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 語出論語--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字面直譯,慎其終者,追思以遠。就是說,對待已經(jīng)去世的先人要誠心思念,久久記得,這樣做的話社會風氣就趨于厚道了。中國歷來主張孝道,血緣、關(guān)系親近的莫過于父子(母子),如果一個人對父母都不好,更不要奢望他會對別人好。這里有兩個方面,一是他無心、冷漠,偶有外表和善的也只是披上羊皮的大尾巴狼;二是他無力,愛人也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需要家庭、宗族、社會來潛移默化的。不會愛人的人莫要親近,強則傷己。 讀這句話的時候一直在想,社會變好只靠人心向善就好了嗎?這樣說的話只要我一心向善,吃齋念佛,是不是就能飛黃騰達走上巔峰了?實際上不是的,所以總覺得缺點東西。有幸拜讀南師別裁,在此分享。 “欲慎其終者,先追其遠”,開宗明義,豁然開朗!“終”是結(jié)果,“遠”是遠因。如果想要好的結(jié)果,一定要在事情開始的時候種善因。打個比方,90后的打工人入職是初因,我們要注意,這個初因很重要,因為它可能結(jié)善果也可能結(jié)惡果。你在工作時處處留心,積累經(jīng)驗和資源,這會得善果;你在上班時唯唯諾諾,限于表面的條條框框,沒有遠見,為了工作而工作,這會得惡果。我們說慎終追遠是站在結(jié)果的時段說的,你可以想象成功者的自豪,也可以看到失敗者的落魄,但是得到的是什么果,從來都是自己的選擇。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颶風起于萍末,天下事從來都不是突變的,只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里。在此借用馮道一首小詩結(jié)尾。 莫為危時便愴神, 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岳歸明主, 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 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 狼虎叢中也立身。
|
|
來自: 學而rh1pmr2b7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