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明清玉牌(一) 玉的涵義差別很大。古代玉器所用質(zhì)料除硬玉、軟玉外,還包括其他一些礦物和巖石,如岫巖玉、南陽玉、青田石、綠松石、瑪瑙、水晶等。這些玉石的成分各不相同,質(zhì)量不一,歷代用量多少差異很大。軟玉是中國古代玉器的主要原料,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等品種。軟玉的產(chǎn)地以中國境內(nèi)新疆和闐為最有名,同時還有陜西產(chǎn)的“藍田玉”等。硬玉則專指翡翠,屬輝石類,主要產(chǎn)地在緬甸境內(nèi),輸入中國時間較晚,直至清初才有發(fā)現(xiàn)。 如何鑒別明清玉牌(二) 由于時代風(fēng)格不同,同一類型的玉器制作時間早晚差異很大。如玉璧的制作在歷史上的延續(xù)時間很長,從新石器時期,一直延至明清。但不同的歷史時期,玉璧的大小、用途、紋飾等都有很大的區(qū)別。 如何鑒別明清玉牌(三) 清時仿古紋飾十分盛行,各種花卉圖案豐富多彩,同時出現(xiàn)了御制詩和各式銘文雕刻。歷代玉器中龍形為主的圖案屢見不鮮,但龍形的變化很大。鑒定家們從龍首、龍角、龍眼、龍眉、龍須、龍足、龍尾等許多細微部位將不同時期的龍做了對比,以此作為龍形紋飾器物年代和真?zhèn)舞b定的標(biāo)準(zhǔn)。 如何鑒別明清玉牌(四) 明清流行一種玉牌佩件,扁平狀,有方、圓、橢圓、雙喜、亞字、海棠、瓶形等造型,往往正背面均裝飾人物(童子、仕女、高士、劉海、和合等)、走獸、花鳥、山水等圖案,有的還鐫刻詩文、吉語等,或有作者落款。這種玉牌明代中晚期后開始多見,至清代十分盛行。 明清玉牌的鑒定方法和要點 明清玉牌的鑒定方法和要點(一) 常見扁平長方形、橢圓形、亞字形造型,上端額首(亦有上下端)往往有鏤空裝飾,如左右對稱或單獨的夔龍紋、鳳紋、云紋等。山東濟南明墓出土的一件白玉牌,表面有土黃色沁蝕,扁平長方形,額首透雕二相對的夔龍,龍上唇相接,張口,耳后立,彎軀,尾分叉卷曲;器面剔地淺浮雕一上行的蟠螭紋,圓眼,回首,頸后有發(fā),前足前屈,后足一屈一伸,長尾穿一后腿而過,四肢大腿關(guān)節(jié)處均飾卷云紋,背脊部陰刻平行雙中脊線,脊線兩側(cè)有“=”形紋,為明代早期螭紋的代表樣式。 明清玉牌的鑒定方法和要點(二) 主題圖案常見螭紋、人物、山水、花鳥等紋樣,或配合正面紋樣,背面鐫詩文或吉祥詞語印章,器側(cè)面常見幾何紋樣。螭紋已見上述。湖北潛江明隆慶四年歐陽經(jīng)墓出土的持芝童子紋玉牌,長5.5厘米,寬4.5厘米,青白玉,扁平略似亞字形;正面圖案剔地淺浮雕一童子,面露笑容,著交領(lǐng)寬袖,雙手執(zhí)持靈芝,作行走狀;背面中間陰刻篆文方印“福壽”。器上下兩端中間各有一穿,穿的直徑為1.5毫米;上端穿孔的額首周圍正背皆刻有靈芝狀云紋 明清玉牌的鑒定方法和要點(三) 琢工手法多采用剔地陽文的表現(xiàn)手法,刀法剛質(zhì)有力,棱角分明,線條簡練、粗獷、隨意,平面紋樣剔地底子往往打磨不夠平坦,起伏不勻,但從“粗大明”的總體風(fēng)格來看,還是屬于明代玉器中較為精細的一路,說明當(dāng)時玉器風(fēng)格的多樣化,拋光較強,猶如玻璃光。這類玉牌可能多為蘇州的制品,因蘇州素以制作精巧小件聞名遐邇,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有“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的記載。 明清玉牌的鑒定方法和要點(四) 玉材特點基本是新疆昆侖山一帶以和田為代表的軟玉。以白玉為主,青白玉次之,質(zhì)地較佳,可能與料小易得及走私販賣有關(guān),因古代采玉為官府壟斷,質(zhì)優(yōu)者多入宮廷。傳說明代蘇州琢玉名匠陸子剛最擅長玉牌的制作,他的玉牌作品俗稱“子剛牌”,明清尤其是清代,托名仿制的“子剛牌”風(fēng)靡一時,傳世頗多。但從文獻記載來看,陸子剛除了善作仿古器皿、文具、首飾以外,并未提到其聲名遠揚的所謂玉牌,流傳下來的“子剛牌”也至今未見可以確認為陸子剛親手所制的作品,因此,“子剛牌”的原始真實面目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明清玉牌的鑒定方法和要點(五) 清代刀工圓潤婉轉(zhuǎn),線條纖細入微,追求細致的藝術(shù)效果。在有背景的畫面中分出遠近層次,予以空間感,底子較為平伏,拋光柔和、細膩。 其實明清玉牌簡單的鑒定不難的,只要藏友們認真的去觀察細心的去研究,都非常容易入門的,明清玉牌是當(dāng)時最流行的玉牌佩件了,所以只要大家一定要清楚的去鑒別鑒定那么就很容易去掌握。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請關(guān)注我,謝謝大家!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chuàng)。如有涉及版權(quán)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chuàng)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zhuǎn)載本刊發(fā)布文章,請另取標(biāo)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biāo)題,必須注明“轉(zhuǎn)自公眾號:老彭談收藏”。謝謝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