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自始皇帝開啟封建帝王史,距今也有兩千多年。在這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 我們知道每一個朝代的開端,開國皇帝都有廟號,細心的歷史迷們,肯定會發(fā)現(xiàn)這些廟號有相同之處,也有區(qū)別之處。比如漢朝開國皇帝的劉邦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分別被成為漢高祖和唐高祖,而同為開國皇帝的趙匡胤和朱元璋,卻分別被稱為宋太祖和明太祖。 高祖和太祖,究竟有何區(qū)別?其實這個稱呼問題并不是很復雜,主要是依據(jù)開國皇帝自己有沒有對他的先輩進行追封。如果開國皇帝追封他的父輩,甚至祖輩的話,那么他就是高祖,沒有追封的就是太祖。 一般情況下,貴族出生的開國皇帝,往往都會去追尊他們的上輩為太祖,上輩是太祖的話,自己就只能稱為高祖,這是為了區(qū)別開來,也是對祖輩的尊敬。 而布衣出身的皇帝,一般情況都會被稱為太祖。劉邦是布衣出身,但后世卻多稱其為“漢高祖”,這是為何?其實劉邦死后的廟號確實是”太祖”,全稱為“漢太祖高皇帝”,簡稱“漢高帝”。 這點在司馬遷《史記》中有明確記載: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所以,后世人習慣稱呼劉邦為“漢高祖”,這其實是一種誤會。 至于祖與宗的區(qū)別,一般遵循“開疆為祖,守成為宗”的規(guī)律,因此有唐太宗、宋太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