xiāng)的情況,想讓王雨波去辦幾件事。 第一件事,是嬸母楊氏不適應城市的生活,周恩來委托王雨波,把嬸母送回故鄉(xiāng)淮安。轉告當地政府,生活上不要照顧嬸母楊氏,周恩來會把每月的工資抽出一部分,當做嬸母的生活費。 第二件事,周恩來聽說,淮安地方政府,要修繕他的老房子,而且計劃建造紀念館。周恩來委托王雨波,轉告當地政府,房子可以騰出來辦醫(yī)院或者托兒所,而不是建紀念館。 緊接著,王雨波送楊氏回淮安,去找當地政府,轉達了總理的意見。 淮安人民政府,經過認真細致的討論之后,認為應該學習周總理的崇高精神,經過大家的認真考慮,認為房子維持現狀比較好,然后按照原貌進行正常的維修,繼續(xù)作為民用而不是公用。 而當地政府進行正常維修之后,因為接到了周總理的指示,所以并不會將周家老宅做紀念館,也不讓群眾參觀,而是讓周恩來的弟媳陶華居住。 1958年6月,陶華寫信給周恩來,說了故鄉(xiāng)周家大院老房子的事情,當地政府要進行正常的維修。 周恩來收到來信,得知了故鄉(xiāng)老宅的事情,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在29日親自寫信給淮安的副縣長王汝祥。 周恩來的那封信很長,如果簡要來說,大致內容是: 周恩來認為,自己的房屋萬萬不可修繕,解放初就曾經重修過一次,他就已經萬分不安。那時候就想過,把房子交給公家處理,然而嬸母還健在,又擔心公家拿房子改成紀念館,所以此事一直拖延。 而今得知淮安要修繕,周恩來要親自寄錢,把漏雨的地方修好,除了陶華要住的屋子之外,別的都交給政府處理。而且陶華不能收房租。 周恩來在信中請求當地政府,千萬不要再拿這所房屋作為紀念引人參觀,如再有人問及,可說我來信否認這是我的出生房屋,而且我反對引人參觀。 周恩來在信中又強調,當地政府無論如何也要答應這個請求,否則他就不斷寫信,一直到當地政府答應為止。 信件發(fā)出一個月后,恰逢副縣長王汝祥去北京匯報工作,所以當面見到了周恩來。 王汝祥談起了淮安的建設,和未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 談完工作之后,周恩來再次提起了老家的房子,他問:“聽說你們要重建我家房子,這不行,不要以為我是總理嘛!” 王汝祥趕忙解釋,說房子沒有重建,而是很多房子時間久了,有坍塌的風險,應該扶正。 再有就是,周爾萃既然當了兵,而當地政府為了擁軍工作,優(yōu)待軍人家屬,所以才修繕了房屋。 周恩來自然能看懂王汝祥內心的想法,所以說:“房子倒了,就把它拆掉!你們城里地主的房子怎么處理的?我那房子,我看可以沒收!” 王汝祥回應說:“總理,城市沒搞土改,怎好隨意沒收房子啊?” 周恩來一聽這話,也拿王汝祥沒有辦法,只能強調說可以不沒收,但一定不能留作紀念! 周總理的弟弟周恩壽,非常關心周家的老房子,他從侄子周爾輝那里得知,老家駙馬巷的房子太破舊,很多都成了危房。 周恩壽想要回去修繕祖宅,于是去請示哥哥周恩來,周恩來嚴厲批評說:“淮安縣委來人,我已經給他們講過了,我們的房子,尤其是我住過的房子,要塌就讓塌掉,塌平了最好!不許翻蓋維修!更不允許搞什么紀念館組織群眾參觀!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封建主義的那一套,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只要活著,就不許搞!” 周恩來不想搞國民黨那一套,又是修公館又是修祠堂,又是什么衣錦還鄉(xiāng),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1959年,周恩來去廣州考察,回去的時候飛機路過淮安,機組人員對周恩來說,下面是您的故鄉(xiāng)。 飛機降低高度,周恩來滿含深情地望著故鄉(xiāng),飛行員說可以在淮安上空盤旋幾圈。周恩來謝絕了飛行員的好意,擔心飛機費油。 1960年春天,淮安的縣委書記劉秉衡,去北京匯報工作,見到了總理周恩來。 倆人談起了淮安周家老宅的事情,周恩來非常嚴肅的說:“你們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的故居不要留在那里讓人參觀!我家的房子可以公用,辦托兒所、辦學校,或者做生產車間都可以?!?