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學科建設是高校不變的主題,2017年開啟了我國學科建設的新時代。高校面對“雙一流”建設的機遇與挑戰(zhàn),需要結合實際,以學科建設通過學術牽動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采取分層化建設新思路,確定學科建設的定位,實現世界一流、國內一流、地區(qū)一流和特色一流發(fā)展。 關鍵詞 新時代 “雙一流” 分層式 學科建設 2017年是我國“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一年。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公布印發(fā)了《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42所高校進入了“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95所高校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同時,部分?。ㄊ?、自治區(qū))相繼公布了所在地高?!半p一流”建設名單,開啟了我國“雙一流”建設時代的新工作格局。2017年12月29日,教育部新聞辦發(fā)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無論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還是建設一流學科,都是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基礎的。毫無疑問,一流學科都是在學科建設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學科建設的目標與成果。鑒于當前學科建設現狀,我們認為,學科建設是高校發(fā)展的永恒主題,為實施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每個高校應加大力度開展學科建設工作。 一、2017年開啟了我國學科建設的新時代 從實施“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到“雙一流”建設,都是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都以學科建設為主題?!半p一流”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其升級版,而是全新計劃,是在“211工程”、“985工程”基礎上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yè)在新的歷史時期推向前進。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的公布,標志著我國學科建設新時代的開啟。“雙一流”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其標準是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教育部就是按照這個標準,對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一般1所“211工程”大學,其余都是普通高校)同等進行遴選的。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42所高校中,部屬高校39所,占92.9%;地方高校3所,占7.1%。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95所高校中,部屬高校55所,占58.9%;地方高校40所,占41.1%。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全國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的3.4%,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全國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的7.7%,兩者合計占11.1%。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全國576所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7.3%,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全國576所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16.5%,兩者合計占23.8%。 可見,進入“雙一流”建設的高校是我國學科建設中的領跑者,也是最有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高校。 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在95個一級學科范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第四輪評估結果按照“精準計算、分檔呈現”的原則公布。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排位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 ,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 ,20%~30%為B,30%~40%為B-,40%~50%為C ,50%~60%為C,60%~70%為C-??梢姡珹(A 、A、A-)類比例為10%,B(B 、B、B-)類比例為30%, C(C 、C、C-)類比例為30%。這個結果反映了我國學科建設的蓬勃發(fā)展與主要成就,將促進高校全面了解學科建設整體情況。 通過對公布的高校95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來看,A類(至少有1個A-及以上)學科的高校146所,其中至少有1個A及以上學科的高校103所、1個及以上A 學科高校80所、2個及以上A 學科的高校37所。從高校數量上看,這個37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36所接近,占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的3.0%,與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比3.4%接近;這個103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類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01(即6 95)所接近,占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的8.3%,與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比7.7%接近。它們的合計11.3%與11.1%接近。 同樣,這個37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36所接近,占全國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6.4%,與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校占比7.3%接近;這個103所與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類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01(6 95)所接近,占全國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的17.9%,與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占比16.5%接近。它們的合計24.3%與23.8%接近。 可見,在高校數量上,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遴選結果基本吻合,具體高校雖有個別差異,但大體是相同的。 通過第四輪評估,首次為參評高校提供“學科優(yōu)秀率”(即A類學科占該校博士碩士授權學科數的比例),以幫助這些高校發(fā)現學科布局問題,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補一降”,警示“攤大餅”式盲目擴張,集中力量把優(yōu)秀學科建成世界一流學科,進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都應有一定數量的學科塔尖,即位列世界前50名的學科。因此,世界一流大學更應建成一定數量的優(yōu)勢學科群。每一個優(yōu)勢學科群由一定數量的優(yōu)秀學科組成。如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科優(yōu)秀率超過50%的高校有4所,學科優(yōu)秀率超過20%的高校有22所,無疑這些高校是最有希望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 二、學科建設的新思路 以全國1237所普通高校(本科)為基準,通過分析看到,只有11%的高校在10%的學科建設中大有作為,有望建成世界一流學科,這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使命。更重要的是,還有89%的高校(其中36%是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53%是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普通本科高校),在學科建設中的使命是什么,以及如何完成使命?我們認為,“雙一流”建設為每一所高校提供了機遇與挑戰(zhàn)。每個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都能夠有所作為,關鍵是確定其學科建設的新思路。 |
|
來自: mdyylcs > 《醫(yī)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