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焯焯 生活案例—— 兒子15歲,不愿上學,做任何事都沒有主動性。偷偷抽煙,控制不了他的手機。媽媽說什么他都覺得討厭,無法溝通!一直找不到溝通的辦法,如果這樣任他放縱真不知道后果會怎樣? 明鏡解析…… 孩子不上學的原因一般與父母關系、學校關系有直接的聯(lián)系。親子關系緊密,孩子會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不局限于學習,同時知道自己通過學習可以獲得自己的未來;與學校的師生關系融洽,孩子就會愿意跟隨給自己鼓勵和支持的人學習本領。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古人的智慧早已經(jīng)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只是需要我們遵循著做就可以了。 另外,孩子不愿上學和家庭關系也有更深的關聯(lián)。夫妻關系不和諧、單親、離異、代際教育等,都是會影響孩子對于學習這件事的理解和認知,從而看法轉(zhuǎn)變成了態(tài)度。父母和老師總是關注孩子表面的不學習事實,卻很少靜下心來去探索孩子不愿學習這件事的背后真相,尤其是不是與父母和老師自身有關。如果成年人都不能改變自身的問題,也請不要強求孩子做出不愿學習的改變,這是控制而不是尊重,更談不上責任。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特征也是被父母容易忽略的部分。父母如果忽略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及不同時期的性格特征的變化,那么,與孩子相處和互動就是盲從的,也是自以為是的,更多的經(jīng)驗都是碎片化的,比如從自己的父母那里學來的;或者是自己感覺認為的;或者是看到某篇文章和某個老師說得有道理就拿來直接用;總之,就是需要一個短平快的方法,我稱之為“仙丹”的效應。而這種做法和快餐真不一樣,孩子是人,是有生長規(guī)律的,也是有情感和感受的,想著“仙丹”療效的父母是非??杀模驗?,心已經(jīng)不在了,孩子也能感受到! 父母對養(yǎng)育孩子時有一個誤區(qū)就是“尊重”和“放縱”的概念。尊重是允許孩子犯錯,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同時,給予孩子提醒和引導,但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聽從自己的;而放縱是對孩子的任何行為都不加提醒和引導,或者是阻止,覺得孩子怎做都是對的,包括溺愛和寵愛。尊重的結果是孩子會在挫折中學會思考,并建立自己的意識體系;而放縱的結果是自我毀滅并給家庭也帶來災禍!父母自己不懂得這兩者的區(qū)別就不用談養(yǎng)育子女了! 總結,做父母簡單,做智慧父母難。有的父母認為養(yǎng)育孩子非常難,是因為自己沒有“說明書”,沒有“手冊”,所以,需要父母通過與孩子的實際互動來自我整理這本書,這個冊子,這就是符合自家體系的白皮書,但是,沒有這個意識的話就只能被動牽制,孩子的成長速度遠遠比父母理解的速度快。因此,父母因為不愿花時間和精力,也不愿投資自己的大腦,孩子的青春期就會是叛逆期,父母只能干瞪眼地瞧著,最后一聲嘆息:管不了。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哀,更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遺憾!誰又為此買單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