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將聲帶息肉列入“慢喉喑”范疇,又稱久喑??倢贇鉁的鏊?。癥見聲嘶日久,講話費(fèi)力,胸悶,舌質(zhì)暗滯,脈澀。治宜行氣活血,化痰開音。 息肉基本方:烏梅30克,威靈仙15克,炒薏苡仁30克,白僵蠶10克,焦山楂30克,陳皮10克。聲帶息肉加玄麥甘桔湯,胃部息肉加平胃散。 方二:烏梅30克,丹參15克,紅藤30克,穿山甲10克,蚤休20克 以上藥磨粉分二次溫開水沖服。 本方主治消化道息肉屬粘膜下腺體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良性上皮性腫瘤。 方三:丹參30克,生地榆、凌霄花、半枝蓮各15克,桃仁、赤芍、炮山甲、皂刺、三棱、丹皮、槐米、山慈菇、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30日為1個(gè)療程。 注意:服藥治療期間患者飲食宜清淡,忌食辛熱、膏粱厚味之品,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方四:聲帶息肉:半夏黃芩厚樸方 用料:半夏、黃芩各6克,厚樸9克。 制作:煮水代茶飲。每次1碗,每日2次。 功效:清熱,燥濕化痰,消痞散結(jié),瀉火解毒。 方五聲帶息肉 (1)六神丸,每次15粒,每日三次服,15天治愈。 (2)焦山楂30克,每日一劑,水煎二次,藥液合一起約1500毫升,一日內(nèi)服完,治10--15天治愈。 方六:鳳凰衣5克、蟬衣5克、木蝴蝶1克、胖大海9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丹參10克、夏枯草9克、甘草3克、蒲公英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肺利咽,活血化瘀 【主治】聲帶息肉和小結(jié) 方七:烏梅250(去核),僵蠶,桔梗,丹參各200,甘草30,研未每次9克,共研細(xì)末,蜜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治療直腸息肉,聲帶息肉等,效佳 方八:會(huì)厭逐瘀湯。全方由“桃仁五錢(炒),紅花五錢,甘草三錢,桔梗三錢,生地黃四錢,當(dāng)歸二錢,玄參一錢,柴胡一錢,枳殼二錢,赤芍藥二錢”10味藥組成。 驗(yàn)方: 方一 軟堅(jiān)活血湯 藥物組成 三棱6g 莪術(shù)6g 土鱉蟲l0g 炮山甲6g 川芎10g 紅花6g 桃仁l0g 薏苡仁20g 毛慈姑l0g 玄參15g 石斛10g 生甘草6g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1個(gè)月為1療程。 方二:煅牡蠣、煅瓦楞子、仙鶴草各 30克,三棱15克,穿山甲、皂角刺、荊 芥、浙貝母、蟬衣、金果欖、桔梗、赤芍、 山慈姑、訶子肉各10克,木蝴蝶5克。 加減:若聲帶息肉較大者加夏枯草15克,海藻、昆布各10克;濕熱內(nèi)盛,口膩者加藿 香、佩蘭各10克,薏苡仁30克;口苦咽干 者加黃芩、焦山梔各10克;陰虛口干者加旱蓮草、蘆根各15克,女貞子10克;痰熱 凝結(jié)加膽南星、半夏、化橘紅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15天為1個(gè)療程。 主治:聲帶息肉;聲帶小結(jié)。效率90%。 方三:山楂陳皮湯 組成:山楂40克,陳皮10克,紅糖適量。 用法:山楂打碎,陳皮切碎,加水煎湯,加紅糖適量溫服。 功效:行氣活血,化痰開音。主治聲帶息肉,屬氣滯痰凝血瘀型,聲嘶日久,講話費(fèi)力,胸悶。 方四:桃杏仁涼菜 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將桃仁、杏仁泡發(fā)洗去皮,花生米泡發(fā)洗凈,加佐料共煮熟,勿煮過久;將芹菜洗凈切斷,用開水焯過待涼,與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勻,加入少量鹽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氣活血,化痰開音。