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國際城市發(fā)展智庫” 亞歷山大港燈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從公元前281年建成點燃起,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伊斯蘭大軍征服埃及,火焰才熄滅,這座135米高的巨型燈塔屹立了922年之久才被地震所毀,它日夜不熄地燃燒了近千年,也是人類歷史上火焰燈塔所未有過的,現(xiàn)在,亞歷山大港燈塔的遺址位于埃及亞歷山大城邊的法洛斯島上;世界公認的現(xiàn)代七大奇觀有兩個在埃及,一個是名列八大奇跡之首的吉薩金字塔,另一個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亞歷山大港燈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它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亞歷山大港燈塔的燭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大港,保護著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亞歷山大港燈塔的遺址在埃及亞歷山大城邊的法洛斯島上,在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羅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這是一座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間,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個地中海世界和中東地區(qū)最大最重要的一個國際轉運港。 公元700年,亞歷山大發(fā)生了地震,燈室和波西頓立像塌毀。關于此事,傳說東羅馬帝國一位皇帝企圖 攻打亞歷山大,但懼于其船隊被燈塔照見,于是派人向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fā)進言,謊稱塔底藏有亞歷山大大帝的遺物和珍寶。哈里發(fā)中計下令拆塔,但在黎民百姓的強烈反對下,拆到燈室時便停止。880年,燈塔修復。1100年,燈塔再次遭強烈地震的破壞,僅殘存下面第一部分,燈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瞭望臺,在臺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1301年和1435年兩次地震,塔全毀。 盡管那里燈塔已蕩然無存,但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國際旅游者前去觀光。如今法羅斯島已經同市區(qū)相連,因此汽車經過城西的漁港,可直接開到博物館門口。城堡是一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它的總體成四方形,但每個角都有一個圓柱形的炮樓,造型上既整體統(tǒng)一,又有多樣變化。 城堡正門的廣場上陳列著一些古老的兵器,其中有19世紀點火發(fā)射的大炮。它使人想起1882年7月11日在這座城堡里發(fā)生的一場戰(zhàn)斗,當時英國艦隊入侵亞歷山大,埃及軍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 博物館大廳左右兩側的大玻璃展覽窗內各陳列著一艘古船模型。左為距今三四千年前法老時代的尼羅河船,它的外形很像中國龍舟,船身狹長,備有十多把木槳,頭尾刻有荷花和紙莎草浮雕圖案;右為公元六七世紀伊斯蘭時代的帆船,船上的風帆可以靈活轉向,這兩個船模證明了埃及人民自古就掌握了航運技術。大廳中央是一幅油畫,畫面描繪著埃及共和國創(chuàng)始人納賽爾總統(tǒng)檢閱海軍的場面。 一樓的展品介紹了埃及上古時代(公元前3200-前332年)的航海成就和當時著名的海戰(zhàn)。那里好幾幅從法老墓內發(fā)現(xiàn)的有關造船、打魚、海戰(zhàn)的壁畫給參觀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如至少有4500年歷史的古都孟菲斯法老金字塔內的捕魚圖,逼真地描繪了當時船舶的結構及規(guī)模,那時船上可乘十多個人,并有竹篙。此外還有一幅與此同時代的造船圖,生動地展示了古埃及先民用紙莎草制造船只的生產過程。紙莎草是非洲特有的植物,外形類似蘆葦,浸泡后能把它壓扁,可代替紙來畫畫、寫字,同時又可將它捆綁成束,編結在一起做成船只,這就是埃及最原始的造船業(yè)。一樓還有一件巨型浮雕壁畫復制品(原件在尼羅河上游盧克索神廟中),它描繪了公元前1486-前1468年第18王朝的五艘帆船,從尼羅河經過蘇伊士古運河、大苦湖、紅海,最后到達索馬里貿易的情景。這幅浮雕壁畫造型寫實,極為細致地展示了當年海船的結構和設備,表示了海上貿易的場面。人們可以看到船上裝載著牛、羊、猴子以及金銀財寶,碼頭上水手們挑著樹種、扛著糧包正走上甲板。 一樓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表現(xiàn)埃及海船圍繞非洲遠航的沙盤。它告訴觀眾,在公元前664至前525年埃及第26王朝時代,當時的法老曾派遣以"涅克哈"號(Nek Hao)為首的船隊探索非洲海岸線。它們從紅海蘇伊士附近出發(fā),繞過好望角,經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最后到達亞歷山大,歷時3年。過去只知道航海史上最早繞過好望角是在1497年,系葡萄牙人迪亞士所為,亞歷山大航海博物館提供的這一史料,使人耳目一新。 上古時代部分的結尾是一幅新創(chuàng)作的壁畫,畫上古埃及愛因--斯哈門教堂的祭士向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傳經送寶,背景是地中海和古埃及海船。不知上古時代埃及使者和柏拉圖是否有所交往,但畫面主題思想是令人信服的,它說明航海的偉大歷史作用,它將古埃及的文明傳播到了歐洲,連柏拉圖那樣偉大的智者也得到了很大的裨益。 博物館二樓展出的是埃及公元前3世紀"希臘時期"直至當代的航海和海軍歷史。樓梯口拐角處布置著法羅斯古燈塔的復原模型。模型展現(xiàn)了2000多年前亞歷山大港的繁榮景象:海灣中百舸爭流,帆墻如云;在高聳云霄的燈塔導航下,一艘希臘式的海船正鼓帆進港。 二樓陳列著許多大幅歷史畫。那里有描繪12世紀埃及民族英雄薩拉丁領導人民抗擊十字軍入侵的油畫,油畫表現(xiàn)的是阿拉伯半島上哈拉戰(zhàn)役的場面,海岸上兩軍騎兵短兵相接,海面上埃及海軍痛擊敵艦,充分顯示了埃及人民的大無畏斗爭精神。從這幅畫上的埃及軍艦可以看出,13世紀時埃及的船舶較前先進,多桅多帆,體積也較大,形狀很像中國的樓船。 在近代部分,博物館用了很大篇幅突出埃及人民為收復、保衛(wèi)蘇伊士運河而作的斗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19世紀開鑿運河的情景,而且還能看到埃及人民在20世紀50年代為爭取運河國有化所走過的斗爭歷程。展廳中有一組表現(xiàn)1956年12月塞得港巷戰(zhàn)的泥阿薩德阿薩德阿薩德阿薩德一幅描繪英法入侵部隊狼狽撤退的油畫旁,陳列著當年戰(zhàn)爭中的海軍英雄畫像、立功戰(zhàn)艦的模型以及戰(zhàn)利品。 |
|
來自: 昵稱7247693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