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媽媽私信我: “暖媽,清明節(jié)帶孩子坐飛機出去玩。她看到她同學坐頭等艙,就想讓我們也買頭等艙??晌覀円彩瞧胀üば诫A層,頭等艙的票價真的很貴??!她問我們,是不是因為家里窮才不買頭等艙?我應(yīng)不應(yīng)該告訴她,我們沒有她同學父母有錢,買不起頭等艙的票?” 說實在的,關(guān)于錢,對很多家庭來講都是個尷尬的話題。 孩子大了,開始跟別人比較物質(zhì)條件了,是虛榮和攀比嗎? 討論了那么久的窮養(yǎng)or富養(yǎng),孩子有物質(zhì)需求,我應(yīng)該滿足嗎? 孩子的要求超出經(jīng)濟條件時,應(yīng)該怎么跟孩子表達“這個東西我們買不起”?對此,網(wǎng)上最火的回答是: “應(yīng)該把孩子的物質(zhì)的追求,引導(dǎo)到學習的努力上來。 應(yīng)該把孩子對品牌的關(guān)注,引導(dǎo)到對舒適度的感受上來。 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物質(zhì)并不重要,精神才是更加無價的。”對不起,這個回答我真的贊成不起來。 成年人尚且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quán)利,孩子想要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怎么就扯到了“物質(zhì)是身外之物,精神才更值得追求”的層面? 2018年6月的時候,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跟大家探討過這個話題。今天還是想用這篇文章,來回答開頭那位媽媽的疑問。
前兩天陪暖暖玩的時候,暖暖突然說: “媽媽,我們搬了新家能不能買個大電視啊?我去小敏家,她家的電視就比我們的大好多。我想要個大電視?!?/span> 說著,還用手比劃著她喜歡的大電視應(yīng)該有多大,很期待的樣子。 暖姥姥聽到了,在一旁忙說: “小小年紀,比點什么不好!你怎么不說人家字比你寫得好,英語比你說得好呢?我們家沒別人有錢,可比不了這個!” 暖暖一聽,嘴巴一撇,氣呼呼地沖進臥室去了。 其實我挺理解暖姥姥的立場和用意的。希望暖暖不虛榮、不攀比、做好自己。在我小時候,暖姥姥也是這樣教育我的。 不過,在物質(zhì)不再那么匱乏的今天,暖暖面對著比我們那時候更富足更精彩的世界,這么直接的跟孩子論證“有錢沒錢”,已經(jīng)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觀點跟我之前在《父母常說這幾句話,可能會讓孩子窮一輩子》這篇文里講到的不謀而合: 我特別不贊成用“我們家很窮”,這樣的話來“規(guī)范”孩子對物質(zhì)的欲望。 我不是說要不顧自己的實際條件,給予孩子超出能力范圍的物質(zhì),孩子想要什么就買什么。 而是我不想讓她覺得:那些看上去很好的東西都可能很“貴”,而那些“貴的東西”只能有錢人才配擁有。我不該奢望、不能追求、更不配得到。 之前網(wǎng)上有一段關(guān)于“我們家是不是很窮”的回答,得到了最高贊,很多人說值得贊賞。 這位媽媽說: “作為學生的首要任務(wù)是學習對嗎,那電視的大小重要嗎?別人家的房子比我們家漂亮,但是有我們家溫馨嗎?別人的鞋比你的貴,但有你的鞋舒服合腳嗎? 媽媽不換大電視,是因為媽媽希望你不要迷上看電視,而要專心學習;媽媽不換大房子,是因為我們一家四口住在這里真的好溫馨!等你以后成家了,我們的家庭成員增加了,那時候才要換大房子;媽媽不給你買貴的運動鞋,是因為鞋子的重點是在于穿得舒不舒服,而不在于它是哪個品牌。我們何不把買貴鞋的錢存起來,以后作為以后上大學的學費呢?”額…… 這回答到底是什么鬼?居然還有那么多人覺得“超級令人贊賞”? 在我們小時候,“勤儉節(jié)約”就是美德。但就現(xiàn)在來說,教會孩子重視金錢,建立正確的金錢觀、理財觀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我并不是說,貴的東西就一定好。但現(xiàn)實中,大部分有品質(zhì)的東西,一定也有著與之匹配的價格。 但按照這位媽媽的回答,好像所有高價值的東西都代表著情感上的負面。 擁有大電視的孩子,有一定不能專心學習嗎? 房子比自家大的家庭,就一定不溫馨嗎? 一雙貴的運動鞋,除了品牌價值,也是真的很舒服啊! 不是說買貴的鞋子鞋、追求大房子大電視就是對的。但這位媽媽的回答,至少得真正得到孩子的認可和折服吧? 在我看來,雖然表面上,這位媽媽與孩子溝通很注重技巧,巧妙地駁斥了孩子對物質(zhì)的向往。