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都讓人感覺心悸。這個時節(jié),有漸深的夏和燦爛的花,更有無盡的雨和滔滔的洪水來襲。水利萬物而不爭,一旦它失衡或泛濫,便會帶來麻煩,甚至是痛楚。南方暴雨,牽動人心。一則消息傳來,廣西桂林遭遇強降雨,漓江水域的精華景色陽朔流段,低洼地區(qū)淹沒、漬水,大美山水變成一片澤國。從網(wǎng)友發(fā)布的短視頻看,陽朔西街被淹,十里畫廊景區(qū)洪水漫灌,一些群眾乘竹排轉(zhuǎn)移……忽然之間,心不由地痛了一下。去年的桂林之行、陽朔之約,竟還歷歷在目,恍惚就在昨日。桂林于我,雖是異鄉(xiāng),卻仿佛是故人。我于桂林,雖是過客,卻有著游子的情懷。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之美,自然無需贅言。小時候,課本里就有寫桂林山水的文字,腦海里印下了那一段——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jìn)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乘一游船,朔江而上,兩旁山巒青翠疊嶂,江水碧波蕩漾,山水相映成趣。走入陽朔,似乎進(jìn)入一個小鎮(zhèn)。這里的房屋都不高,好像是刻意不超過這里的山峰;縣城也沒有過多裝飾,其實也毋須裝飾,大自然早已讓它美不勝收了。真要感謝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幻化出這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那是多么靈巧的丹青妙手,才創(chuàng)作出這片詩意的家園啊!桂林的山,像從地上長出來的。別處的山,大多雄渾高聳連綿不絕,這里的山卻是溫柔的、獨立的,它總是猝不及防地從某個地方鉆出來,像破土的竹筍,像雨后的蘑菇,像含情脈脈的姑娘,這邊一座,那邊幾叢,星羅棋布,娉娉裊裊。漓江之美,在于它不只是一處片斷或是幾個單景,它的美是連續(xù)的,是恢宏的,是博大的。山與水的融合輝映,光與影的無窮變幻,煙與霧的縈繞升華,讓你恨不能背后也生出一雙眼睛來——縱然有再多的辭藻章句,也難以全部描摹它的美。桂林山水的宜于入畫,古人早已注意到了。宋代詩人黃庭堅寫道:“桂嶺環(huán)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嵯峨。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千峰百嶂何?!痹娙说囊馑?,不止是說當(dāng)時畫桂林山水的畫家少,還在說,即使李成、郭熙在,也沒有畫出如桂林山水這般秀麗來吧?而贊譽桂林山水的文字,最為傳神的,當(dāng)屬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兩句。這里的山水,就如一個素樸而秀美的女子。漓江像女子身上的青絲羅帶,隨風(fēng)飄動,周圍的山峰,濃淡有致,正象美人頭上的裝飾,清秀淡雅。一個地方,如果只有山,那就顯得單調(diào);如果只有水,那就少了點神韻,只有安詳?shù)纳胶挽`動的水和諧共生,才完美地詮釋“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美麗的桂林山水,因為有了山與水的結(jié)合,才有著迥然不同的神態(tài)與氣韻,瞬間虜獲了眾人的心。我想起了王觀的“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想起了杜牧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想起了李白的“檻外一條溪,幾回流碎月”……怪不得清人張潮曾說:山水,本就是地上的文章?;蛟S,我們忙碌而焦慮的心靈,太需要山的庇護(hù)與撫慰,太需要水的濯洗與潤澤了。王陽明說,“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彪m然不能與桂林山水有太多的邂逅與交集,但不妨礙我去珍藏和想念它。我們與天地萬物山川河流,總有著或多或少的緣分,有的時候,就這樣突然被觸動了心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