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著裝特點,看著服裝就很容易跟時代掛鉤。 我們兒童時期,那時候基本是一身黑或者一身藍的土布衣,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農(nóng)村就是那個樣子。 我們讀高中的時候,最時髦的衣服是軍裝,很多同學畢業(yè)照還要穿著假軍裝照,兒童和少年在照相館照相,軍裝照更是受歡迎。那個年代的人,誰沒有一張軍裝照呢? 我們讀高中的時候,改革開放有幾年了,縣城里會出現(xiàn)幾個穿西裝的人。那些人因為“奇裝異服”而被認為是“名人”,他們甚至還燙了一個雞窩卷一樣的頭發(fā),腳上裝著尖尖頭的皮鞋,那樣的人被當成了“二流子”。 因為他們的衣服太另類了,前面敞開著,不暖和,后面還開了一個口子,像破了一樣。 其實,那些穿西服的人也知道,他們穿這樣的“洋裝”不好看,他們就是為了通過出洋相,以便更多的人關注??上?,好景不長,到八十年代末,大家好像都適應了,也許是每天從電影和電視里看到這樣的衣服太多的緣故。 九十年代以后,西服不再是稀罕物了,在城里,講究點活動上,講究點的人,都會穿上西服。很多人穿西服,其實還是不講究,西服里面套什么的都有,甚至包括街頭撿垃圾的,也有把西服穿成外套的,里面襯了羊毛衫或者馬甲背心之類的。 很多在位的領導干部,他們不習慣穿西服,可又怕領導來了會穿西服,那段時間非常流行深色的夾克衫,夾克衫里面穿的是白襯衫,領導來了,找不到西服,將夾克衫領子一折翻,儼然也是西服的樣子。這樣的事來自于一位老干部的回憶錄。那時候,書記喜歡穿西服,老大穿中山裝,當官的都得在著裝上進行變通。 我讀大學的時候買了一套西服,小開口雙排扣的那種,仔細地研究起來,那都算不上西服。尤其不提氣的是,我那時候的身材非常瘦弱,以至于都撐不起那套西服,西服耷拉在身上,走起來衣服在身上晃蕩。 那時候,有非常講究的人開始訂制西服了,南京的人民商場里有一個老師傅,他是做西服的名家,很多有頭有臉的人都在他的柜面訂做西服,有錢的同學在他那兒訂了一套,手工費要200多,那是一筆巨款。我陪他去量體裁衣的時候,我就覺得那套西服值那個價格,他先后去了三趟,第一次去量身形,第二次去的時候,師傅已經(jīng)把料子裁完,用線將料子縫起來讓他試穿,第三次是正式縫合后試穿,第四次定型后取貨。前后時間跨度十幾天,為了感謝我陪他多次跑腿,我組織的最后一屆學生會大會上,他將西服借給我穿了。 記得那個會議,我們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馬列老太太)坐在下面,她會后跟我說,小伙子穿西服真帥!我平生第一次理解了“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的意思。 大學畢業(yè)之后,我就再也沒穿那套西服了。廣州人穿衣比較隨便,居家過日子,穿個大短褲、踏個人字拖就能出門。 那時候我羨慕穿西服的人,那些人一般都是涉外機構(gòu)上班,如五星級酒店、外企高管,或者銀行柜面人員。我所在的公司,工裝是勞保服。服裝好像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等級,我開始不安分了,我希望能去穿著西服上班的單位。 同學在某五星級酒店上班,其實他挺痛苦的,廣州那么熱的天氣,他每天騎車去單位后,迅速脫下自己的衣服,穿上白襯衫、西服、打領帶,那是非常折騰的事,可我們看到的都是他穿著西裝革履在空調(diào)室里工作。 我很多年都沒再穿過西服,也沒再擁有過西服。 結(jié)婚的時候,西服好像比較普及,每個人結(jié)婚時都會穿身西服拍個照片。成品的西服我是舍不得買的,聽說毛紡廠邊上有不少做西服很好的裁縫,我也想去“私人訂制”一套。 也許是生意太好的緣故,那天去的時候,師傅對我愛答不理的。我頓時沒了興趣,后來聽說老家有裁縫做西服不錯,我便提了毛料到老家做了一套。我不敢懷疑老家裁縫的水平,畢竟他的見識就在那兒。 那套西服是我讀研究生時的“禮服”,我畢業(yè)典禮時好像穿的就是那套西服,可惜當時都沒有記得拍照留念。 我如愿地進銀行工作了,可我們這些后臺人員根本不需穿著西服上班。發(fā)制裝費后,我咬牙切齒,圓了多年的一個西服夢。當時我也確實夠大氣的,那套西服的價格可以換我家兩平米的房價。 西服有了,可我也沒有遇到過太多需要穿西服的場合。甚至一年到頭也穿不到2次。人到中年之后,也許是因為西服不是天天跟我一起吃飯的緣故,我的身形把西服遠遠地拋棄了。西服上衣要小心翼翼地套在身上,不然怕一個噴嚏就給撐破了。西服褲子無論我如何吸氣收腹,褲子也接納不了我,我只好徹底地將其打入“冷宮”,讓它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現(xiàn)在,官場上好像都不穿西服了,領導人出來,即使穿西服,也不打領帶。穿西服似乎沒有那么時髦了,除了一些柜面或者直接對客的人員,大部分職業(yè)都不要求穿西服,尤其時髦的軟件行業(yè),格子襯衫、牛仔褲成了他們的標配。 街面上經(jīng)??匆姶┲o身黑西服、白襯衫的,他們要么是聚在一角抽煙,或者是幾個人往某小區(qū)走,再或者是一輛充電自行車上坐著兩個人在路上飛奔,他們的職業(yè)是某租售房中介公司的員工,也許西服顯示他們從事的是規(guī)范的職業(yè),穿著西服能給客戶以信心保證。 西服離我逐漸遠去,說不準哪天,我會買一身長袍馬褂,因為這樣的傳統(tǒng)服飾更容易掩蓋逐漸臃腫的身材。 朱曄(古磨盤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xié)會理事;2008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計出版200萬字。 已出版作品 歷史散文(3部):《理說明朝》《理說宋朝(北宋篇)》《理說宋朝(南宋篇)》 旅行隨筆(1部):《一車一世界》 長篇小說(2部):《最后一個磨盤州人》《銀圈子》 期刊發(fā)表作品若干:散見于《文藝報》《廈門文學》《中外文摘》《金融時報》《安慶日報》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