/span> 既然總理都交代了,劉秉衡回到淮安,就要去辦這件事,經過縣委開會討論,決定把周家祖宅作為公用、以及市民居住使用。 根據周恩來的侄媳婦孫桂云回憶,從1960年到1970年,周恩來多次詢問老家祖宅的事情。 周恩來指出,房子如果能住就不要空著,那樣太浪費了;不要對別人說,哪間屋子是他小時候住過的,也告訴周圍的鄰居,不要對別人說。 孫桂云則如實回應周恩來,說房子已經改為公用和民用,有的用來當做兒童圖書館,也有的讓附近老百姓過來住。 對于淮安縣這樣的處理方式,周恩來和鄧穎超非常滿意。 1974年8月1日晚,那是孫桂云最后一次見到周恩來,總理問有沒有人去老家的房子參觀? 孫桂云如實報告,她說縣委已經不準參觀,但還是有很多外地的人過去。 周恩來對于此事自然很不滿意,所以讓自己的家人,拆了房子去別的地方住。 鄧穎超說:“你們拆遷,我們給錢?!?/span> 孫桂云說這要經過地方的批準,才可以拆房子。 周恩來最后表示,如果房子壞了,那就不要再去修繕,直接拆掉就好了,那樣自己才會放心。 周恩來晚年,聽說有人動員周家大院的住戶搬走,然后修繕房屋,開放給人參觀……他親自打電話到淮安,詢問是否屬實? 縣委接到了總理的電話,第二天趕緊去辦這件事,問了周家大院的周爾輝(總理的侄子)。 周爾輝親自解釋說,并沒有接到搬家的消息,也沒有看到誰過來修房子,倒是偶爾有外地人,來周家老宅看看。 工作人員調查清楚之后,回去向北京的周恩來報告,緊接著周總理做出指示:1、不要讓人去參觀;2、不準動員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3、房子壞了不準維修。 到了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閉上了雙眼,而他的老家淮安,全城都籠罩在悲痛的氣氛當中。 雖然說周恩來生前約法三章,但是總理去世之后,淮安的人民群眾,都自發(fā)去往周恩來的故居。 每人都帶著黑紗和白花,抬著悼念的花圈,隊伍越來越長,一眼看不到頭。 雖然說總理不許別人紀念自己,但人民群眾難忍心中的悲痛,都自發(fā)走到了周家的總理故居,在那里設立了靈堂。 周恩來逝世,整個民族為之悲痛,到了第二年的紀念日,海內外、港澳臺、國際友人……都萬里迢迢去往淮安的周家祖宅,悼念總理逝世一周年。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既然海內外那么多人去周恩來的故居悼念,然而房子又老又破,又不對外開放,所以大家意見很大。 因素輝煌,很多人紛紛要求,盡快修復總理的故居……從那之后,數不清的信件,從各國發(fā)到淮安,捐款捐錢的大有人在,要求政府將這件事提上日程。 淮安縣委在1978年9月30日上報省委,認為群眾呼聲很高,國內的國際的,都要求修復周恩來故居,所以縣委拿出了修復計劃。 江蘇很快就批準了淮安縣委的請示,認為應該按照原狀,修復周總理的故居。 在省委批準之后,淮安立刻成立工作小組,去征集周恩來的文物資料,去修復那些破舊的老房子,按照計劃做好了對外開放的準備。 兩百多位能工巧匠,前去修復周總理的祖宅,恰逢冬天氣溫驟降,但凜冽的寒風,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在建設的過程當中,沒有任何人索要加餐的費用,和加班的費用,干勁兒很高,工作細致。 1979年3月5日,恢復了當年周恩來祖宅的原貌,經過各級領導拍板,免費對外開放! 從那之后,去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每天都是排著隊的游客,周恩來故居也就成了遠近聞名的紅色旅游景點,更是重要的愛國教育基地。 按照淮安給出的數據:每年有六十多萬人次的海內外游客,去參觀周恩來的故居。 后記: 關于周恩來的老房子,淮安縣委根據億萬人民的要求,著手整修周恩來故居。1984年12月11日,鄧小平親自題寫了“周恩來同志故居”匾額,這才有了今天的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筆者本人去江蘇出差的時候,曾參觀過周恩來的故居,我個人認為:去了一次受益終生,明白了什么叫艱苦樸素,什么叫不怕吃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