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湯去干姜加茯苓就是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下面我們從一則醫(yī)案說起。 郭某,男,69歲。2017年8月31日初診。胃癌術后2月,不饑,納少,大便偏干,面暗欠澤,體瘦。舌質淡暗,舌苔薄白,脈細緩。 這樣一個69歲的老人做了胃癌手術兩個月,現(xiàn)在主要就是不會感覺到餓,由于不餓,所以吃得很少,大便偏干,面色欠潤澤,舌苔是薄白的,脈是細緩的。當我們面對這樣一個患者的時候,我們該如何來思考? 面色無光澤,體瘦,脈細緩,從這一組癥狀,基本上可以判斷為虛證,那么,有沒有邪實呢?是寒證還是熱證?如果從六經辯證來辯證這應該辨到哪條經?太陰?如果辨到太陰病,我們可以用什么方?能否可用理中湯?如果我們從臟腑辯證該如何來辨呢?應該是辨到脾胃,也就是說是脾胃虛,脈細緩,應該是氣虛,歸納起來就是脾氣和胃氣虛,那么治療就可以考慮四君子湯。 脾胃虛用四君子湯,而四君子湯證回到六經辨證,能辨到哪里呢? 證屬脾胃虛弱。治以補氣健脾和胃為法,方用四君子湯加減。 黨參12克,生白術15克,茯苓12克,焦山楂15克,炒雞內金15克,全瓜蔞15克,靈芝12克,炙甘草3克,14劑,水沖服。 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還加了一味靈芝來補氣,主要就是以補氣虛為主,補中焦的脾胃氣虛,在這個基礎上加山楂、雞內金,瓜蔞主要就是想用來開胃通便。 這個方子看起來還是比較簡單,選這個醫(yī)案的目的就是想引出一個四君子湯。 我們來思考,如果我們用經方,不用四君子湯,會不會用到小健中湯類的方劑?理中湯不應該是,因為沒有寒,并且,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三陰病和三陽病里面不容易找到一個與他相對應的某一個經病,那么,我們就在《金匱》里面的雜病里找,《金匱》雜病里面可以歸到虛勞里面,那么,我們就可以用小健中湯(飴糖、桂枝、芍藥、炙甘草、大棗、生姜),黃芪健中湯(黃芪、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棗、飴糖約),歸芪健中湯這一系列的方劑,腎氣丸估計應該是用不著。那么,也就只有健中湯了。有沒有人會考慮到薯預丸(山藥、大棗、甘草、地黃、當歸、六神曲、大豆黃卷、桂枝、人參、阿膠、白術、白芍、川芎、苦杏仁、防風、麥冬、茯苓、柴胡、桔梗、干姜、白藥。) 薯預丸我們不討論,只討論小健中湯或者黃芪健中湯適不適合這個病人?不適合,那么為什么不適合?因為脈不弦,小健中湯的脈是細弦。也就是說,這個病人沒有用白芍的理由。如果要用白芍,那就是理中湯加白芍,那就歸到脾陰不足這個角度去考慮了。所以,只有用四君子湯的加減,這才是最完美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