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dāng)清明來臨,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吟誦《清明》詩。短短四句,字字珠璣,既寫出了杏花春雨江南的清明時景,又道出了祭祀故人和淡淡哀愁的心緒,不僅應(yīng)景,而且走心,堪稱傳世之作。 一詩傳天下。這首傳唱千年的《清明》,引得后人紛紛爭搶“杏花村”之名號。山西汾陽的杏花村,安徽貴池的杏花村,江蘇宜興的杏花村,還有其他地方的杏花村,紛紛表示自己就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意欲傍上《清明》而一舉成為“網(wǎng)紅”。 沒想到,江西玉山也有一個杏花村,而且據(jù)有關(guān)人士考證,就是杜詩中的“杏花村”?!肚蹇滴跤裆娇h志》里,有五處關(guān)于“杏花村”的詳細(xì)記載,其中一處清晰地記載著:“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玉溪杏花村作杜牧”?!肚蹇滴跤裆娇h志》上還記載:“杏花村在縣治西隅,其地臨溪多杏花,故名。舊有歌館酒樓,而舟楫多泊其下,古人詩曰: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指此也。” 唐朝大和二年(公元827年),26歲的杜牧高中進(jìn)士第5名,但只被朝廷授予九品弘文館校書郎,后經(jīng)尚書右丞、時任江西觀察史的沈傳詩推薦,擔(dān)任江西團練府九品巡官。第二年春天,作為巡官的杜牧奉命到江西各地巡差辦事來到了上饒玉山。23歲就以《阿房宮賦》聞名天下的杜牧當(dāng)時年輕氣盛,加上北方人不適應(yīng)南方氣候,清明時節(jié)、天雨路滑、又急又渴,于是便發(fā)出“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慨。 不管此杏花村是否就是詩中的“杏花村”,清明時節(jié)利用回鄉(xiāng)掃墓之機,一探其芳容,也是一件美事。 杏花村坐落于玉山冰溪河畔。左邊是一江春水環(huán)繞,右面是一段城墻庇護(hù),近處小樹林掩映,對岸武安山呼應(yīng),杏花村就像一個靜靜的“美男子”,在青山綠水的懷抱中綿延千年。 村莊的東頭,有一處河運碼頭,古時是當(dāng)?shù)氐乃懡煌屑~,如今是游船的集散地。當(dāng)年,長途出行主要靠水運,不論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水行舟,到了玉山,都會在此處下船,或辦事,或歇腳,或喝酒,或觀景。不知,當(dāng)年杜牧到玉山巡視,是否也是在此處下的船?那時的冰溪碼頭,一定舟楫交織,一派繁忙。 漫步村內(nèi),隨處可見杏樹,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有的已經(jīng)枝繁葉茂,有的還是剛剛栽種。史料記載,千年以前,玉山居民廣種杏花,到了春天大片杏花籠罩村子,滿眼都是杏花艷麗的顏色。如今,為了擦亮“杏花村”的金字招牌,又開始加密種植,期望還原杏花漫天的盛景。放眼望去,青石板、小綠地、還有盛開在錯落有致綠草叢中的小花,與村中的泥瓦屋、綠樹、水景相映成趣,靜聽鳥語,輕嗅花香,好一派和諧圖景。 琴棋書畫詩酒花,當(dāng)年件件不離它。才華橫溢的杜大詩人,帶著復(fù)雜的心緒一路巡視,看到了滿眼的杏花,又怎么能少了酒的陪伴?于是,“借問酒家何處有”,在牧童的指引下,讓“杏花村”一詩成名。如今的杏花村,卻遍尋不見“酒家”,只見一家正在裝修的“酒肆”,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游走杏花村,恰逢一場春雨,增添了許多“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意蘊。千年的風(fēng)雨,已經(jīng)把杜牧當(dāng)年陷在泥濘村路上的腳印沖刷得干干凈凈;新鋪的水泥路上,也尋不到“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惆悵。過于濃厚的人造氣息,掩蓋了鄉(xiāng)村的自然古韻,沒有了裊裊炊煙,沒有了短笛輕吹,沒有了酒旗飄揚,還能找到多少“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感覺? 往事越千年。盡管這里那里的“杏花村”,都在聲嘶力竭地自稱是杜牧詩中的杏花村,但在這杏花煙雨江南的絕美意境里,仍然期待《清明》的美妙回響,永遠(yuǎn)蕩漾在冰溪邊杏花村的上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