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梨子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Hello 與 世 界 上 獨 一 無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運 ? 往期文章我們探討了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點擊下面的藍字即可閱讀) 是不是一切都可以歸咎于童年經(jīng)歷? | 探究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我 但是有一點我們沒有說明:原生家庭為什么在有些時候有那么大的危害,以致于我們中了原生家庭的毒?
朋友的表哥的表現(xiàn),讓我重新開始思考:原生家庭到底從哪些方面影響我們? 不同的人在家庭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也許在學校認真又負責的個體在家庭中的角色截然不同。家庭讓我們變成了什么樣的人?是更好還是更壞?而那些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操縱的孩子,現(xiàn)在都怎么樣了?我同樣很好奇那些反抗的人現(xiàn)在又變成什么樣了? 原生家庭各有不同 在必須依靠父母庇護的年齡,原生家庭是我們賴以生長、生存和玩耍的樂園。但是隨著父母老去,孩子開始長大,作為孩子的我們必然會發(fā)現(xiàn)外面才是我們應(yīng)該探索的地方,家庭卻變成了某種“負擔”。 因為要求的變化,我們勢必離開父母的家庭,建立自己的家庭。我們的前二十年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塑造,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特點,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家庭都各有不同。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東西,我們無法選擇、無法拒絕甚至無法察覺。但是察覺一旦開始,戰(zhàn)爭就開始了。 脫離原生家庭 那些最早受原生家庭之苦的個體,最想做的事恐怕就是脫離這個讓他飽受痛苦的地方。北大博士給母親的公開信其實就是對原生家庭的宣戰(zhàn)書,斗爭必然產(chǎn)生于不滿。存在矛盾就必然有斗爭,原生家庭的矛盾讓原生家庭有罪論深入人心。我們是他人苦痛的看客,因而好像感同身受覺得原生家庭真的有罪。 但是,對于有些觀點我們可以贊同,可還是要保持接受不同觀點的心態(tài)。所以個體的原生家庭是否真的有過錯,還是交給當事人自己來評判吧。 對于原生家庭的看法 我說原生家庭不好,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就有一個不好的原生家庭,或者我同情那些受盡了原生家庭折磨的人;我說它好,又可能我有一個滿意的原生家庭,或者我本來就是一個不愿意反抗父母和權(quán)威的人。 原生家庭的好壞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我們對待它的態(tài)度。 有些人覺得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受到了不公或者錯誤的待遇,于是當他作為一個成人時,他覺得自己終于有力量為從前弱小的自己討回公道,這其實是對于過去經(jīng)歷的負性情緒的發(fā)泄。 當個體經(jīng)歷某些特定事件時,因為其缺乏自我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個體在事件發(fā)生的過程中無法意識它到對自我產(chǎn)生的影響。但是由于經(jīng)歷這些特定事件而產(chǎn)生的情緒,比如不安全感、痛苦、愧疚等都會留在我們的潛意識里。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原生家庭曾帶給我們的負面感受,不會隨時間而消失。這也是我們反抗原生家庭的最主要的原因。感到被傷害,是每個孩子選擇和原生家庭開戰(zhàn)的理由,是自我保護的本能。 接受原生家庭和反抗原生家庭的性質(zhì)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進步和成長的展現(xiàn)。所以當談到原生家庭,雖然話題的中心點是父母,但是不要忘記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隱含的真相——被傷害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