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長江流域是中國經濟的中心。在長江下游的河口沖擊平原,坐落著中國東部最重要的城市群。 長江流域的面積為180萬平方公里,占了整個中國國土面積的20%。但是其國內生產總值占了整個中國的40%。 但是,兩千年前,中國的經濟中心卻是以黃河為樞紐的兩岸城市帶,洛陽~西安經濟帶。
中國位于歐亞大陸板塊,正處在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三個板塊擠壓的尖角處。越靠近板塊的邊緣,山脈發(fā)育越劇烈。 所以,長江流域崇山峻嶺,山脈的險要遠勝于黃河流域。 李白寫《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地理上的阻隔,在唐朝以前,中國的經濟中心都是北方。 而中國的經濟帶從北方向南方轉移,本質原因上是由于氣候因素的變遷。 北方因為進入小冰河期以后變得干旱少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最終造成了黃河成為了一條含沙量世界第一的河流。
中國植物生長的地理分界其實是不固定的,由降雨量決定,被稱為400毫米降雨帶。 只有降雨超過400毫米的地方,植物才能夠生長,也才能夠完成農業(yè)的開發(fā)。 但是,黃河流域目前大部分都在400毫米降雨帶以外。 所以,黃河理論上是可以引入河水灌溉沙漠的,但是黃河的水量太少了。 長江干流長6397公里;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但是長江一年的徑流量有9600億立方米,而黃河的年徑流量只有580億立方米。
所以,黃河以長江40%的流域面積,只提供了長江水量的6%。 今年長江和黃河都在發(fā)洪水,長江武漢段的洪峰是超過了6萬立方米每秒,而黃河蘭州段洪水只有3630立方米每秒。 黃河的水量連錢塘江的水量都不如。 由此可見,目前引黃大面積灌溉沙漠,制造人造綠洲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灌溉少量的沙漠也是允許的。 我們以400毫米降水線為標準,如果黃河流域能夠達到平均400毫米降雨,那么年均徑流量應該達到3,000億立方米。
所以,黃河全流域水量缺口高達2420億立方米。即使黃河汛期全部的洪水都被劉家峽水庫等幾大水庫攔截下來,也填不滿這個缺口。 不過目前有一個好的趨勢,就是從2018年開始,連續(xù)三年黃河流域的年均降雨量都增加。 影響中國北部荒漠地帶植被生長的趨勢,就是中國的400毫米降水帶在不斷的北移,西北很多地方都降下了大暴雨,這是以前從沒有見過的。 所以,如果中國西北方的沙漠要大面積綠化,成為可開采的耕地,能夠重現(xiàn)“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圣景,主要靠老天爺?shù)亩髻n。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天然輸沙均值為15.92億立方米。但是根據(jù)黃河潼關水文站實測資料顯示2000年至2015年,黃河年均輸沙量僅為2.64億噸,減少了83.6%。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植被的恢復,水土流失大量減少。 兩千年前,《詩經》里面記載的黃河是這樣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
春秋戰(zhàn)國的水文資料是沒有的,所以也不知道黃河當時的水量是多少。 黃河的河套地區(qū)的大拐彎,圍成的騰格里沙漠和庫布齊沙漠,是古代黃河汛期洪水泛濫淤積而成的,這說明古黃河的水量相當大。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海水的蒸發(fā)量加大,所以降雨會更加的頻繁。西北完成大面積的沙漠綠化是可期的,但是黃河目前沒有這個能力。 根據(jù)相關報道,西北地區(qū)的荒漠正加速綠化,并且以每年100公里的速度北移。 中國的整體氣候大概是在唐朝左右的時候開始降溫,并且降水減少,所以唐、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的巔峰。這也許是自然氣候演變規(guī)律下與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某種共振重合。
現(xiàn)在全球氣候升溫不可避免的給中國帶來豐富的降雨,也許這就是國運正隆之時,我們只需要等待。 也許在50~100年時間里,中國的沙漠可能幾乎會全部消失,這是上天的恩賜,而不是黃河洪水的功勞。 |
|
來自: 華箋流香 > 《文明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