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對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希望太切。忽視則任其象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陶行之 文 | 曉彤老師 1 錄制一期節(jié)目,現(xiàn)場請來八位5-7歲的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錄制過程中小朋友非常積極,熱情發(fā)言、參與互動。 有一個橋段,主持人聽說大家都在各種才藝班學習,就向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想不想早早當明星。 前兩個小朋友說:“不著急,先學本事。”
主持人有點不解,怎么回答這么簡單的問題,小姑娘哭成這個樣子了?安慰之下女孩哽咽作答:“我想早早當明星,媽媽為我花了那么多錢,報了那么多班,學了好多好多東西。我想早點成明星,掙好多錢給媽媽?!?/span> “掙好多錢給媽媽”這句話包含著多少背后的故事?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愿意猜一下嗎?
2 當場,我被雙重震撼。 第一層震撼,一個剛剛達到小學一年級年齡的小女孩,能夠知道母親為她的付出,并表達出深深的愧疚和報答心,如果你讀出了感恩,那我讀出了壓力之下力竭。 孩子說出這樣的話,首先證明她有強烈的自責,也就是對母親的虧欠感。她必定是時常聽到媽媽為她付學費,付材料費時的念叨,也可能是家人給她這樣的反饋。 這些信息讓她堅信,家庭為她付出了很多很多,非常沉重非常不易。這些信息像野草一樣蔓生在她的內(nèi)心,讓她感覺自己如果不能盡快達到家人的預期,就是愧對他們。 如此沉重的壓力,對一個七歲的幼童而言,太重太重了,重到可能壓垮她。未來,她可能因為感覺自己達不成預期而對自己失望,也可能因為不想再活得那么累而自我放棄。 我好想和她的母親談談,但現(xiàn)場沒有抓住機會。 但,我想對全天下的母親們說,期望不能成為負擔,孩子的興趣也不應該成為枷鎖。 他們學習什么,喜愛什么,應該是父母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而不是學了就要成功,喜愛了就要表現(xiàn)優(yōu)秀,最終還要回饋家庭。那樣,恐怕再出色、再有潛質(zhì)的孩子,也會被壓力打垮。 身為父母不要忘記,你給予的壓力如果沒形成動力,就可能成為孩子負罪感的起源,將之變成一個缺乏自信,低自尊的人。這樣做的危險在于,成年之后會給他們帶來一生的傷害。 3 第二層震撼,我們的父母多么的功利。 一個世事未知的孩子,居然知道當明星能掙好多好多錢,能夠讓父母的投資得到超值的回報。 這樣的心理成因必定是家庭文化所帶來的,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孩子面前碎碎念:“XX明星一場戲百萬收入”、“XXX參加真人秀出場費過億”,聲音中的艷羨,態(tài)度里的嫉妒,表情上的渴望,對兒童有著深刻的影響。 現(xiàn)在不乏一些父母,為孩子報興趣班,才藝班,嘴上說的是希望孩子多點藝術(shù)熏陶,根本不想讓他們成為什么明星。實際報名之后就開始不斷向孩子灌輸,你看XXX成了奧運會冠軍,鄰居家XX沒你聰明都鋼琴九級…… 敢不敢挖挖內(nèi)心深處?有沒有躲著一個期望的怪獸:萬一我兒子有這個潛質(zhì)呢,萬一我女兒被星探發(fā)現(xiàn)了呢…… 更有一些父母,對孩子進行明星制造,通過讓孩子學很多才藝,參與大量選秀活動,期待一步到位,迅速成名。 父母的心是好的,讓孩子在起跑之前實現(xiàn)超越,未來就會省許多力??墒?,這樣的環(huán)境壓力、社會壓力、圈子壓力成人都感覺窒息,如今直接壓在孩子身上,他們真的能夠扛得住嗎? 有位準星媽對我說,這都是孩子自己喜歡的,她不覺得累,也不覺得有壓力。她拍戲多累多晚都寫完作業(yè)才睡覺,哪怕是夜里十二點,甚至是凌晨。 七八歲的孩子,正是探索世界、確認自我的最初階段,他們的好奇心重,嘗試欲望強,對于熱鬧、歡騰的場面沒有抵抗力和識別力。 父母自己醉心的成名場景,對于這些孩子更多是喧鬧,是興奮感。 請問,父母是否注意過,學齡前后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可能這個月喜歡打鼓,下個月就喜歡武術(shù),再下個月就喜歡街舞了。他們是在一個高速汲取的成長時間段,嘗試和接觸是他們的需求,聚焦對于他們來說還太早。 著名好萊塢童星《小鬼當家》主演麥考利·金,14歲時不勝壓力退出演藝圈,一直受吸毒困擾。 科瑞·海姆,13歲出演《新生》,因藥物過量38歲離開這個曾經(jīng)有無數(shù)人追捧他的世界。 如此實例不勝枚舉,當童星不僅要才藝俱佳,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做童星。有些父母,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成長并不能夠承受這些過早入侵的壓力時,他們選擇帶著孩子恢復平靜的,正常的普通人生活。 美國9歲男童塔尼什克?亞伯拉罕,因智商超常成為“門薩俱樂部”成員,他曾經(jīng)這樣說:我過得并不好,孩子和大人對我有些粗魯。大人總是讓我做各種測試,看我有多聰明”。 幸運的是,他有睿智的父母,他們像對待普通孩子一樣給予他教育和伙伴環(huán)境,而非要他必須按照天才神童那樣成長。 同樣的事情還發(fā)生在馬森·弗拉德身上,這位5歲兒童被“門薩俱樂部”吸收為成員,原因是他有130的智商測試結(jié)果。但是,小馬森的父母卻認為,孩子聰明很好,但他還是個孩子,希望他像普通孩子一樣成長,并不接受給他以特殊的教育環(huán)境。 有個明星孩子好不好? 答案是唯一的:太好了! 然而,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社會上普遍意義的明星,但他們都應該是父母心里的明星。 昨天是母親節(jié),我給女兒寫了這樣的一段話: 你是我的孩子,我的伙伴,我的閨蜜,我的小垃圾桶,我的新技能、新事物輔導教練。 今天是我的節(jié)日,但這個資格的獲得是因為有你。 我愿你飛翔,飛到你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歡的自己,實現(xiàn)或偉大或平凡的夢想(白菜的屬于偉大)。 我,就是你停泊的地方,被你叫做“媽媽”很驕傲,很幸福。 這里沒有雞湯 只有真情關(guān)愛 有煩惱請留言 四十八小時內(nèi)回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