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你有我有全都有”,電視劇版的《水滸傳》片尾曲《好漢歌》大家都聽過,也是多數(shù)人對梁山好漢的第一印象,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去讀原著,所以“仗義”、“善良”、“勇猛”和“講義氣”成了梁山好漢的標簽,不過在筆者看來,除了“勇猛”是真的,另外幾個描述其實是不符合絕大多數(shù)好漢的。 (宋江劇照) 你說善良,武松殺過無辜道童,魯智深搶過老和尚的稀粥,你說“仗義”,湯隆作為徐寧的表弟,為了巴結宋江,直接把兄弟坑上了梁山,你說“講義氣”,那聚義酒大伙都喝了,公孫勝不也脫離了梁山嗎?不過就公孫勝離開梁山這事而言,他還真沒做錯,如果你細品宋江的所作所為就知道公孫勝的決定有多么正確。 一、《水滸傳》中的神話色彩 《水滸傳》可從來都不是一部純粹的歷史小說,其中有太多充斥著神話色彩的設定,比如宋江得到九天玄女傳授天書的橋段,讓人看著就有種莫名的違和感,又比如后來喬道清差點團滅梁山,是后土之神出面替梁山解圍。 甚至在故事最開始,原著第二回就提到了關于梁山好漢的設定:“此殿內鎮(zhèn)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鑿著龍章鳳篆天符,鎮(zhèn)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p> (公孫勝劇照) 你瞅瞅,后來梁山上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可不就是與這一百單八個魔君一一對應嗎? 而書中更是不乏像喬道清、公孫勝這樣會法術的高手,要論其中最厲害的還要數(shù)公孫勝的師父,正是因為他給了公孫勝那“逢幽而止,遇汴而還”這八個字,公孫勝才脫離了梁山,足見他是有能力預測未來的,而后續(xù)的劇情也證明了公孫勝聽信師父的教導是對的,你看看宋江是如何對自己的兄弟的。 二、宋江胡亂指揮害死四人 宋江作為梁山的寨主的確是不錯的人選,甭管他是怎么做到的,書中呈現(xiàn)的事實就是無論他走到哪兒,那些個好漢、地痞、惡霸都聽過他的名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可謂無人不知,也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夠將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好漢們聚集在一起。 反觀宋江其他方面的才能可就只能用非常一般來形容了,比如武藝,你說他排梁山倒數(shù)也不夸張,論智謀,那更是遠不如吳用、公孫勝,看征方臘的時候他是如何害死四位兄弟的就知道了。 (孔亮劇照) 說宋江“害兄弟”倒不是說他有心要害人,而是說他瞎指揮,段景住、侯健、孔亮、施恩這四人都是因溺水而亡,也就是說在打水仗的時候死去的,這本沒什么問題,打仗總要死人,但這四位可都是因為“不善水性”而死,這問題可就大了。 這就好比是讓一個沒有駕照的人去開車,這不是必然會出事嗎?所以說宋江這瞎指揮是害死了四位兄弟,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頭領。 三、為保忠義之名殺李逵 如果說段景住、侯健、孔亮、施恩這四人的死還可以算是宋江無意為之的話,那么李逵的死可就是宋江主動造成的了,他可是被宋江的毒酒毒死的。 (李逵劇照) 李逵可以說是對宋江最忠心的小弟,可忠心歸忠心,他這人卻是不太好管理,是個性情中人,正因為如此,宋江留不得他,在自己被賜毒酒之后,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要殺了李逵。 而宋江殺李逵的理由則是:“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賜藥酒與我服了,死在旦夕。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之名?!?/p> 為了他自己的忠義之名,兄弟的性命又算什么?他這樣的做法難道不可恥嗎? 從這五位好漢的死亡來看,公孫勝提早離開梁山的確是明智之舉,繼續(xù)留在這兒只會被宋江這庸人給耽誤,甚至是被害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