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夠成為人中龍鳳,一些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家長,由于沒有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便會像周邊的其他父母學習,或者參照一些書籍來對孩子進行教育。 《哈佛女孩劉亦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本書,現(xiàn)在可能很少有人看這本書,但是當這本書剛發(fā)布出來的時候,引起了許多社會人士的關注與追捧,很多家長都將這本書奉為哈佛入門必讀手冊。 之所以這么多的人都追捧這本書,主要原因是書中的女主角,也就是劉亦婷,是哈佛學院的學子,而寫這本書的人,就是劉亦婷的母親劉衛(wèi)華。 劉衛(wèi)華在書中,描述了自己對劉亦婷的教育方式,當年爆紅。因此,很多家長都認為,只要按照劉衛(wèi)華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就能夠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將來也能夠進入哈佛學習。 由于家長們的盲目模仿,導致當年的一些受害人到現(xiàn)在都在說:“我手握冰塊30分鐘,還是沒有考上哈佛”,為什么“手握冰塊”? 這跟《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本書脫不了關系,因為劉衛(wèi)華曾讓劉亦婷手握冰塊,其他家長在書中看到這一做法,紛紛效仿,因此當年很多孩子都遭受了這一“劫難”。 實際上這些父母的做法完全違背了“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他們忽略了孩子具有獨特性和自主性。 像他們這種照葫蘆畫瓢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將孩子培養(yǎng)的更加優(yōu)秀,反而會給予孩子非常大的壓力,讓孩子承受巨大的壓力去學習,給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考上哈佛的背后因素其實所有的家長都只看到了劉亦婷表面的風光,被哈佛錄取,沒有了解她被哈佛錄取的背后因素。其實她能被哈佛錄取,不只是因為她成績非常優(yōu)異,還有一部分社會因素。 劉亦婷本是成都外國語學校的高中生,于1999年考取哈佛,當時她的成績相對于世界其他名校的學子,并不算突出。 她申請哈佛時沒有sat成績,托福成績也只是剛剛達到錄取線。其實按她這個成績,被哈佛錄取還是有一定難度。 那么她是如何被哈佛錄取的呢?其一,她當時受到一位中美文化交流政府議員的推薦,這位議員寫了一封推薦信給哈佛,其中都是贊揚劉亦婷的。 得到如此一位有地位的人員的推薦,劉亦婷自然會受到特別關注。其二,她所在的成都外國語學校在她報考哈佛那年,被一個大型的教育集團收購,由公立學校轉為了私立學校。 為了宣傳學校,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學子,于是學校在劉亦婷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一起幫助劉亦婷沖刺哈佛。 就這樣,劉亦婷自身的努力加上各方面的支持,她被哈佛錄取了,然而她的母親為了謀取利益,就出本了這本所謂的沖刺哈佛的教育書籍。 與其說劉亦婷考取哈佛是一個典型的學習榜樣,不如說是各方面勢力營造商業(yè)價值的產(chǎn)物。 創(chuàng)業(yè)數(shù)次失敗,曾經(jīng)誓言不復存在劉亦婷考上哈佛之后,本發(fā)誓說畢業(yè)后要回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自己的力量。但現(xiàn)實卻是,畢業(yè)后的她選擇留在了美國一家條件很不錯的公司。 之后由于各種原因又換了幾次工作,后來她本想報考哈佛的研究生,但是失敗了,所以她只能選擇就業(yè),可是她已經(jīng)換了很多份工作了,考慮到自己可能不太適合打工,最后她選擇創(chuàng)辦公司——睿識資本。 但是她對于創(chuàng)辦公司這一塊本身就不太不熟悉,加上可能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她創(chuàng)業(yè)失敗。 之后她又與別人合作開公司或者參與投資,但是都以失敗告終。從這里也可以見得,這位哈佛學子,能力可見一斑。 數(shù)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以后,劉亦婷頗受打擊,但是好在她的婚姻生活很不錯,她嫁給了她的校友。她的丈夫原本是學習心理專業(yè),后來深造讀了哈佛的法博,現(xiàn)在為一些有錢人打離婚官司,能力還是能不錯的。 而劉亦婷也因嫁給了美國人,獲得了美國國籍,成為了一名典型的美籍華人,在家做一名家庭主婦。而她曾經(jīng)的“回國報效祖國”的誓言早已不復存在,她自己可能都已經(jīng)不記得了。 教育的意義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以后能夠成才,但是她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孩子才算是她們眼里的成才呢? 這個問題需要家長們的深思,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也是不一樣的,一味地照著別人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會給自己孩子帶來壓力,讓孩子的童年難以快樂的度過。 希望所有家長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考慮,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逼孩子做一些家長自己曾經(jīng)做不到的事情,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