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哲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相當枯燥,別說是兒童,就連大學生也未必能搞明白。從這個角度說,幼兒園開設哲學課給學前兒童教哲學,確實容易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甚至還顯得有點荒唐。 其實在哲學家眼中,哲學研究的內(nèi)容與生活很近,不過是對世間事的摸索與提煉,最終回應的還是人類的現(xiàn)實需求問題。 而且,多數(shù)幼兒園的兒童哲學課,都是在反復對話、體驗和探索過程中,讓孩子感受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辯證關系,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和思考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的各種事物的意義。 大人擔心孩子聽不懂哲學,那是因為他們既不懂孩子,嚴重低估了孩子的心智,也不懂哲學,以為哲學只是一門抽象的學問,是對孩子和哲學兩方面都產(chǎn)生了誤解。 “我是從哪里來的?” “人死后會去什么地方?” “宇宙有沒有盡頭?” 孩子們提出的類似這些“腦洞大開”甚至有點“傻”的問題,其實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們都是天生的哲學家,思考的都是人生與世界的“終極問題”。 哲學是“智慧學”,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從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到亞里士多德的“成為你自己”,哲學一直都在追求智慧,此智慧就根本而言乃是人生智慧,而引導兒童追求智慧的目的在于造就卓越的人生。 為什么要讓我們的孩子學哲學? 因為哲學可以讓人建立對世界的基本認知思維,學會自主思考和自主判斷,懂得了哲學思考,便等于拿到了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 兒童哲學教育,關注的并非哲學知識本身,而是他們對哲學或哲學問題探尋的過程。 事實上,成人世界的很多問題,比如糟糕的人際關系、緊張的親子關系、高企的自殺率等等很多問題的根源,在于兒童期或青少年時期,我們對于人與宇宙、人與社會、人與自身關系的無意或有意地探詢從未被引起重視,也從未被充分思考。 亞里士多德說:“人類天生就有求知的渴望?!鼻笾?,是指我們并不滿足可見事物的表象,而欲尋求超越表象的本質。 盡管兒童的哲學表達比成人顯得稚嫩得多,但其觸及哲學問題的深度,卻絲毫不亞于成年人。兒童的哲學天性,只有通過其自身的感知,才能使思想越走越遠。 在孩子們還沒有學習“被打碎”的各類學科知識之前,讓其保持本源思維、靈性思維、直覺思維、純粹思維的這種“哲學思維”,對于一個人長大以后的系統(tǒng)認知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在正心正舉科學認知體系中,以七大學科作為理論支撐,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哲學。因為哲學是超越一切科學和文化之上的智慧學問,每個人,無論是什么樣的知識水平和職業(yè)背景,都應該學習哲學。如果對其他各類學科很精通,唯獨沒有人文哲思,那么一切知識仍舊只是“碎片化”的知識而已,不能通過系統(tǒng)思維得到升華,轉化為智慧。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因為他們不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所以被紛繁的煩惱包圍;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大都是有智慧的人,對待人生有全觀視野,對待問題具備全局思維、系統(tǒng)認知和解決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