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在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為“金一黃金”培訓之后,專程探訪了“客家圍屋——東升圍”。 【客家人】
客家人,是我國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的漢族民系(分支)。上千年間由于戰(zhàn)亂等原因,中原地區(qū)的漢族人南遷至南方各地,區(qū)別于當?shù)赝林用?,南遷而來的族群稱為“客家人”??图胰巳诤狭苏y(tǒng)的漢族文化和嶺南的土著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贛州與慧州、梅州、汀州并稱為“客家四州”。
【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是客家人典型的民居建筑,與北京“四合院”、陜西“窯洞”,廣西的“欄桿式”,云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南遷的客家人為了躲避戰(zhàn)亂聚集在山區(qū),有著“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說法。為了防御外敵或野獸,筑造成方式或圓式的圍樓結構。
【東升圍】
東升圍位于贛州市安遠縣鎮(zhèn)崗鄉(xiāng)老圍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直至同治五年(1866年)形成現(xiàn)有規(guī)模,已有近180年的歷史了。是全國現(xiàn)存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共有199間房屋,9個天井,18個廳堂,7條街道。
【大門】 圍屋的大門位于西北角,是四柱三間三樓牌坊式門樓。
【門坪】 進入大門內的小廣場稱為“門坪”,門坪西側有一座小池塘,東側有七扇大門一字排開,每扇大門正對著一條街道。
正中間的大門,額題“東升圍”。
大門之內的三幢大廳是整個建筑的中軸線,兩邊分別對趁著三個小院,以暗巷相通。
院內的古井。
天井式建筑,起到通風、采光、納陽、排水的功能。
天井之下的排水池。
通往兩側的暗巷。
回字形街道。
另一座門內的街道。
至今,圍屋內還住著幾戶人家。
在圍屋的第三層設長廊,俗稱“走馬樓”。
整個圍屋,長94.4米,寬73米。
四角設炮樓,圍墻厚1.3米,墻外一條深1米,寬3米的壕溝。
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就位于江西的贛州,被譽為“中華民居一絕”到江西贛州旅游,除了山水風光,客家人的美食要嘗,客家人最為代表性的圍屋更是必須要參觀的,來到安遠,就不得不提東生圍,這個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這里有歷經170多年風霜雨雪的鵝卵石,有防御外敵的堅實炮臺,有四通八達的九井十八廳,有彌漫著香火味道的祠堂。這里的一磚一瓦,向人訴說著圍屋的過去與輝煌。 東生圍位于江西贛州的安遠縣鎮(zhèn)崗鄉(xiāng)老圍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總占地面積10673.2平方米。外大門設在圍屋西北角,為四柱三間三樓牌坊式門樓。 圍內共有199間房間,有九個天井十八個廳堂,俗稱“九井十八廳”,由七扇大門進入,七條街道在圍內環(huán)繞相通,深入相通,四通八達。東生圍建筑規(guī)模巨大,宏偉壯觀,設計美觀大方,是贛南客家人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中華瑰寶,民居一絕。 圍四角均建有高出圍屋一層的炮樓,圍墻厚1.3米,墻外開挖一條深1米,寬3米的壕溝,整座圍屋布局合理,美觀堅固。早期建這樣的圍屋就是為了防盜、防火、防水以一體的易守難攻的“土圍子”??梢韵胂蟮某?,當年的客家人民是多么的有智慧。 走過大門樓,內有寬敞的坪場,站在坪場中央,一排連在一起圍屋設有正面圍門7扇,正中大門門額鑲嵌磚雕“東生圍”三楷字,左右兩側大門門額分別鑲嵌“敦行”、“承家”兩楷書磚雕。 從航拍圖上可以看到東生圍是長方形的,如果想要逛完東生圍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而且這些具有歷史文化的建筑,一定要有專人講解,從大門到圍屋的角角落落它都是有自己的故事的,現(xiàn)在東生圍原居民也還是住在里面,頗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在這里體驗客家風情,這里就是展示安遠客家文化的一個窗口和平臺,讓世人領略客家文化的精神和圍屋建筑的特色風貌及壯觀的歷史文化遺產,來安遠不能錯過的景點,值得體驗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