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開篇有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言明“孝道”的最基本原則;對此,古代先賢身體力行。 曾子病重,將弟子們召集在身邊上了最后一課: 啟予足!啟予手!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人終將會走到生命盡頭,圣賢也不例外。臨終前,曾子讓弟子們掀開被子看看自己的手足是否完整,唯如此才能坦然地面對已經辭世的父母。當然,曾子此舉,也是想告訴弟子們:人世間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行孝”,保護好自己就是“孝之始”。 其實在古代,人們講究“父母在不遠游”;如果必須遠行,則一定是“游必有方”。告知父母自己的去處與動向,以令父母安心。其實,兒女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想要實現(xiàn)的理想,父母對此心知肚明?!安簧骐U地”,才是他們牽掛不已的最重要原因。 遺憾的是,無論古今,總有人會為著各種原因鋌而走險,邁入客觀環(huán)境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險境。孟子曰“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也就是后來我們常說的“君子不立于危墻”——如果非要鋌而走險,會如何? 《說文解字》:“危,在高而懼也。從厃[wěi],自卪[jié]止之。” 從甲骨文字形看,像“懸崖”與“墜石”之形;為凸出“墜石”的危險,強調了“石頭”之大。發(fā)展至金文時期,“懸崖”的象形更為明顯,同時將“墜石”更換為人形:懸崖之上擔心自己墜落,懸崖之下?lián)谋粔嬙覀眢w蜷縮。 其實,最安全地方的方式就是不輕涉險地——不是當仁不讓之時的退讓,而是一逞匹夫之勇時的三思而后行。 孔子有一位勇敢直率的弟子名叫子路,有一次,孔子當著子路贊嘆顏回和自己一樣能夠做到“用舍行藏”,即:若有人任用自己就殫精竭慮,若無人接納就修身養(yǎng)性。子路不服氣地問:“子行三軍,則誰與?”言下之意,若老師您需要領兵打仗,還不是得依靠我子路? 不料,孔子卻回答說:“暴虎馮[píng]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在孔子看來,徒手與老虎搏斗、不借助任何工具就想渡過茫茫大海,為此喪命卻還不知悔改的人,是不能與之并肩戰(zhàn)斗的;真正可以一起共事的,恰是那些遇事謹慎小心、再三籌謀的人。 如若不肯保護好自己,輕涉險地,就有可能為自己帶來“厄”運。 《說文解字》:“厄,科厄,木節(jié)也。從卪,廠[hàn]聲。”廠,指的是山邊巖石突出的部分,人可以在此居住。 許慎認為,“厄”指的是樹木的“關節(jié)”;從造字部件來看,即可以表示人在山崖之下的居所,也可以表達人面對山崖無路可走的窘境——后者可能更符合造字原意。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就有“仲尼厄而作春秋”,講的是孔子周游列國卻不被接納,最終晚年回到魯國編訂《春秋》史書。對夫子而言,“厄”便是四處碰壁的困境。 無論面對“?!边€是“厄”,人總是蜷縮身體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其實,思慮太多時,人也會呈現(xiàn)出這種狀態(tài)。 唐代詩圣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描繪了一位垂垂老者無法安眠的場景:盡管饑寒交迫,詩人仍希望百姓能得到最大程度庇護,為此憂心如焚又無計可施。 《詩經》開篇《關雎》則直白地用“輾轉反側,寤寐思服”寫出心有所屬但卻不明對方心意時的難以入眠。 《說文解字》:“夗,轉臥也。” 夗,即身體側臥、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之意。 如果說“夗”還不能表達“心事太重”的含義,“怨”字就表露得十分明顯了。 《說文解字》:“怨,恚[huì]也。從心,夗聲。” 怨,藏恨于心,自然難以入眠。最初的金文字形中,“宀”字形表示房舍之下,更突出了居家的含義。 當然,說到表示“身體蜷曲”的含義,“卷”是最為直觀的了。 《說文解字》:“卷,膝曲也。” 卷,即膝蓋的曲面,也就是大小腿相連關節(jié)的后部。由此可見,“卷”最初是名詞。后逐漸引申而有“彎曲”或“量詞”的含義。 中國人樸素的辯證思維,讓我們每個人在面臨困境時都能為自己找到出口方向。這恰如《易經》六十四卦,圓滿中也會有一絲隱憂,絕地處也會暗含著希望。為了父母安心,我們不能輕涉險境;為了父母榮耀,我們又要當仁不讓。相信我們血脈中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定能讓我們游刃有余——只要心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