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列強欺華。各地索款,蠻不講理。無奈實力就是一切,面對列強的種種無理之要求,政府也只能聽之任之。 面對山河危難的現(xiàn)狀,一群有志青年勃然而起,進京面圣,要求維新。 從歷史課本上,我們知道,這群一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首的青年,最終維新了百日,最終失敗??涤袨槌鎏臃▏?,梁啟超棲身日本,譚嗣同等六君子喪命天朝。 康有為 歷史沒有假設(shè),我們不知道維新堅持下去是否會成功,但放棄維新的清朝政府在不到兩年后,被八國聯(lián)軍趕出了京城,屈辱至極。 于是人們就想到,假如當時變法能堅持下去,也許就是別樣的局面。于是,大家自然而然地為堅持變法的領(lǐng)袖們嘆息。而其中又以康有為為首,連梁啟超都是其弟子,人們更加佩服起這號人物了。 然而,也許你萬萬想不到,這個維新派的領(lǐng)袖,其實是個欺世盜名之徒。 就在剛才,小生打開某度網(wǎng)站搜索“康有為”,并點擊空格,結(jié)果聯(lián)想出的關(guān)鍵詞是這樣的: 我的天吶這么神奇嗎?對,就這么神奇。別看下面那幾個好嗎,注意看:“欺世盜名”的聯(lián)想詞已經(jīng)排名第一了。 康有為到底哪欺世盜名了? 康有為生于1858年,是個官好幾代,從小就和政治接觸。而且他家境還可以,因此也很有學習先進知識的條件。 1879年,康有為去了一趟香港。這一去非常要緊,他第一次接觸到了西方的知識。后來他在對資本主義逐漸了解的過程中,越來越發(fā)現(xiàn)西方制度的先進。 1895年,在甲午海戰(zhàn)被小日本完虐之后,清朝廷被迫與日本人簽訂《馬關(guān)條約》。面對日本人強迫清朝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康有為坐不住了。趁入京應試的機會,聯(lián)合各省應試舉人上千人,于四月初八日(5月2日)聯(lián)名請愿,發(fā)動“公車上書”。小時候以為是康有為在公交車上上書的(那時很傻很天真),后來才知道,所謂公車,是漢代負責接待臣民上書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舉人進京應試。原指入京請愿或上書言事,也特指入京會試的人上書言事。 這件事上就有問題了:這次上書究竟聯(lián)合了多少人,無法考證。有說三千多人的,還有說一千多人的。甚至公車上書這件事到底發(fā)生過沒有,都不敢完全確定。這里說的還是康有為引導的這次公車上書,事實上,當時的學子們很多人都自發(fā)地上書給皇帝,前前后后共計15起,康有為這只是其中之一(據(jù)說還中途跑路了)。就像之前我們說林沖,只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之一,其實一點不牛逼。 1898年,歷史性的一幕上演了:光緒皇帝在頤和園勤政殿召見康有為,任命他為總理衙門章京,準其專折奏事,籌備變法事宜,史稱戊戌變法。 然后這里也出問題了:康有為號稱自己和皇上聊了好多次,而且聊了好幾個時辰。事實上,光緒只和他見了一面,這一面也就一個小時左右。短短一個小時就封他為總理衙門章京,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康有為這個人根本就是膽小怕死之徒。他看到變法可能要失敗了,就一溜煙跑到了天津去。這邊戊戌六君子被抓的消息剛一傳來,他轉(zhuǎn)身就上船溜了。譚嗣同的詩還沒吟完,康有為都已經(jīng)在國外了。 逃到國外后,康有為每天就想著怎么美化自己。什么偽造自己上的奏折啊,什么編寫皇帝給自己的密詔啊,啥都敢寫,忽悠了無數(shù)的人。據(jù)說他和光緒皇帝的合影都是他偽造的,估計這就是ps的雛形…… 就這樣,大家以訛傳訛,就都相信了康有為這個偽君子。 好在這段歷史過去未久,各種證據(jù)尚未遺失。經(jīng)過歷史學家們的考證,康有為的真正面孔也得以曝光。 可惜他父母之心,盼子成龍,大有所為。也許他們在地下看見自己兒子是個這樣的人,也許會想,兒子有為,倒不如碌碌無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