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冬安 他們說,《芳華》這部電影是導演馮小剛獻給自己年輕歲月的一封情書。 寫過情書的人都能體會,那種將情緒濃墨重彩地傾訴出來的迫切和熱烈。 電影當中,有幾幅場景令人印象尤其深刻。 一幅是文工團女兵們在臺上活潑曼妙地揮灑芳華,展現(xiàn)英姿;一幅是青春女郎們在公共浴室里縱情歡笑,撩撥池水,裊裊煙氣里洗濯美好玲瓏胴體;還有一幅就是文工團解散的前一天,男兵女兵們舉杯消愁,長歌當哭,最后通宵達旦,醉倒酣眠。 如果不曾經(jīng)歷過文工團的苦樂歲月,如果不曾在軍營里感受過那樣的生死別離,是無法濃情蜜意地定格出那樣的場景的。 如果是局外人,更會大言不慚地說,那樣的場面,終究矯情做作了,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明白,彼時彼地,可不就是那樣失魂落魄,難分難解。 馮小剛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所以在電影拍攝當中,難免用情頗深,用心良苦,仿佛是借助這一幕幕場景,來一次對青春韶華的永恒渴慕與祭奠。 電影里,只有蕭穗子一個人從蒙昧中醒來,后來也只有她一個人,在文工團解散,隊友各奔東西,各謀出路之后,她還在這里逗留,親身參與了一個團體從輝煌到消失的歷程,親眼見證了離別的感傷,以及發(fā)生在這里各式各樣讓人唏噓動容,讓人悔恨難忘的故事,也親身體會到了濃濃淡淡的參差人性的陰晴明滅。 她不僅僅是幾個女孩子之間的愛恨糾葛的見證者,是人人贊不絕口的「雷鋒」劉峰從道德楷模淪落成為眾矢之的悲劇境遇的見證者,也是一座文工團,是一個青春時代從輝煌走向幻滅的見證者。 她就是文學作品里那個必不可少的,既有機會長袖善舞地「登臺演出」,又有余地冷靜理性地「指點山河」的關鍵人物,像《了不起的蓋茨比》當中的尼克,既無法逃脫被時代裹挾著載浮載沉的宿命,所以別人取笑何小萍,冷落劉峰的時候,她也沒有真正「旁觀者清」,但同時她又不是完全與大眾操持著如出一轍的語調(diào),她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雖然不夠堅定——所以她懂得何小萍的哀傷與蒼涼,也能夠體會劉峰的辛酸與絕望。 是蕭穗子,目睹并觀照,懷念并惋惜,探討并反思著往昔歲月里的別樣芳華,以及它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崩潰和消亡。 所以她是整部電影當中最復雜,最深沉,最真實,最富有使命感,也最具有人情味的那一個。 她愛過,卻終究失去,她對文工團戀戀不舍,卻不得不離開,她對那一段芳華念念不忘,卻終究難逃歲月的滄桑變化。 將信偷偷塞到心上人的樂器盒里的時候,她說,真奇怪,那幾年打不開的心結,居然一頁紙就說完了——這何嘗不也應該是馮小剛的心聲,那幾年的青春芳華,那些年逝去的戰(zhàn)友,愛過的人,有過的野心,被生活打磨的棱角和銳氣,未實現(xiàn)的心愿,未能釋懷的遺憾,這些年的念念不忘,居然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就牢牢地安放了。 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與其說這是一封情書,不如說是一部散文詩,馮小剛寫給過往流年的一封情深款款的散文詩。 有道是,散文是「形散神不散」,在這部電影里,這種特質(zhì)也得到顯現(xiàn)—— 它的「形散」體現(xiàn)在,電影可以分為三個段落,或者說三個層次。 第一段是文工團女兵們的故事,她們用自己的青春激情和才華橫溢來為時代留下一曲燦爛的華章,也留下了她們各自,最璀璨無比的笑容,但是在這樣的笑容背后,也蘊藏著揮之不去的落寞感傷,因為青春有它滾燙明媚,灼灼其華的一面,也有它躁動彷徨,囂張跋扈的一面,就像是嬌艷的玫瑰,底下藏著尖銳的刺,而這份落寞與感傷,集中體現(xiàn)在何小萍被其他人嘲笑和孤立這一點上。 第一段的主題是斑駁灑脫的青春,是縱情爛漫的芳華,是回憶里的一枝獨秀,是人間無處尋覓的鎏金歲月,所以畫面是明晃晃的陽光,是清亮亮的水,水光瀲滟晴方好,是俏生生的女孩子的身體,馮導沒有效仿回憶敘事樂意嘗試的黑白畫面的塑造,以突出年代感,但這種五彩繽紛的渲染,更讓人體會「芳華」的美不勝收與難以忘懷。 除此之外,這一段的畫面經(jīng)常會有虛化背景,刻意制造朦朧效果的痕跡,明晃晃的,卻也霧蒙蒙,讓人看不真切,卻又更渴望追尋,恰是回憶本身,讓人更加直截了當?shù)孬@得與歲月狹路相逢的審美體驗。 第二段是劉峰的故事,他從一個讓人人贊不絕口,為之感到前途無限的「雷鋒」形象變成行為不檢點,對女同志心懷不軌的道德敗壞分子,只因為他情難自已,緊緊擁抱住了心上人林丁丁。 