但事實上,跟以前告訴孩子家里很窮的方式來剝奪孩子對物質(zhì)的期待,也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這樣的的回答,并沒有讓孩子真的懂得”物質(zhì)“對于生活的意義,而只不過是回避了孩子對物質(zhì)的向往和欲望而已。 孩子在當下并不會心服口服地認可。而且一直這樣下去,也許孩子再也不敢靠近價值高但卻真的很美好的東西。 真正健康的金錢觀,是首先承認對物質(zhì)的向往。 頭等艙一定會比經(jīng)濟艙更舒服。 帶花園的別墅一定會比老胡同的蝸居更舒適。 大電視一定會比小電視觀影感受要好,而如果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家庭影院,觀影感受肯定會更棒。 這些貴且美、貴且好的東西顯然是存在的,只是目前的我們無法擁有。 但正因為我們現(xiàn)在沒有擁有它的能力,所以才有了我們每一個人去努力奮斗的理由。 其次,真正健康的金錢觀需要承認現(xiàn)實的差距。 人家的房子真的比我們家美,人家的大電視真的真的比我們家的效果好,人家的貴球鞋真的很舒服。 世界很大,永遠有比你想象更讓人驚奇的東西。 有個朋友說去參加女兒幼兒園同學的生日趴。她之前一直聽說這位同學家境很好,但因為自家條件也不錯,所以也沒多在意。 直到生日趴那天到了女兒同學家里,她才驚掉了下巴。女兒同學的家是一座莊園,從大門到主樓需要開車,正面背面都有自己的花園和園丁。 這個例子可能有點極端,但我想說的是: 承認現(xiàn)實的差距并不是說,別人家有莊園,我們一定也得拼出一座莊園。 每個人的起點不同,有人費勁千辛萬苦,才來到羅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 承認差距的真正意義在于,了解并承認世界本身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才能給到自己和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別讓認知,成為我們給孩子的天花板。 很多時候,我們窮盡一生,想要達到的高度,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但是,我們可以教給孩子:也許我們永遠不能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成功的人,但我們可以成為比以前的自己更富有更優(yōu)秀的人。 現(xiàn)在的公號里還流行一個觀點,我也不贊同。 有人說:“當孩子問'我們家是不是很窮?’這樣的問題時,就應(yīng)該警惕:孩子的虛榮心開始要冒頭了!” 這口大鍋,估計連“虛榮心”都不想背吧! 其實孩子小時候,比我們想象的更單純。就像暖暖,她希望要一個像小敏家一樣的大電視,我想她關(guān)注的點,并不是大電視價值多少錢,而是看紀錄片就更棒了??! 孩子想要一個跟同學一樣的文具盒,也可能不是因為文具盒多貴,而是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跟同學的一致感和歸宿感。 我們總還是習慣,把金錢與負面的很多事情掛鉤,常常覺得談錢就很羞恥。孩子貧富意識萌芽并不是洪水猛獸,不需要孩子一問就拉響警報。 反而,在這個時候,盡力去滿足一下孩子的物質(zhì)要求也許會是更好的答案。 那個媽媽完全可以在某個特定的時候,給孩子買一雙好一點的運動鞋,而不是告訴孩子買鞋的錢需要存起來念大學。 我們都知道,3歲的時候想要一個大的玩偶熊,等到30歲才得到,再也不會有那樣興奮了。所以對于孩子來說,當下能擁有一雙好球鞋,可能意味著是多大的鼓勵和為之努力的目標。 物質(zhì)和金錢只是工具,沒有好壞之分,它的好壞只看我們怎么去用它。適當?shù)挠妹篮玫奈镔|(zhì)去鼓勵孩子,有什么不可以呢? 當孩子也體會過,美好精致的事物和生活,他才會更多動力去爭取更好的人生。 至于回答開頭那個媽媽的問題,應(yīng)該怎么告訴孩子我們買不起呢? 其實我覺得大大方方的告訴就好,不需要為擁有而羞恥,就也不需要為買不起而愧疚。 我會告訴孩子: 1.是的,他們的確比我們有錢。但我們也不窮,因為我們可以負擔得起我們需要的東西。 2.的確還有很多更好的東西是我們買不起的。所以爸爸媽媽才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而你也要更加努力,這樣你以后才能買得起自己想要的。 3.跟別人比沒有意義。一個人再有錢,也總會有人比他更有錢。但我們可以跟自己比,我們通過努力,每天的日子都比前一天過得好,才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