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品的收藏中,撿漏常有,走眼也常有,只要藏家尚還處于活躍狀態(tài)。看似伯納德·貝倫森讓加德納夫人多支出了近一倍的費用,但是,最終這獨一的藝術品還是歸了加德納夫人。直至今天看來,那是一筆成功的交易,當年其實就已經是了。真正的成功不是看交易額,而畫作在藏家眼里的價值,以及畫作代表的時代符號。雖然同一位畫家,同題材的作品可能會有不少,但是就個體而言,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即便是同時期,相差不算久遠的贗品也是一樣。好比康熙年間仿大明成化年間的青花,年份自然永遠無法超越了,沒有聽說開時間倒車的。技藝上只會有更新的工藝,反而有了超越以往的可能。加德納夫人所處的19與20世紀交替的時代,最初不被看好的,以低價計算的,代表著新藝術的,印象派一類的作品,如今的身價已經同樣驚世了。不要只買貴的,懂得會買對的,多年后或許就是貴的。形容一件稀世之物,都是以寶貴、珍貴來形容,沒聽說是富貴這詞可以修飾的。1896年,加德納夫人借由伯納德·貝倫森從倫敦藝術品交易行,購得一幅倫勃朗的自畫像。倫勃朗作為歐洲北方畫派,巴洛克時期,荷蘭黃金時代的代表,自然是多數(shù)的標簽加身,閃耀著光芒。他的作品同樣也成為收藏家的標簽,擁有他的作品能夠體現(xiàn)藏家所處的段位。收藏倫勃朗的作品,成為加德納夫人定位自己博物館的一個標尺,尋覓與真正的博物館相配的藏品。除了藏品本身,就連藏品背后的藏家,甚至都要求是一個可圈可點的人物。其實這個思路是沒有毛病的,與所謂的門當戶對類似,確保藏品的真實性,不過,哪個時代,哪個行業(yè)都有灰姑娘的傳說。擁有一件倫勃朗的作品已經不易,加德納夫人繼獲得倫勃朗的一件自畫像之后,一連拿下4件倫勃朗的。其中有一件經貝倫森購得的一幅《方尖碑風景》(Landscape with an Obelisk),當時是以倫勃朗的作品購進的,后來發(fā)現(xiàn)似乎并非是倫勃朗的,而疑似他的學生霍弗特·弗林克(Govert Flinck)的作品。其實,世上有一些藝術品,都存有此類的疑似,作畫年代的疑似,繪者的疑似,越往早期疑似越多,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知名的畫家大多是工坊式,學徒制,造成這種今天的疑似,實屬正常的現(xiàn)象。倫勃朗自然要先進許多,娶了市長的千金做太太,充足的資源讓他有理由進行規(guī)?;瘎?chuàng)作。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如日中天,工坊那是舊時代的事,當下新時代的倫勃朗的工作室,甚至進入了公司化經營。《方尖碑風景》作為藏家的收藏,其作者固然重要,但是,就作品本身而言,它在一個博物館中,更像畫中的方尖碑體現(xiàn)某種象征一樣,畫作自帶那個黃金時代的印記,其意義更甚。 無問西東 不分青紅 往白處說 ……
繪事 微信號 Huishi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