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是人民生活的剛需 文/蔡朝陽 培訓班就是空氣和水,是人民生活的必需,斯須不能離開的。離開了培訓班,則校將不校,民將不民,人民無所措手足矣。 何以見得,因為,培訓班,實在是拯救廣大父母于水火之中的普世機構,是饑民的谷倉,沙漠里的綠洲,無家可歸者的家園。 為什么這么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第一個原因,其實,中國式家庭的親子相處模式,叫做相愛相殺。一般而言,母慈子孝的狀態(tài),可以持續(xù)3天,3天之后,如果母女、父子之間不開戰(zhàn),那就很少見了。一旦開戰(zhàn),基本就進入熱戰(zhàn)狀態(tài)。我見過將手機從樓頂直接扔下的,見過將房門一腳踹破的,見過摔桌子砸鍋的……大家可自行腦補。 你看,家長把孩子叫做什么?神獸。即便有個“神”字的修飾,本質上還是將之看作是獸。因為中文的詞組,一般重心落在后面那個字上,關于“神獸”,即便再神乎其神,本質上,我們還是將其看做了“獸”。 既然是獸類,那么,規(guī)訓,就是必然的。這個時候,培訓班這個東西,就很好的實現(xiàn)了家長和神獸的短暫分離。有利于家庭和睦。眼不見心不煩啊。所以這是培訓班的好處之一。 當然,培訓班不能徹底解決家庭糾紛,因為以上的紛端在于家庭內部邊界感模糊,其實需要學習阿老師的父母成長課。但培訓班,至少做了一個空間的隔離,暫時可以將爭端冷藏起來,以便下一次的更嚴重的爆發(fā)。 第二個原因,現(xiàn)代都市的孩子,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又住在公寓樓的套間里,其實他們很孤獨。而我們知道,同齡人的社交,是孩子的需求之一。所以,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其實,孩子們去培訓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找小伙伴玩。一則離開父母的視線,省得惹父母生氣,一則,又能滿足社交的需求,挺好的。 這其實是很多孩子愿意去上大班的培訓班的重要原因。我們不能無視,也需要照顧到孩子這方面的需求。當然,更專業(yè)的辦法是,找到同齡好友一起玩。但是在某些家長看來,“玩”就是不對的,孩子,就需要分秒必爭去學習。這樣,培訓班的好處就在于,看上去可以兩全其美。至于實際效果,那就看每個孩子自己了。 第三個原因,如果我們把教育簡單地看作是提分,那么,合適的培訓班,是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的。這一點,大家也不需要諱言。歸根到底,我們送去培訓班,就是為了提分。而去了培訓班,考分的提高,基本上也是可以預期的。 但是這里,我們就要思考另一個問題了。那為什么,學校里的學科知識教育還不夠,還需要培訓班呢? 其實,體制內學校確實是集中了最好的學科教育的資源,但為什么孩子學不好呢?因為學校教育的大班化,往往不能給與孩子最合適他個人的知識教授。而培訓班是小班化,甚至一對一,在這一點上,非常有優(yōu)勢。因為,老師可以針對你的學情,實行個性化教學。以及,培訓班的競爭力在哪里?培訓班就是來提分的,要是不提分,學員完全可以用腳投票。這是商業(yè)利益攸關的,是培訓班的生命線。 那又有一個疑問,學校教不好考試成績,那要學校干嘛? 這個問題,我也來解釋一下。因為,我們不能單純地把學校當做提分的地方。這樣的認識,是對學校教育的誤解,和片面化理解。學校教育承載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所以我說“學校是一段旅程”,孩子們在學校里,應該是有真實的生活的,那就是孩子的生活本身。如果我們光是把學校教育理解成學科知識的教育,那學校跟培訓班有什么區(qū)別? 所以,按道理,學校里,孩子們是應該得到綜合的、全面的發(fā)展的。尤其是體育和美育。我的美好想像里,國家層面設立的普遍的義務教育學校,其實應該做到下面的幾件事。 第一件是給孩子們一份免費的營養(yǎng)午餐。這份午餐包括高質量的牛奶、蔬菜、水果和蛋白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的營養(yǎng)午餐。其實很多即便不那么經濟發(fā)達的國家都是這么做的。我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戰(zhàn)后日本,窮的叮當響,但是給孩子的免費午餐,都做得很好。書里的孩子,周末在家沒吃的,餓一天,就盼著上學,因為學校有免費的營養(yǎng)午餐。我們祖國現(xiàn)在這么強,其實,推廣免費的營養(yǎng)午餐,已經具備這個條件了。 第二件是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體育運動。運動會多開幾天,各種賽事,各種球類。長身體的時候,營養(yǎng)跟上了,運動自然得跟上。這樣,才是梁啟超說的“少年強則國強”。 第三件是美育。音樂、美術、戲劇、電影,統(tǒng)統(tǒng)加上去。這樣,國民素質就高了。 我以為,學校主要做好以上三件事就好。至于學科教育,那自然也是必要的。這個也是提高國民素質,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無非現(xiàn)在做的太過頭了。學校的學科知識的評價,做一個合格標準就好了。比如分為ABCD的等級,pass就好。這些個標準達到,學生就自動擁有了申請上一級學校的資格。 如果學校教育能夠這樣,我想普天下的家長,都會松一口氣吧。 但這樣,培訓班就更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個性化的私教,仍是一個人可以在申請上一級頂尖學校時的有效助力。換句話說,有的家長,不滿足于孩子上一個普通的高一級學校,那么你想讓孩子的考分更優(yōu)秀,這樣的培訓結構,就成為專業(yè)幫家長解決難題的機構。這樣,我覺得挺好的。我看過村上春樹的《1Q84》,小說里的男主角,叫做天吾,其實只是一個培訓機構的數(shù)學老師,他也過得挺不錯的。 我還看了一個日本電影,叫做《墊底辣妹》,一個學渣,連幕府時代都搞不明白,最后考上了日本的慶應大學,那是日本私立學校的第一名。因為培訓班因材施教,喚起了這個孩子自我實現(xiàn)的動力。 我想說的只是,現(xiàn)在對培訓機構的種種批評指責,其實都沒有對癥下藥,甚至庸醫(yī)誤國。有剛需在,這個現(xiàn)象就禁止不了。這幾年愈演愈烈,甚至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為,這里有家長的痛點在。 我也沒有解決辦法,只能跟大家一起空想一番。但家長和老師,其實還是有空間的,也可以有所作為。我以前寫了那么多文章,其實就想說一句話:家長自己的觀念提升,是解放孩子的重要動力。 |
|
來自: 新用戶2356fYU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