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在過地下通道坐地鐵的路上看到了一位大約六七十歲的老人坐在樓梯上拿著鐵碗向路過的形形色色的人乞討。我很想給他我身上的零錢,但是我已經很久不帶紙幣出門了。于是我只能匆匆地扯緊了袖子裝作沒看見地走掉。 然后我想起之前和阿蔣在一起討論的問題:當電子支付越來越普及,靠街邊行乞為生的這些人群該如何適應?或許在電子支付改變了日常交易方式之后,「行乞」也會變成另一種樣子,或者這種「街頭行乞」會逐漸消失。 但是就像是今天會反復提到的一個問題一樣,只要有消費和需求場景,這樣的行乞方式就絕不會消失,或者,它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 今天還會講到前段時間我迷上的皇后樂隊中的一首歌「Radio ga ga」,要不就讓我們從這首歌開始今天的推送好了! 朋友們!浪蕩起來! 施舍-付款 梅洛維茨的情境論 美國著名傳播學家約書亞·梅洛維茨,同時也是媒介技術學派的第三代核心成員之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其著作《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中針對電視媒介對社會和人類行為帶來的影響從「情境」的角度進行了詳密的分析。 其中,梅羅維茨從情境邊界、前臺和后臺關系、物理場所和社會場所的關系三個方面對比分析了印刷媒介與電子媒介中的情境以及相應行為模式的差別, 認為印刷媒介環(huán)境容易把社會情境隔離開(因為印刷媒介的使用門檻高且信息內容不會同時分享和遠距離傳播)。而電子媒介則逐漸消除了物理場所和社會場所之間的歷史性關聯(lián), 使之失去了區(qū)別情境和行為的意義, 因為電子媒介改變了時間和空間對于社會互動的意義(例如電子媒介使得千萬里外發(fā)生的事情可以同步直播,消解了在場和非在場的區(qū)別)。新媒介筑造了新場景, 新場景導致新角色和新行為。也就是:媒介的變化→社會環(huán)境 (情境) 的變化→人類行為變化。 不同情境的分離使不同行為的分離成為可能, 而不同情境的重疊或混淆則會引起行為的錯亂, 因此, 真正不同的行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人們需要始終如一地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 但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情境一旦重疊或混淆, 社會角色就會隨之變化, 面對混亂的角色特點, 人們會感到困惑不解、不知所措。 舉個栗子,例如電視(電視媒介)這種可視化的媒介呈現(xiàn)形式讓以往沒有文字識別和閱讀能力(文字媒介)的兒童與成年人一起觀看電視,這種情境的重疊會引起兒童這種本應扮演懵懂無知且與成人世界隔離開來的角色發(fā)生混亂。你只需要想想你在孩童時期有沒有因為和爸媽一起看電視而產生認知上的問題?比如我…我就曾經被我媽每天按時準點地看中央十二套的法制欄目嚇到一打開那個節(jié)目我就必須鉆到桌子底下…這種其實就是兒童和成人之間角色的模糊化和混亂化。 把這件事轉換到乞討問題上呢?在電子支付普及之后,乞討怕是也要從紙幣轉向掃碼。聽說已經有乞討者掏出二維碼了。 其實電子支付手段和紙幣支付都是一種廣義上的媒介。如果我們將梅洛維茨的思想進行延伸,不同的媒介會帶來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境會導致不同的行為。乞討本身這個情境應該是一種出于憐憫心的行為,情境本身就包含了「施舍」的概念。而通過紙幣(這種媒介本身就帶著一種從我到你的具有實物的轉變)「扔進」乞討者的鐵碗里這樣的行為(媒介帶來的行為),本身所包含的情境也是「施舍」。這樣「施舍」+「施舍」就是一個非常融洽的情境,不會帶來梅洛維茨所說的情境的混合下的混亂。 但是,如果今天我是站在行乞者面前掃碼,那就另當別論了。 「電子支付」這種媒介本身就帶有一種我主動「付款」的情境,本來施舍權應該掌握在我的手中(紙幣就可以保證這種施舍權),但是今天我要施舍你,還必須要你掏出二維碼,然后我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動作。