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 周國平說他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原則是:尊重他人,親疏隨緣。 他認為這是最合乎他性情的原則:“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距離,太熱鬧的友誼往往是空洞無物的。” 這個原則適用于所有人,至于是否所有人都能堅持這個原則,看自己是否能領悟并貫徹落實了。在我看來,聰明人都會堅持這樣的原則,這里所說的聰明不是說智商有多高,而是有智慧,有明確的三觀,不會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也不會為了一己私利而傷害他人。 我曾經在黎黎的朋友圈多次看到那八個字,有一天我問她:“你是不是瘋了?為什么總是用同樣的朋友圈刷屏?” “哈哈,你不想看可以屏蔽我呀!”我被她噎得無話可說,緊接著又聽她說:“朋友圈本來就是我的私人領地,我想發(fā)什么是我的自由,就事論事的話,我反復發(fā)那八個字是為了提醒自己,不是為了打擾別人,我如果不提醒自己親疏隨緣,才真的會瘋?!?/span> 她屬于我們前文中提到的聰明的女人,不過,這并等于說聰明人可以一勞永逸,畢竟人生無常,很多事不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我們今天制定了原則,可能明天就會遇到新的問題挑戰(zhàn)我們的原則,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重申自己的原則,好讓自己保持理智。 她所遇到的挑戰(zhàn)她原則的問題,主要來自于“人際關系”,不過不是周國平說的友誼,而是婚姻中牽扯到的各種人際關系。 她和她老公的關系還算正常,不正常的是她和婆婆以及小姑之間的關系。如果沒有小姑在背后煽風點火,她和婆婆的關系應該也不錯,但這種事沒如果,任何兩個人以上的關系中出現(xiàn)了小人,三方的關系都會出問題。 想必不少人對此深有感觸,你跟A和B都是朋友,但凡B在A面前說你的壞話,轉頭又在你面前說A的壞話,你們之間會漸行漸遠。 黎黎的小姑扮演的就是這類角色,她跟婆婆溝通的時候,總是錯誤地引導婆婆說出嫂子不好的地方,從而加深婆婆對黎黎的壞印象。轉過頭她又拿著婆婆的話去在黎黎面前說婆婆的壞話,鋪墊好之后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咱們一起給我媽養(yǎng)老,你負責買房,我負責盡孝!” 黎黎說小姑的這個要求涵蓋了三個內容:“一是她眼饞我手里的錢,想把我的生活水平拉低到跟她一樣的層次;二是她不是真的想盡孝,而是讓我給婆婆在她家附近買房,這樣就可以幫她帶孩子;三是她想等婆婆去世以后,獨吞所有的錢。” 她不僅拒絕了小姑的要求,而且讓她有多遠滾多遠,不想經營彼此的關系。對待婆婆也是如此:“捫心自問,我已經足夠孝順了,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她的問題,我沒有錯。讓我欣慰的是,我老公站在我這邊,這讓我更加有勇氣堅持我的原則?!?/span> 黎黎的做法看似簡單,可對很多人來說是做不到的,她們或許敢在應對友情的時候親疏隨緣,但是在婚姻中不敢這樣做,因為怕對自己不利。其實她們都忽略了同一個問題:你為了成全別人而委屈自己,就對自己有利了嗎? 就像哲學家帕斯卡爾所說:“我們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們也由于交往而敗壞著精神和感情。”周國平對這兩句話做了這樣的解讀:前一種交往是兩個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既充滿愛,又尊重孤獨;后一種交往是利害交易,既褻瀆了愛,又羞辱了孤獨。 如果從交往質量高低的角度來說,很明顯前一種交往質量高,后一種交往質量低。對于聰明人來說,沒有人會選擇后面一種交往,因為對自己不利,不僅會感受不到愛,而且還會讓自己的個人世界變得一團糟。 如此說來,我們就需要學會區(qū)分哪些人值得深交,哪些人只能泛交,哪些人需要遠離。在《當你學會獨處》一書中,周國平提到的這樣兩個標準值得所有人參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遠離利益之交,這種友誼是假的。周國平說:“凡是頂著友誼名義的利益之交,最后沒有不破裂的,到頭來還互相指責對方不夠朋友,感慨彼此的友誼太脆弱。其實,關友誼什么事呢,所謂友誼從一開始就是假的,不過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罷了。” 關于什么是利益之交,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你和某個人沒有深交,只是名義上的朋友,從來沒有深入的交集。對方平時從來不找你,但是在借錢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你不借錢給他,他就說你不夠朋友,說看錯你了,說他把你當朋友,你不把他當朋友,說對你很失望,說要跟你絕交。 不要因為這種人的這番話而義憤填膺,絕交就絕交好了,就算他不說,你也應該把他從你的人生中刪除,因為你們之間沒有真正的友誼,在他眼里,你只不過是個工具罷了。 回頭去看黎黎和她小姑之間,不也是如此嗎?她小姑提的要求既不是為她好,也不是為婆婆好,只是為了一己私利。對待這樣的人沒必要跟她客氣,隨緣就好。 與人交往,堅持“信”字至上。在人際交往的問題上,孔子強調一個“信”字,意思是待人誠實無欺,這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用周國平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對其中一個朋友有背信棄義的行徑,我們就充分有理由懷疑他是否真愛朋友,因為一旦他認為必要,他同樣會背叛其他朋友。” 每個人從各自的立場去審視他人,很容易識別出周國平說的那種人,但是,人們往往會疏于審視自己是否堅持了“信”字至上,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你就成了別人眼中背信棄義的人。 這要求我們每個人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并且要勤于反思,只有確保自己光明磊落的情況下,才有資格把自己作為定量去評價他人,才適合用《當你學會獨處》中的標準決定與誰交往:“在一次長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稱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沒有旅伴,最壞是有一個不稱心的旅伴。” 人生就是一次長途旅行,在這趟旅途中,我們需要管好自己,需要跟稱心的旅伴結伴而行,就算沒有遇到稱心的旅伴,一個人長途旅行也比跟一個不稱心的旅伴一起來得愜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