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之底”,是70年前的法國問題孩子所在學校的名稱——從這名稱,我們也可以窺得這樣的學校里的孩子,都是什么樣的孩子。在屬于“池塘之底”的某一所學校里,校長拉齊習慣于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他的學生:“行動——反應(yīng)”亦即“犯事——懲罰”,是他的座右銘,并且也成了他們這所學校的教職員工的行為指南。但是,這一切因為一個名叫馬修的落魄音樂家的到來發(fā)生了些許改變:作為音樂家的馬修雖然是失敗的,然而,他因為善良、富有愛心,在對待這些問題孩子的時候,采取了與校長及其他員工不同的做法:對于孩子予以更多理解和寬容是一個方面,而把孩子們組織起來排練合唱節(jié)目,用音樂溫暖和感化孩子則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只要是教師或者有過教師工作經(jīng)歷的人都一定知道,即使是在一般學校,一個班級都有可能存在一個兩個乃至三五個問題學生。這些學生,也未必是其本性有多頑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少不更事”——他們還沒到一定年齡,不太那么懂事,因此,他們可能時不時地這里犯點錯,那里惹點禍。因此,這時候作為他們的老師,需要具有相當?shù)慕逃腔郏φ业桨Y結(jié)所在,選擇恰當?shù)姆椒?,予以必要的引導與教育,尋求問題的解決。說實在的,這種問題學生的存在,委實會讓做老師的十分頭疼:40年前,我剛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參加工作時,接受的一個初二班就是一個問題學生相對集中的班級——那時候,為了提高中考升學率,我們學校與其它很多學校一樣,將平行的兩個初二班,人為地分成了兩個班:一個快班,一個慢班——前者整體學習成績要遠遠好于后者,該班的學生的目標是普通高中,甚至于重點高中;后者的學習成績則明顯比前者差太多,學校并不對其中考成績抱任何希望,也就希望它能夠太太平平、不出大事。因此,作為這個班的班主任與語文老師,我對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的組織的難度,是深有體會的:有些科任老師,甚至于怕進教室。不好好聽講,趴在課桌上睡覺,那都算是好的或者比較好的學生;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有的竟然在教室前門上架上畚箕,請君入甕、等著看你的笑話。所以,看到法國《放養(yǎng)班的春天》這部影片中,那位落魄的音樂家馬修,能夠如此和藹、寬容和耐心地對他那些冥頑不化的學生,真的十分感感佩。盡管說這是電影,所講的故事顯然應(yīng)該是虛構(gòu)的,但是,作為教師,這樣的精神是不是值得嘉許?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值得肯定?因為這對于處于“池塘之底”的那些孩子來說,無疑意味著陽光和雨露,意味著前途和光明;對于他們的家長、家庭來說,同樣如此。問題學生的教育是門學問。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做教師的要有一定的方法是肯定的,但充滿愛心與責任感,澤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而在這里,“愛”其實也是馬修“教育思想”的核心:無論是他為一些犯事的學生打掩護或者說是刻意隱瞞,還是他用音樂喚醒他的學生,乃至影片的最后,他讓公交車停下來,他牽手追著他出校門的孤兒佩皮諾重新上車等,無不閃耀著他的靈魂中對人的大寫的“愛”?!驗橛小皭邸?,所以,才會有他對校長的做法的看不慣,才會有他對于孩子們的同情、尊重和理解、保護等等。所以,我很欣賞有人在評論這部影片時說的這樣一句話:當愛照入池塘之底,泥濘中也會開出花來。不過,有些讓人遺憾的是,這部獲得過包括奧斯卡金像獎在內(nèi)的很多國際大獎的法國電影,在2004年出品之后,很快在歐美和亞洲國家上映,并好評如潮,但我卻是日前剛剛從網(wǎng)絡(luò)上看到,這可有些不好理解:為什么我們對于那些戰(zhàn)爭題材的、警匪題材的或是言情題材的所謂“大片”情有獨鐘,而對這類教育題材的好片視而不見呢?如果能夠組織我們的學校老師都去看一看,是不是對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教育很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