主治聲帶息肉,屬氣滯痰凝血瘀型,聲嘶日久,講話費(fèi)力,胸悶。 方五:紫桃蘿卜湯 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陳皮30克,白蘿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蘿卜切絲,陳皮剪小塊,共人鍋煮半小時(shí),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細(xì)粉,以水煎液調(diào)沖,并加調(diào)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效:行氣活血,化痰開音。主治聲帶息肉,屬氣滯痰凝血瘀型,聲嘶日久,講話費(fèi)力,胸悶,·占質(zhì)暗滯,脈澀。 方六:聲帶息肉表現(xiàn)為聲音嘶啞,每于多言、情志不遂、或婦女經(jīng)期則加重,甚則失音,伴咽中脹滯不舒,如有痰狀,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胸悶不舒,婦女月經(jīng)紊亂,經(jīng)量少且有塊,舌質(zhì)暗紅,邊有瘀斑,脈弦細(xì)。喉鏡檢查見聲帶水腫肥厚,有小息肉。 中醫(yī)認(rèn)為,聲帶為筋,肝之所主,肝郁日久則血滯,瘀積形成有形之息贅,已超乎“金實(shí)”、 “金破”不鳴之范疇,故宜理氣疏肝,活血化瘀。 山楂有活血化瘀之功,善消有形之肉積,故重用山楂活血化瘀消積,加少量柴胡引之入肝經(jīng),加少量蟬蛻以開音,諸藥合力共奏理氣化瘀開音之功,用以治療聲帶息肉,簡便經(jīng)濟(jì),易堅(jiān)持長期用藥,能取良效。 方法:取山楂20克,柴胡、蟬蛻各4克。沸開水浸泡,代茶頻頻飲用,每日1劑。 謝仕軍 方七:加味二陳湯 【來源】蔡福養(yǎng),《千家妙方·下》 【組成】陳皮、茯苓、半夏各10克,甘草6克,蒼術(shù)、白術(shù)、枳實(shí)、白芥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中、燥濕化痰。 【方解】脾失健運(yùn),聚濕生痰,濕邪上竄,壅滯聲帶而致肥厚,生長息肉。方中用二陳湯(前4味)加二術(shù),助其健脾燥濕之力,加枳實(shí)理氣化痰,使?jié)裥安坏媒Y(jié)于上;白芥子取其辛溫,以化寒濕凝聚之痰。諸藥合用,以達(dá)脾復(fù)健運(yùn)、濕除痰化、息肉消散之目的。 【主治】聲帶息肉、肥厚、證見音啞、時(shí)吐黏痰、胸悶不適等癥。 【加減】聲帶肥厚而息肉色紅者,酌加當(dāng)歸、赤芍、懷牛膝等以活血化瘀。 【療效】臨床屢用,均獲良效。一般服藥15劑左右即可獲愈。臨床驗(yàn)證有效。 方八:加味養(yǎng)陰湯 【來源】楊志仁,《千家妙方·下》 【組成】干地黃15克,玄參、龍利葉、瓜蔞皮各12克,麥冬、桔梗、桑白皮、柿霜、茜草根、赤芍各9克,紅花、三七粉(沖服)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養(yǎng)陰潤肺、活血祛瘀。 【方解】平時(shí)大聲講話,高聲歌唱較多、較久,耗傷肺陰,久之累及腎陰,而導(dǎo)致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此方用地黃、麥冬養(yǎng)陰;龍利葉、柿霜潤肺;桑白皮、瓜蔞皮清肺;甘草、桔梗利咽開音;茜草根、紅花、赤芍活血化瘀消腫;玄參滋陰降火。諸藥相伍,共奏養(yǎng)陰潤肺、活血祛瘀之功。 【主治】聲帶息肉,證見聲嘶較重、咽喉干燥、睡眠不寧、舌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 【加減】輔以藏青果含服。每日4枚,以斂肺降火。 【療效】屢用效佳。堅(jiān)持服用,每收全功。 