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掤勁”是太極拳的八勁之首,它的核心就在于肢體放長,做不到肢體放長,打拳時就會軟綿綿的缺少內(nèi)在的彈性,也練不出內(nèi)勁來,所以在日常練習(xí)中,我們應(yīng)該多留意每一式動作中的肢體放長,不能把時間都耗在松散的拳架上。 今天,小療君就為你分享一下太極拳是如何做到“肢體放長”的。 太極拳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慢悠悠、軟綿綿的,或是所謂的“用意不用力”,這些當然沒錯,可關(guān)鍵是我們練拳不是為慢而慢,“慢到極點就能快”也是似是而非讓人難解,而且練太極也并非不用力,只不過是不用拙力罷了。 陳發(fā)科宗師曾說過,“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拙力,但不說用意不用勁,太極拳可稱為'掤勁拳’?!笔裁词菕騽牛鋵嵕褪窃谥w放長的訓(xùn)練中得到的一種有彈性的、八面支撐的勁力。肢體放長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組要領(lǐng),一起來看: 一、虛領(lǐng)頂勁,氣沉丹田 這是軀干部位的對拉拔長,首先要把頭部、頸椎向上領(lǐng)起,氣沉丹田最起碼需要小腹放松,尾閭下墜,這樣我們的脊椎就有了一個上下對開的力,長期練習(xí),其關(guān)節(jié)活動度會加大,筋膜也會漸漸撐起來,而我們認為難以捉摸的內(nèi)氣,其實就是在筋膜下面鼓蕩的,如果鍛煉不到筋膜,是很難真正意義上得氣的,平時所謂的氣感并不算。 二、含胸拔背,沉肩墜肘 這是為了得到肩背的十字支撐,含胸時不要把背佝起來,而是讓胸部平而順,這樣呼吸更順暢自然,也能讓胸部起到脊椎對拉拔長的支撐作用。拔背就是打開肩胛骨。沉肩的目的是為了把手臂和肩膀連為一體,墜肘又能漸漸地松開肘關(guān)節(jié),這樣整個手臂也被放長了。 做到了上述要領(lǐng),手臂和背脊就有了聯(lián)系,就有了脊柱行拳的基礎(chǔ),手上就有了掤勁,因為它能把勁力傳導(dǎo)到背部,而不是斷在肩膀。 三、松腰圓襠,開胯屈膝 這兩個要領(lǐng)是為了下盤的對拉拔長,因為腿部是支撐,想要放長比較困難,而我們在做圓襠、屈膝的要領(lǐng)時,可以保證雙腿之間有了對開的力,然后通過旋轉(zhuǎn)移重心等動作就可以起到放長的作用。 練太極拳,能掌握上面三組要領(lǐng),就達到了太極拳對拉拔長的要求,有了對拉拔長,全身的筋骨肌肉就和橡皮筋一樣,有了整體的彈性結(jié)構(gòu),這就是掤勁。 這里做一點延伸,太極拳的細微功夫“處處分虛實”其實就是從對拉拔長來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手腕受力時,則從手腕處分虛實,手和肘有了對拉拔長之意,手腕虛,兩端實(肘和手),這樣就能不用拙力就可以掤住對方。 當然,上文說的對拉拔長,都不要刻意用力放長,放松是前提,難以理解的話,就踏踏實實地從上面的三組要領(lǐng)中去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