前前后后,一個在光彩熠熠的天上,一個在塵埃撲撲的地底下。正因為此,他離開了文工團,去到了前線,經(jīng)歷了水深火熱,出生入死的戰(zhàn)亂,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斷了一只手臂。 這是劉峰內(nèi)心的幻滅。 他的離去,直接造成了何小萍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她的內(nèi)心是徹徹底底地與文工團決裂了,就像備受摧殘與誤解之后心如死灰的劉峰一樣,隨著他的離去,她也仿佛看透了人心的冷淡與薄涼,之前念茲在茲,無法熄滅的證明自己的熱情火焰也忽然間沉寂。 這是何小萍的幻滅。 但其實,一直藏在劉峰心里的那個女孩兒林丁丁,何嘗沒有這種幻滅之感。
所以,第二段的主題是「幻滅」。 一個人的幻滅,一個時代的幻滅,卻終究無法掩蓋曾經(jīng)爛漫的歲月真相,無法淘洗曾經(jīng)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不能消散的執(zhí)念,那就是「芳華」的真諦——精神失常的何小萍看見舞臺上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縱情舞蹈自己也情不自禁揮擺起手掌,并且在草地上穿著病服寂寞獨舞——這該是「芳華」的含義最沉郁頓挫,最濃墨重彩,也是最感人至深的一點流露。
第三段,就是一組人物群像,是曾經(jīng)鼎鼎大名的,或者籍籍無名的,曾經(jīng)苦心孤詣,得償所愿的,或者曾經(jīng)郁郁寡歡,徒留遺憾的,是曾經(jīng)風生水起的,還是曾經(jīng)談之色變的,最終都不得不臣服于一個詞語——「生活」。 生活,動刀動槍的生活,水深火熱的生活,苦苦相逼的生活,步步退縮的生活,與內(nèi)心真實的渴望擦肩而過的生活。 是劉峰因為殘疾而被妻子拋棄的生活,為了謀生而被羞辱和刁難的生活,看著那個窘迫狼狽的男人,誰還能想起年輕時候他的雄姿英發(fā),玉樹臨風;是郝淑雯志得意滿嫁給陳璨,組建一個看起來圓滿無缺的家庭,但其實他們的婚姻并不稱心如意的生活;更是蕭穗子這一生,都沒能愛到那個讓她在無數(shù)次的眼神交匯的瞬間,目光閃爍,心情蕩漾的人;還是一心想要找個好歸宿的林丁丁,最終胖得不成人形,判若兩人,再也無復當年水靈的生活。 那些飛揚灑脫的芳華青春,在土生土長的現(xiàn)實生活面前,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一擊,脆弱無力。 最后我們每個人都過得不如意,而且都不愿意在別人面前透露出自己的狼狽情形。 電影最溫暖的一筆,也許就是在站臺上,劉峰用僅剩的一只左手,靜靜地,卻十分篤定地抱住何小萍的那一幕—— 兩個被歲月薄涼對待的人,兩個在歲月的風沙里迷了眼睛,摧折了心神,承受了數(shù)不清的苦痛折磨的人,終于在這一刻,獲得了片刻的安寧歡愉,至少那幾分鐘的何小萍,是死而無憾的,因為她實現(xiàn)了幾年前因為怯弱和卑微而沒能道之于口的耿耿于懷的心愿。 所謂的「神不散」指的是,那一點「神」,其實一直都籠絡著整部電影,那就是這部電影的名字——「芳華」。
這是每個電影中人的芳華,也是馮小剛導演自己的芳華,也許是當局者迷,是自己的一點私心,所以他將嚴歌苓原作的英文名「你觸碰了我」背后蘊藏的纖細卻凜冽的時代陣痛輕描淡寫地融解了,成為一個相得益彰的「青春」,也就是「芳華」,讓人更加真切地體會到,這場時過境遷的青春故事,多么令人難忘。 這不是所有人的芳華,許多深情,許多唏噓感嘆,許多歲月更迭的憂郁寂寞,也許唯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并且曾是那個集體中的一份子才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 這也許能夠解釋,電影放映廳里除了我之外,都是清一色的中老年朋友的原因。當然,前幾日在公交車上,還聽到一個貌似老干部的男人說,單位組織五十多人集體看這部《芳華》,畢竟,那是他們曾經(jīng)一步一步走過的蹉跎年月,一寸一寸感受過的青春芳華。 但看這部電影總有一個瞬間會打動你,甚至叫你掉淚,仿佛看到自己,因為它的落腳點,還是在于人生艱難的詩意,被光陰抹殺的愛情,還有個體在廣大強悍時代里的無能為力,哽咽前行的營營役役。 所以電影結束的時候,有一點卻是不謀而合的,那就是閃爍在每個觀眾眼中的瑩瑩波光。
到此便是真真正正的,電影當中那首沒有唱出來的歌——《落葉歸根》。 冬天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