方九:天龍飲 【來源】姚楚芳,《上海中醫(yī)藥雜志》(67)1987年 【組成】天谷精、龍須草、龍葵、石龍芮、白英、枸杞子、生地、熟地、白芍、黨參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或頻次。 【功用】養(yǎng)陰益氣、清熱散結(jié)。 【主治】聲帶息肉和小結(jié)。效率81% 【加減】伴有乏力,形寒肢冷,加炮附子9克,干姜3克。 方十:清肺化瘀湯 【來源】劉松孫,《中醫(yī)雜志》(3)1986年 【組成】鳳凰衣、蟬衣各5克,木蝴蝶1克,胖大海、夏枯草各9克,赤芍、茯苓、丹參各10克,蒲公英3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2個(gè)月為1療效。 【功用】清肺利咽、活血化瘀。效率80% 【主治】聲帶息肉和小結(jié)。 方十一:清肝利咽湯 【來源】宋根信,《千家妙方·下》 【組成】柴胡、白芍、梔子、枳實(shí)、射干、半夏各12克,當(dāng)歸、桔梗、前胡、甘草各10克,蟬衣、白芥子各9克,蘇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清肝利咽、降逆化痰。 【主治】聲帶息肉及聲帶水腫。 【加減】肝熱偏重者,去半夏、白芥子,加黃芩、龍膽草、青果、丹皮;肝陰不足而肝陽偏盛者,去蘇子、半夏、白芥子、前胡,加生地、丹皮、酸棗仁、五味子、降香,并可加重用白芍至20克;若濕痰為主者,則去梔子、射干,加茯苓、陳皮;因逆氣壅肺,而化熱傷津者,則去半夏、白芥子、前胡,加降香、生地、麥冬、臘梅花。 【療效】臨床屢用、觀察,用本方對(duì)證加減化裁,治療聲帶息肉或聲帶水腫或二者兼有者效果尚滿意,治療單純聲帶水腫而失音者,療程尤短,一般在2~5天;治療聲帶息肉或兼有水腫而失音者、療程稍長,一般聲音恢復(fù)正常在6~15天左右,息肉完全消失在15~45天左右。若息肉較大(直徑在4毫米以上)可能更長些。同時(shí)還發(fā)現(xiàn)息肉由紅色逐漸變?yōu)榈t色、白色,同時(shí)由大變小,最后消失而痊愈。 方十二:一味“焦山楂”,可除“聲帶息肉” 一味“焦山楂”,可除“聲帶息肉”臨床運(yùn)用單味中藥“焦山楂”治療10余例,一般10-15天讓息肉消除,發(fā)音逐步正常。用法:取洗凈山楂適量置鍋內(nèi),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褐色,內(nèi)部黃褐色,取出放涼(怕麻煩,去中藥店也可以,名為焦山楂)。焦山楂24-30克,水煎2次,得汁1500毫升,涼后慢慢服完。用藥期間,不要大聲喊唱,讓聲帶充分休息。 方十三:濟(jì)生烏梅丸加味治療各種息肉 組成:烏梅500克僵蠶500克象牙屑30克人指甲15克(可用炮山甲30克代之)酒醋適量。 用法:烏梅放酒醋中浸一晚,以浸透為度,去核焙焦存性,僵蠶(半拌炒黃為度),人指甲用滑石粉炒至黃色鼓起,四味研粉蜜丸,每丸9克。成人早、中、晚各1丸,白開水送下。兒童酌減,1劑為1個(gè)療程,連用2~3個(gè)療程。 主治:各種息肉。 療效:龔氏用本方治療各種息肉都有顯著效果,斐氏驗(yàn)證2例結(jié)腸息肉收效滿意。周氏用上方治療直腸、聲帶息肉收效滿意。 方十四:聲帶息肉惡變:蛇莓、石見穿、開金鎖各15g,龍葵、白英各30g,金杯茶匙、麥冬各12g,水煎,每天2劑,分2次服。 方十五:聲帶息肉惡變:黃毛耳草、龍葵、白英、野蕎麥根各30g,蛇果草24g,小石韋12g,水煎服。 方十六:聲帶息肉是一種較為難治的喉科疾病 ,證屬肺氣失斂 ,痰血瘀阻 ,日久惡肉乃生。一般藥物難以奏效 ,西醫(yī)多建議手術(shù)治療 ,但許多患者常懼怕手術(shù) ,且術(shù)后易于復(fù)發(fā)。近年來筆者自擬烏梅僵蠶丸:證屬痰瘀阻滯 ,聲帶氣血循行不暢 ,治宜化痰祛瘀 ,活血利咽 ,方用烏梅僵蠶丸。處方 :烏梅 2 5 0 g(去核 ) ,僵蠶 2 0 0 g,桔梗 2 0 0 g,丹參 2 0 0 g,蟬蛻3 0 g,甘草 3 0 g。共研細(xì)末 ,煉蜜為丸,每服9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