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 cy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的維管束。夏、秋二季果實(shí)成熟、果皮變黃、內(nèi)部干枯時(shí)采摘,除去外皮和果肉,洗凈,曬干,除去種子。 【炮制】 除去殘留種子及外皮,切段。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平。歸肺、胃、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祛風(fēng),通絡(luò),活血,下乳。用于痹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乳癰腫痛。 【用法與用量】 5~12g。 【貯藏】 置干燥處。 【基源】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shí)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干燥。 【性味與歸經(jīng)】 微苦、辛,溫。歸肝、脾、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用于關(guān)節(jié)酸痛,屈伸不利。 【用法與用量】 3~12g。 【貯藏】 置干燥處。 【基源】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藤莖。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殘葉,捆成把或趁鮮切段,干燥。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計(jì)算,含2,3,5,4′-四羥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不得少于0.20%。 【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干燥。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平。歸心、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養(yǎng)血安神,祛風(fēng)通絡(luò)。用于失眠多夢(mèng),血虛身痛,風(fēng)濕痹痛,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 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貯藏】 置干燥處。 【基源】柿樹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摘,食用時(shí)收集,洗凈,曬干。 【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去柄,干燥或打碎。 【性味與歸經(jīng)】 苦、澀,平。歸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降逆止呃。用于呃逆。 【用法與用量】 5~10g。 【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基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華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am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噴淋清水,稍潤(rùn),切中段,干燥。 【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微寒。歸肝、脾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清熱利濕,散結(jié)消腫。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崩漏,便血,濕熱黃疸,熱毒血痢,淋痛,帶下,風(fēng)濕骨痛,瘰疬,瘡腫,乳癰,帶狀皰疹,麻風(fēng),跌打傷腫。 【用法與用量】9~15g,水煎服。 【處方應(yīng)付】寫石見穿、紫參、華鼠尾草均付石見穿。 【貯藏】置干燥處。 【基源】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Pyrrosia sheareri、石韋Pyrrosia lingua或有柄石韋Pyrrosia petiolosa的干燥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根莖和根,曬干或陰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計(jì)算,含綠原酸不得少于0.20%。 【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干燥,篩去細(xì)屑。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苦,微寒。歸肺、膀胱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用于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肺熱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與用量】 6~12g。 【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來(lái)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喙莢云實(shí)Caesalpinia minax 的干燥成熟種子。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8~9月間采集成熟果實(shí),取出種子,曬干。藥材以黑褐色、顆粒飽滿者為佳。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 【性味與歸經(jīng)】苦,寒。歸肝、脾、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散瘀止痛,清熱化濕。用于噦逆,痢疾,淋濁,尿血,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6~9g,用時(shí)搗碎;外用水煎洗或搗敷。 【注意】虛寒無(wú)火、大便燥結(jié)者忌用。 【貯藏】置干燥處。 【基源】本品為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e Gaertn.的經(jīng)霜老熟干燥果實(shí)。 【炮制】 石蓮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石蓮肉:取石蓮子,除去殼、心等雜質(zhì)。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平。歸心、脾、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清心開胃,健脾止瀉。用于慢性痢疾,噤口痢。 【用法與用量】6~12g,用時(shí)搗碎,水前服。 【處方應(yīng)付】寫石蓮子、甜石蓮均付石蓮子;寫石蓮肉、甜石蓮肉均付石蓮肉。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基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lata的干燥帶葉嫩莖枝。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粗、細(xì)藤分別浸潤(rùn)至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肝、脾、肺。 【功能與主治】祛風(fēng)濕,強(qiáng)腰膝,止痛,止咳。用于風(fēng)濕痹痛,扭挫傷,腰膝無(wú)力,痛經(jīng),風(fēng)寒感冒,咳嗽氣喘。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干燥處。 【基源】本品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實(shí)成熟后收集果皮,曬干。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計(jì)算,含鞣花酸(C14H6O8)不得少于0.30%。 【炮制】 石榴皮: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塊,干燥。 石榴皮炭:取凈石榴皮塊,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黃色、內(nèi)部棕褐色。 【性味與歸經(jīng)】 酸、澀,溫。歸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澀腸止瀉,止血,驅(qū)蟲。用于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帶下,蟲積腹痛。 【用法與用量】 3~9g。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聲明 醫(y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hào)所載內(nèi)容為探討學(xué)習(xí)之用,不構(gòu)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qǐng)謹(jǐn)遵醫(yī)囑。 參考文獻(xiàn) (1)2020版藥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