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代是書法的鼎盛時期,尤其是楷書行草經(jīng)二王之手,已達到書法的至高境界。在當時,碑刻與縑紙的書法看上去好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形式,其實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1965年1月發(fā)掘于江蘇南京的《王興之墓志》是東晉咸康七年(341)的作品。據(jù)考證,王興之是王彬的兒子,王羲之的兄弟。其石兩面都刻有字跡,后面刻的是王興之妻子的墓志。書法方正樸拙,屬于楷隸之間的字體。 王興之墓志 《王建之墓志》,刻于東晉咸安二年(372),南京北郊象山六朝時期王氏家族古墓。1999年出土,是六朝書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碑書體介于隸楷之間,橫畫雖有波挑,但波挑收斂,體勢明顯具有楷書的特點。 王建之墓志 《廣武將軍碑》為前秦建元四年(368)建立,立于陜西省白水縣史官村倉頡廟,清朝初年不知去向,1920年年,又被人們找到。此碑的書法雖然含隸書的成分要多一些,但是作者要擺脫正統(tǒng)隸書規(guī)矩,因此筆法顯示出了楷書的體式,在碑上寫出了摩崖石刻渾拙蒼勁的氣息,但看上去顯得有些稚氣。 廣武將軍碑 《爨寶子碑》于東晉大享四年(405)年所立,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云南曲靖縣城南發(fā)現(xiàn)。碑文共計388個字。碑文屬于六朝文體,所用書法皆為正楷,但又留下了不少篆籀筆跡,其筆法圭角崢嶸。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稱:“樸厚古茂、奇姿百出,與魏碑之《靈廟》 《鞠彥云》皆在隸楷之間,可以考見變體源流”。 爨寶子碑 《好大王碑》于東晉義熙十年(414)立。此碑于清光緒初年被畫家關山月在荒山之中發(fā)現(xiàn),這塊碑現(xiàn)在立在吉林省集安縣城東北四公里的山坡上。碑文上刻有1775個字,這段碑文概括了高句麗王朝自建立至好大王的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這塊碑受到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的高度重視。碑文行間豎刻界格,碑文布局嚴謹,端莊純厚。 好大王碑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臨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