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去,你就贏了?!?/p> 人生沒有什么捷徑,所謂的捷徑,只不過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人生就是一場博弈,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是贏家。 導(dǎo)讀:人在谷底時,沒有任何人幫你,你該怎么做? 人這一生就像是過山車,起起落落都是常事,除了自己不會有其他人有一樣的經(jīng)歷,除了自己沒人能幫你度過這段旅程。 在這段漫長的旅程里,自己便是自己最大的靠山,沒有他人的援助,萬事靠自己。 放棄幻想,靠人不如靠己。 當面臨困境的時候,人們最常見的一個想法便是尋求他人的幫助,可是無人能夠給你提供幫助的時候我們又要怎么做呢? 有的人會幻想有一天會有人出現(xiàn)幫自己渡過難關(guān),漫長的等待帶來的卻不一定是好的效果,反而會浪費時間錯失機會。 真正聰明的人知道凡事靠別人不如靠自己,與其苦苦等待或是怨天尤人哀聲哉道,不如靜下來心來放棄無謂的幻想,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能力上,在以后的某一天一鳴驚人。 曾經(jīng)有一個年輕人,他常常到寺廟去拜菩薩,希望菩薩能夠保佑他渡過難關(guān),后來有一次,他再去寺廟里祭拜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個長得很像菩薩的人也在佛像前虔誠的祭拜。 于是年輕人很不解的問道:“你是誰” “我是菩薩”觀音答道。 “那你為什么還要拜自己?”年輕人更加疑惑不解。 菩薩接著解釋說道:“求人不如求己,我也有事情需要幫助。” 人如飲水,冷暖自知,很多時候我們把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常常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這個世界上,真正關(guān)心你的并沒有幾個,求人不如求己,生氣不如爭氣,靠人不如靠己。 人生最可靠的不過是自己,當我們真的身處低谷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有太多的吶喊,不必要求天告地,我們唯一能夠做的也不過是放棄對別人的幻想。 靜下心來,不斷地提高自己能力,增強自己的本領(lǐng),到最后我們總歸會走出生活的困境,找回屬于我們的輝煌生活。 靜下心來,以靜思反省來使沉淀自己。 一旦生活不如愿,我們之中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會抱怨命運的不公,會吐槽為什么別人不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我們… 生活不會有那么多可能,也不會有太多上帝能夠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更多時候是要我們自己學(xué)會去承擔風險,面對磨難。 與其無休止的抱怨無濟于事,倒不如靜下心來好好聽一聽心的聲音,閉上眼睛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樣的未來,沉淀自己。 聽過這樣一句話:“能夠一鳴驚人的,必定在不鳴則已的時候養(yǎng)精蓄銳;能夠動若脫兔的,必定在靜如處子時積累精力。” 走到生活低谷的時候,不要沉浸在悲傷里,而是更應(yīng)該把自己從悲傷中剝離出來,借此機會,和疲憊的自己說說話。 多一點沉淀,多一份積累,養(yǎng)成一副處事不驚的性子,有大格局和開闊的胸懷,如此才能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 心走得太快,身體就會跟不上,我們處于頂峰的時候很容易驕傲自滿,處于低谷的時候常常會低落消沉,平日里步伐匆匆很少有機會和自己來一場深度對話。 倒不如趁在低谷中,留點時間給自己,想一想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一想接下來的路要怎么走,當這一切都有了答案的時候,我們眼前的路自然也就通了。 當才華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就應(yīng)該靜下心來學(xué)習(xí); 當能力還駕馭不了目標時,就應(yīng)該沉下心來歷練。 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積累。 人在谷底是俗,人在山頂是仙 一個人加一個谷便組成了俗,在谷底的時候人的視野就局限了,猶如井底之蛙一般,觀看著井口大小的天地,還天真地以為自己擁有了全世界。 一個人站在山頂就是仙,這個時候,他的眼界寬了心胸也就大了,胸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看什么都有責任感。 曾經(jīng)在朋友圈看見這樣一句話: 當我住在一樓的時候,聽到別人罵我,我感覺很憤怒; 當我站在十樓的時候,樓下有人罵我,我聽不到以為別人在贊美我; 當我站在一百層樓的時候,有人罵我,但我看見的都是樓下的美景,眼下萬物盡收眼底,罵我的那個人已經(jīng)如螻蟻一般渺小了。 當一個人眼界高了,格局也會提高,這個時候心態(tài)也就發(fā)生了變化,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 處在谷底的人,眼界比較狹窄,這個時候的我們修養(yǎng)不夠,能力不夠,知識儲備也不夠,我們應(yīng)該做的便是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胸懷,提升自己的見解,為以后的某一天做積累。 每天多積累一點點,積累的時間多了,我們也就慢慢從谷底上升到了山頂,這個時候眼前是煥然一新的景色,心中是萬萬千千的信念。 處于谷底,不必慌張,這并不可怕,可怕在于你根本不知道如何走出去,我們只需要靜下心來,修身養(yǎng)性,慢慢積累,總有一天,撥云見日,看見廣闊的未來。 文/老夏分析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
|
來自: 老夏分析師 > 《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