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藥療法 熏藥療法趙炳南教授在早年行醫(yī)時,看見一位老太太用草紙燃煙熏治頑癬(神經(jīng)性皮炎),引起了趙老的注意,查閱古書中也有類似這方面的記載,于是加以改革,用于臨床治療很多皮外科疾患,取得很好療效。 熏藥的組成和使用方法、適應(yīng)癥 ⑴癬癥熏藥方 組成:蒼術(shù)、黃柏、苦參、防風各三錢,大楓子、白蘚皮各一兩,松香、鶴虱草各四錢,五倍子五錢。 制法:共碾粗末。 功用:除濕祛風,殺蟲止癢。 適應(yīng)癥:神經(jīng)性皮炎(癬癥),慢性濕疹(頑濕瘍),皮膚淀粉樣變(松皮癬),皮膚瘙癢癥(癮疹)。 ⑵子油熏藥方 組成:大楓子、地膚子、蓖麻子、蛇床子、祁艾各一兩,蘇子、苦杏仁各五錢,銀杏、苦參子各四錢。 功用:軟堅潤膚,殺蟲止癢。 方中蓖麻子、蘇子、銀杏軟堅潤膚;蛇床子、地膚子潤膚止癢;苦杏仁潤膚軟堅引藥深入,滲透力強;苦參子潤膚殺蟲;祁艾潤膚暖血;大楓子殺蟲止癢,解風毒而潤膚。 適應(yīng)癥:牛皮癬(白疕),魚鱗癬(蛇皮癥),皮膚淀粉樣變(松皮癬)。 ⑶回陽熏藥 肉桂、炮姜、人參蘆、川芎、當歸各三錢,白芥子、祁艾各一兩,白蘞、黃芪各五錢。 功用:回陽生肌,助氣養(yǎng)血。 適應(yīng)癥:久不收口之陰瘡寒癥,頑固性瘺管,頑固性潰瘍,慢性汗腺炎所致瘺管,結(jié)核性潰瘍(鼠瘡),踝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穿踝瘺)。 用法:用較厚草紙卷藥末成紙卷,燃煙熏皮損處。每日一至二次,每次15~30分鐘,溫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宜。 拔膏療法 拔膏療法是趙炳南教授在1958年根據(jù)臨床實際需要,吸收了前人的經(jīng)驗,在傳統(tǒng)黑膏藥的基礎(chǔ)上,不斷摸索和改進,逐步形成的一種皮科外治方法。 拔膏分為黑色拔膏棍、脫色拔膏棍與稀釋拔膏三種。其基本藥物組成(群藥)相同,但是由于所加的基質(zhì)類藥物不同,而各有共特點。 藥物組成 群藥類:鮮羊蹄根梗葉(土大黃)、大楓子、百部、皂刺各二兩,鮮鳳仙花、羊躑躅花、透骨草、馬前子、苦杏仁、銀杏、蜂房、苦參子各一兩,山甲、川烏、草烏、全蝎、斑蟊 各五錢,金頭蜈蚣十五條。 藥面類:白芨面一兩,藤黃面、輕粉各五錢,硇砂面三錢。 制法 香油八斤、生桐油二斤傾入鐵鍋內(nèi),浸泡群藥后,文火炸成深黃色,離火后過濾;再將藥油置武火熬煉至滴后成珠(溫度大約為240℃左右)然后下丹:
功用 總的作用為殺蟲、除濕、止癢、拔毒提膿、通經(jīng)止痛和破瘀軟堅。 黑色拔膏棍作用較強;脫色拔膏棍作用與之相同,因脫去黑色,外貼時較為美觀;稀釋拔膏作用較為緩和。 主要適應(yīng)證 ⑴皮膚濕熱毒類:帶狀皰疹(纏腰火丹、蛇串瘡)神經(jīng)疼,多發(fā)性毛囊炎(發(fā)際瘡螻蛄串),結(jié)節(jié)性癢疹(頑濕聚結(jié))。 ⑵皮膚增生性病變類:尋常疣、出血性疣(瘊子)、枯筋箭、雞眼、胼胝、甲癬(油炸甲),瘢痕疙瘩(鋸痕癥 ),局限性神經(jīng)性皮炎(干癬),局限性牛皮癬(白疕)靜止期,手足癬(鵝掌風),乳頭狀皮炎(肉瘤),顏面盤狀紅斑性狼瘡(流皮漏),瞼黃疣等,均有一定療效。 ⑶其他:白癜風(白駁風)、圓形脫發(fā)(油風脫發(fā)),硬皮癥,黧黑斑(黧黑野黯 ),聚合性痤瘡(粉刺聚毒 )等,也有部分療效。 拔膏療法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利于促進其化膿的形成及炎癥吸收,并可密閉皮損軟化角質(zhì)層,使之剝脫,促進皮膚的代謝過程。 適應(yīng)證:尋常疣、胼胝、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神經(jīng)性皮炎、毛囊炎、結(jié)節(jié)性 癢疹、雞眼、甲癬、瘢痕疙瘩、顏面盤狀紅斑狼瘡、白癜風、斑禿、聚合性痤瘡及一切肥厚性角化性皮膚疾患。 “拔膏”與“傳統(tǒng)膏藥”比較,主要有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 1.形態(tài)方面:“傳統(tǒng)膏藥”均攤涂于裱褙材料上,裱褙材料為一定大小的皮革(皮褙)、布(布褙)或紙(紙褙)等,攤涂的形狀為圓形(圓膏藥)和方形(方膏藥)??傊?,“傳統(tǒng)膏藥”受到裱褙材料和攤涂形狀的限制,其成品的大小、形狀、厚度以及含藥量等都已固定。其貼敷于跌打損傷、風濕痹痛和一般癰癤等尚可,但是如果貼敷于大小、形狀、厚度千變?nèi)f化的皮膚病的皮損表面就有諸多不便。而趙老獨創(chuàng)的拔膏的成品形態(tài)是圓棍狀(黑色拔膏棍、脫色拔膏棍) 或盒裝(稀釋拔膏),完全去除了裱褙材料和攤涂形狀的限制。在臨證時,這種拔膏經(jīng)適當加熱,可根據(jù)皮損的大小、形狀、厚度等臨時攤涂,很切合皮膚科臨床需要,使用十分方便。 2.顏色方面:“傳統(tǒng)膏藥”分為黑膏藥和白膏藥。前者由飲片、植物油與樟丹煉制而成,呈黑色;后者由飲片、植物油與官粉煉制而成,呈白色。而趙老研制的脫色拔膏棍和稀釋拔膏既使用了樟丹,也使用了官粉,其成品的顏色與中國人皮膚的顏色頗為接近,外貼時較為美觀。 3.物態(tài)方面:劑型按物態(tài)分為固體、半固體、液體和氣體等?!皞鹘y(tǒng)膏藥”均為固體劑型,而趙老研制的拔膏中的“稀釋拔膏”因為加大了藥油的比例,使成品為半固體,類似軟膏,攤涂時更加方便。 4.用法方面:“傳統(tǒng)膏藥”用法單一,即將膏藥微加熱后,貼敷于患處,但 這不能滿足復雜皮膚病的需要。而趙老研制的拔膏有多種用法,可以滿足不同皮膚病的需要。舉例說明:①熱滴法:用膠布保護正常皮膚,將藥棍一端熱熔后滴于患處。本法適用于角化很明顯且面積小的皮損。②蘸烙法:將藥棍一端熱熔后對準皮損面,快速烙貼患處。本法適用于孤立、散在的肥厚浸潤皮損。③攤貼法:將膏藥培后攤于厚布上,熱貼患處。本法適用于較大面積的皮損。 5.用途方面:“傳統(tǒng)膏藥”只能作為一種直接貼敷的外用中成藥使用,而趙老研制的拔膏除了直接貼敷之外,還能作為一種外用基質(zhì)使用。拔膏是良好的硬膏基質(zhì),將其適當熱熔后,可以摻入多種藥物混勻,而發(fā)揮多種作用。趙老曾多次直接指導我們在拔膏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白降丹或紅升丹(京紅粉),以加強拔膏的化腐作用;在拔膏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硇砂面,以加強拔膏的軟堅作用。 黑布藥膏療法 黑布藥膏是趙老醫(yī)生在行醫(yī)過程中收集到的一個有效的祖?zhèn)髅胤?,用以治療“背癰”等化膿性疾病。不論面積多大,即或是很深的瘡面治愈后瘢痕都很小。 藥味組成:老黑醋五斤,五倍子一斤十二兩 ,金頭蜈蚣十條,蜂蜜六兩,梅花冰片一錢。 制法:砂鍋盛黑醋火上熬開30分鐘,加入蜂蜜再熬至沸騰狀,用鐵篩將五倍子粉慢慢撒入,邊撒邊按同一方向攪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狀離火;再兌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攪勻即成。做成的黑布藥膏質(zhì)量要求光亮、黑潤,儲存在瓷罐或玻璃罐中備用(勿用金屬器皿儲存)。 用法:外涂此藥時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屬器械涂藥、用黑布或厚布蓋上,換藥前清潔皮膚,兩三天換藥一次。對于化膿性皮膚病,常與化毒散軟膏(方見316頁)各半調(diào)和外用。 功用:破瘀軟堅、止痛、解毒、活血、消炎。 主治:瘢痕疙瘩(鋸痕癥)、癤、癰、毛囊炎初期、乳頭狀皮炎(肉龜)。治療化膿性皮膚病,往往與化毒散軟膏各半調(diào)和外用,能促進其解毒、消炎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