這個時候雖然表面上施舍權仍然在我,但其實我已經在這個場景中變成了一個被動的施舍者,變成了一個需要向行乞者「付款」的人了。這時候,電子支付帶來的情境變成了「付款」?!甘┥帷?「付款」,情境產生了梅洛維茨所強調的重疊和混亂,導致人的行為也會發(fā)生混亂:我究竟是在施舍他,還是我在為他付款?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當這種乞討行為可能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逐漸消失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網絡眾籌行為。來想想,「眾籌」的媒介情境是不是符合「施舍」的情境。 報紙?廣播?電視? 傳統(tǒng)媒介真的會消失嗎? 看完波西米亞狂想曲之后迷上了皇后樂隊,里面幾首大熱單曲里突然愛上了這首??此母柙~感覺突然回到了六七十年代,那個年代里,電視正在不斷普及,廣播的受眾正在快速分流。廣播消亡論甚囂塵上。和我們現(xiàn)在的報紙消亡論怕是如出一轍。 但是廣播真的會消亡嗎? 收音機作為一個媒體現(xiàn)在其實已經被很多的家庭和個人淘汰了,估計只有晨練的大爺能每天抱著一個收音機在公園遛鳥打太極了。但是收音機本身只是信息的一個載體。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他們利用收音機接收信息可能淘汰掉了其他的信息接收工具,和我們現(xiàn)在利用互聯(lián)網接收信息而淘汰其他媒介是一樣的?;屎髽逢牫氖请娨暫蛷V播的不同,唱的是廣播帶來的信息和記憶。廣播是一個媒介,但是媒介承載的信息卻可以隨意流動。所以廣播(針對聽力器官進行信息傳輸)這種形式不會消失,但是收音機這種承載的媒介會消失。同樣來說,文字(針對語視覺器官進行信息傳輸)這種形式不會消失,但是報紙這種承載的媒介會消失。所以媒介更迭、信息流動。似乎是一直以來的規(guī)律。 但是其實媒介也有存在場景,只要還有它的存在場景,這個媒介就不會消失。例如黑莓手機,絕對是一個特別的案例。對于現(xiàn)在的智能機而言,全鍵盤按鍵機應該是一個理所當然被淘汰的產品,但是仍然有絡繹不絕的翻新機在售賣。原因就是它出現(xiàn)了不同于以往「使用場景」的「社交場景」。黑莓手機形象的優(yōu)質,導致其能夠在當下以視覺主導的社交媒體網絡中持續(xù)活躍,一臺好看的黑莓能夠吸引諸多人的目光。還有就是「學習場景」,要學習但是又怕被智能手機影響,那就用小黑莓。所以媒介只要還有其存在的場景,它就仍然有存在的空間。只要遛彎的大爺還在,收音機怕是就不會死。 聽覺-視覺 冷媒介和熱媒介 電視和廣播有什么不同 在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里,感覺是它的中心詞。 冷和熱的劃分也是從媒介使用者的感覺上來劃分的。對于媒介受眾而言,參與度低的就是熱媒介,參與度高的就是冷媒介;熱媒介有排斥性,而冷媒介有包容性。 熱媒介其信息含量豐富飽滿(高清晰度),不需要受眾的深度參與。(參與程度低) 冷媒介因為信息含量有限甚至貧乏(低清晰度),需要受眾的深度參與。(參與程度高) 放在當下,廣播傳達出了聲音,但是也僅僅如此,你只需要動用你的雙耳(低參與度),所以它是熱媒介。但是電視卻需要我們耳朵、眼睛等多重感官的參與(高參與度),所以它是冷媒介。如果你對此還有參與度的疑問話,就設想一下為什么你無法一邊開車一邊看電視一樣,但是卻可以一邊開車一邊聽廣播。 當然,麥克盧漢對媒介進行冷熱劃分自有其深意,在他看來,冷熱媒介是是衡量媒介與社會環(huán)境是否適應的工具。就像他說的那樣,華爾茲是熱烈、快節(jié)奏的機械舞,它適合工業(yè)時代浮華與濃烈的情緒。 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喜歡老師單純地講課還是熱烈課堂討論,而理由又是什么呢? (冷熱媒介的概念是模糊的,后人也對其做了很多批判,但是總體來說,它仍然是我們認識媒介的一大重要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