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第28屆金曲獎發(fā)布了入圍名單,整個名單里除了周杰倫、五月天,剩下的歌手和作品都有點缺乏辨識度,不可否認,金曲獎含金量每況愈下,與曾經(jīng)金光燦爛的90年代相比,只能說聊勝于無。 越是在這樣凋零而又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里,我們就會越發(fā)的懷念曾經(jīng)的黃金年代,那些經(jīng)典的歌手和聲音,而本期的《圍爐音樂會》又一次聽見了觀眾的呼聲,搬出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第7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張信哲。 對于很多經(jīng)歷過90年代的觀眾來說,張信哲的情歌應(yīng)該算得上是生命旅程中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在那個年代里,張信哲的歌不僅好聽,而且鐫刻著當時年輕人的青春印記,是當之無愧的情歌王子,就像現(xiàn)場請來的三位歌迷,用《信仰》《白月光》《愛就一個字》三首歌串起一串難忘的記憶,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在張音信的歌聲陪伴下一路走來,總是在某個觸情生景的瞬間,不知不覺的就輕唱起:好久沒有你的信,好久沒有人陪我談心。 聽者尚且如此,歌者更是這樣,這一晚,張信哲恨不得把自己這一輩子的歌都唱給“張夫人”聽,恨不得把一輩子的話都講給大家聽,從成就樂壇地位的《愛如潮水》,入伍前與李宗盛約好卻在許久后才收到的《別怕我傷心》,巔峰時期唱到街知巷聞的《過火》,從年少輕狂時唱著簡單情歌,到組建潮水工作室堅持做自我的音樂,再到因為時運而釀成遺憾的《逃生》,一曲曲,一幕幕,像電影一樣,串起了張信哲和歌迷們共同經(jīng)歷的情歌歲月。只是可惜好的情歌太多,夜晚卻太短暫,曲終人散時,每個人都意猶未盡、依依不舍。 這也是《圍爐音樂會》的特質(zhì),讓歌者與聽者圍爐而坐,一起追憶那些年的往事,一起說說經(jīng)歷過歡喜與曲折,歲月旅程里的風風雨雨,都融化到歌聲里,讓人忘了外面的世界,到最后聽的已經(jīng)不是歌,而是一個故事,一份情懷。 隨著張信哲的到來,本季的圍爐音樂會也達到了一個頂點,現(xiàn)場的張信哲一如曾經(jīng)給我們的印象,平靜、專注、清澈,也有很頑皮和熱情的一面,他還請出了“伍貴人”,也就是另一位金曲獎歌手伍思凱,兩人現(xiàn)場玩起了搖滾風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一改深情傷感的氣氛,把觀眾帶進到一個嗨到跳起的情景。 觀看了這么多期《圍爐音樂會》,其實每一期都很特別,和很多以比賽或培養(yǎng)性質(zhì)的音樂類綜藝不同,《圍爐音樂會》顯然是一股清泉,特別的單純,沒有分數(shù)高低,不玩投票選舉,而是把舞臺交給歌手,讓他唱自己最重要的歌,請出自己的朋友,講述自己的心情,而觀眾回報以掌聲,就是這么簡單,就像一個火爐,溫暖,舒適,傳遞著最貼心的溫度。 因為這樣的特點,上一季《圍爐音樂會》留下了很多經(jīng)典的畫面,費玉清和張宇的對話,辛曉琪與張國榮隔空對唱《深情相擁》,趙傳和徒弟激情獻唱搖滾樂,都令人難忘,從第二季開始,李玲玉、付笛聲和張信哲的先后到來,說明了這檔節(jié)目的視野越來越寬泛,音樂性越來越包容,這樣的綜藝顯然擁有更強的生命力,就像爐火一樣火熱不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