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之前這類收藏品可都叫“文玩”,直到1949年后國家要設立“文玩”保護收藏單位機構時,才有人提議改成文物局。 要不然我們現在就由“國家文玩局”領導全國人民一起玩兒。小克勒想想也覺得很好玩兒! ▲晉 陸機《平復帖》 ▲張伯駒(1898-1982) 收藏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收藏的意義究竟是什么?除了好玩兒,如今說到藝術品收藏,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賺錢”。 據之前的統計,在中國投資藝術品的收益高達24.5%,在如今的經濟形勢下真的是太誘人啦! 可藝術品收藏真的不是個人人都能入的圈子,是否有實力,是否有眼光,是否有愛,是否善于學習都非常重要,不要只看到誘人的數字,看不到背后的積淀哦! 其實從古到今,收藏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它與家國情懷相關,與人類的文明相連。 ▲王一平(1914-2007) ▲明 文徵明《半塘煙月圖》 王一平藏 ▲明 傅山 行書 王一平藏品 就拿《清明上河圖》為例,這可不是一幅簡單的繪畫作品,一千年前人們穿什么衣服,個子長多高,店的招牌什么樣,道路有多寬…… 一幅畫里有太多的內容,給了后人無窮的知識信息和想象空間。古往今來的收藏品是人們取之不盡的學習源泉。 ▲《清明上河圖》局部 克勒門文化沙龍 這其實是一場特別的“克勒門文化沙龍”,我們邀請了眾多讀者朋友一起參與。 ▲位于外灘111的“克勒門文化沙龍”現場 這也是一場為了配合在外灘111舉行的“神韻不息——錢行健畫展”,而特別舉行的“克勒門文化沙龍”。 ▲“克勒門文化沙龍”女主人閻華 ▲主講人祝君波教授 海派書畫的收藏價值 對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事,可以接觸到很多名家的作品,有更多的鑒賞機會,選擇性更多。 ▲吳冠中《周莊》 ▲陳逸飛《黃河頌》 ▲陳佩秋《竹石雙禽圖》 藝術品買賣行情 其實海派書畫的出現和上海開埠的歷史是同步進行的,所以海派書畫的基因里一開始就有“商品化”的元素,社會發(fā)展到高級階段,商品化是一個健康的發(fā)展,它可以在藝術品的流通和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中起到助推的作用。這本身也是海派文化的特點之一。 讓我們來看看拍賣市場里的行情。 ▲張大千 《桃花源》 ▲齊白石 《芙蓉閣仙家》 ▲李可染 《流言一景》 ▲弘一法師 《華嚴集聯三百》 1999年 上海朵云軒 145萬元人民幣成交 2011.11.28 上海天衡 6095萬元人民幣成交 “克勒門”會和大家在提升藝術修養(yǎng)的這條路上相扶相伴,跟緊我們的微信推文,這里藝術名家云集,就等你來聆聽對話啦~ 特別感謝 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 靜安區(qū)文旅局 對我們的大力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