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程向陽 汪悅 吳玉蓮 樊成柱 文/攝
說起石潭,油菜花、向日葵以及云海等景觀儼然是高山上打鼓,聲名遠揚。殊不知,石潭是一個有著九百余年歷史的文化古村。而這里的村民絕大多數(shù)為吳姓……
A
一街十八巷 條條通埠頭
退休教師汪本應(yīng)應(yīng)約陪同來訪記者一起,走進了石潭老街。
老街長約千米,寬約兩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之前是一條官道,因商貿(mào)發(fā)展,亦路亦街。“你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就是當(dāng)年的百步街?!痹谑独辖挚谖恢?,汪本應(yīng)指著陳舊的石欄桿說:“百步街也是石潭村口,又名大圣嶺,原來有一百級臺階,均勻分布,清一色石板,依山而建、靠河岸處有33根石欄桿,還有荷花柱,頗為考究。可惜大部分被拆,現(xiàn)在只剩下少量淹沒在草叢之中?!?/p>
百步街一直通到上石村,約五里路,是當(dāng)時歙南出深渡、入浙江的必經(jīng)之路。當(dāng)?shù)卮迕駞擎?zhèn)民今年已84歲高齡,生長在石潭,10歲時到杭州外婆家,15歲從杭州當(dāng)兵,28歲重又回到石潭居住至今。他說:“聽父母親講,石潭街在民國時期還很旺盛,杭徽公路未開通時,績溪南部、歙南霞坑、蘇村、唐里一帶商人下杭州、去上海、蘇州做生意,都要走新安江水道經(jīng)此地到徽州水路碼頭——深渡。1934年徽杭公路通了之后,街道逐漸蕭條。上世紀(jì)70年代霞坑至石潭公路開通之后,從街上走的人更少了?!?/p>
“原來這里還有墩臺,叫扎營壩,上面還有荷槍實彈的士兵把守,來往行人必須亮明身份證,方可放行?!痹诎俨浇猪斕帲瑓擎?zhèn)民說。
向街走去,約10米處有一處荒地,吳鎮(zhèn)民說曾經(jīng)這里有進士弟,為石潭吳姓的武進士,傳說騎射嫻熟,技勇兼?zhèn)?,在清咸豐年間以第四名身份入泮武學(xué)魁首。
和之前走過的徽州老街不一樣,石潭老街雖然臨水(華源河),卻無碼頭,也無舟楫往來,只有古老的“安樂橋”和“太平橋”,承載著當(dāng)?shù)厝说哪蟻肀蓖?。汪本?yīng)說:“石潭老街的商業(yè)雖較發(fā)達,曾經(jīng)也有同茂、泰豐等幾家店鋪,根本上說還是一條官道,主要功能是通行。”
石潭老街巷弄極多,一共有18條。一條條窄窄的小巷從村中央伸向埠頭,清一色的石板路。
B
一圖閱古村 三十二宗祠
當(dāng)吳明霓把石潭古村地圖鋪展在桌子上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這是一幅發(fā)黃的老地圖,且是純手工繪制。
地圖的名稱叫石潭位基全圖,圖似燕窩,其中紅筆標(biāo)注了32個宗祠、廳堂的方位,黑筆標(biāo)注了石潭村住戶名稱、土地面積、所處方位,以及山名、街名、路名等。西面為太平山、南面是萬十公墳、大圣嶺等。
記者所看到的地圖是復(fù)制品,真品在本村吳太保(小名)家。地圖距今已一百四五十年,雖為手繪,卻基本記載了古村的歷史信息。
吳明霓說,石潭村距今已有九百年歷史,中華吳氏尊泰伯為一世祖,徽州吳氏尊少微公(61世)為始祖。宋建炎四年(1130年),唯公(77世)自富饒(今巖寺塔一帶)舉家遷居于此。
吳明霓家居住的五間廳是村中年代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徽派民居。五間廳為三間兩廂兩層格局,有花廳、邊門和廂房?;◤d是主人招待貴賓的會客場所,園門左側(cè)是馬房,底層拴馬。上堂下堂有兩個屋脊,前后屋檐上有三疊式馬頭墻,頗為罕見。
五間廳大廳上方有一場牌匾,上書“時乎第”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時乎第匾額為嘉慶年間官至武英大學(xué)士、歷授工部尚書兼都統(tǒng)、戶部尚書、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御前大臣、兵部尚書、蒙古正藍旗人松筠題贈,足見五間廳主人當(dāng)時的名望。
除了五間廳,今天的石潭古街,還完整保留了兩座古祠堂,其中一座堪稱古祠堂典范的敘倫堂。敘倫堂即吳氏宗祠,現(xiàn)保存完好,坐落于石潭村中,是一座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三進五開二天井的建筑。而最具名氣的要算百梁廳,拱梁之間擁有百根梁柱,為國內(nèi)建筑史上奇觀。
另外村中現(xiàn)保存完好的善慶堂(也叫朝南廳)是敘倫堂的支祠,地處石潭十字街的中心位置,為三間三進兩天井格局。善慶堂現(xiàn)在成了石潭村文化室,供村民們在此看書讀報和下棋娛樂。
C
崇德尚善 耕讀不仕
石潭古村有4400人,在這里隨便遇見一位村民,十有八九是吳姓。吳姓,是徽州大姓,更是石潭大姓,據(jù)村里的退休老教師吳善余介紹,石潭吳氏源遠流長,自泰伯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綿衍一百一十余世。
說起石潭吳姓,得提一世祖泰伯,泰伯是黃帝的后代周文王長子。吳氏后人傳承了一世祖“三讓至德”遺風(fēng),遵循“崇德尚善,耕讀不仕”之祖訓(xùn),不思做官、專注耕亦商之業(yè)。在清代,上海、杭州及蘇、錫、常等地,出了不少經(jīng)營油漆和茶葉的富商。
石潭歷來崇文重教,文人輩出、顯貴無數(shù)。由于石潭在外經(jīng)商的人數(shù)眾多,以至在外的石潭人干脆以石潭命名街巷,如浙江富陽城一條街就叫“石潭街”,上海市在解放初還有一條“石潭巷”。
D
政府保護 村民呵護
總體而言,石潭古街、古村、古祠的保護相對來說尚可。譬如敘倫堂、春暉堂,一度面臨倒塌的危境,得益于及時搶救。作為搶修倡議的主要參與人之一的吳明霓,他說:“早在2007年,我就和吳善槐、吳秉山、吳元根等人共同寫過一個搶修吳氏古祠的號召書?!?/p>
“2008年,經(jīng)過呼吁,全村及在外地石潭人共捐款135111元,政府投入20余萬元。2011年,兩座祠堂的搶修工程順利竣工,重?zé)ㄐ伦??!眳敲髂拚f。
今天的石潭老街街道也是新修過的,街道和巷弄都設(shè)立了標(biāo)識標(biāo)牌,許多門店上懸掛著仿古的商號幡旗。汪本應(yīng)說:“老街似乎重又有了昔日生意興隆的景象,這得益于近些年來石潭旅游的興起。”
霞坑鎮(zhèn)副鎮(zhèn)長田雪峰說:“霞坑鎮(zhèn)對石潭的歷史文化肌理和文物保護十分重視。近幾年來已利用美麗鄉(xiāng)村、世行、傳統(tǒng)村落保護等項目,對村中的老街老祠堂進行了修復(fù);還挖掘了老街的歷史文化,恢復(fù)部分老店鋪;同時對村中有價值的老房子一律不得擅自拆除和出售轉(zhuǎn)移;新建房子依照徽派、不得破壞整體風(fēng)格?!?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