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采訪中劉慈欣說:《三體》在歐美各國都很暢銷,英文版銷量甚至達到了150萬冊,然而令劉慈欣倍感納悶的是,在韓國地區(qū),《三體》卻怎么也賣不動,后來直到看了韓國三體的封面,劉慈欣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1978年,15歲的劉慈欣因為偶然看了一本科幻小說,開始成了一名科幻迷,于是寫科幻小說便成了他的夢想。 但生不逢時,在那個時代寫科幻小說并沒有市場,所以寫科幻小說的人都紛紛停筆轉投其他行業(yè),而劉慈欣也不得放棄開始專心學業(yè)。 后來大學畢業(yè)后,劉慈欣被分配為山西一個大山深處娘子關發(fā)電廠當工程師,這里地處偏僻工作朝九晚五,于是無所事事的劉慈欣決定重拾深藏內心的科幻夢。 因為是體制單位,所以劉慈欣一直在半地下的狀態(tài)下寫作。 后來結了婚,有了女兒,劉慈欣更忙了,他白天一邊要工作,一邊要接送女兒,所以他只能晚上寫,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一寫就是14年。 《微觀盡頭》《宇宙坍縮》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卻無人問津,他把這些書稿全部鎖在箱底,因為根本無處發(fā)表。 但因為熱愛,即使不能發(fā)表劉慈欣依然每天堅持寫,直到一次高考作文救活了中國科幻。 1999年,那年高考作文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讓考生展望未來,因為科幻撞上高考作文題目,一時間很多家長到處買科幻書給孩子。 剛開始是一小部分家長,到后來越來越多,但當時寫科幻的書并不多,很快就沒有了內容可以出版,于是主辦方決定召開一次筆會,向全國的科幻作者約稿。 劉慈欣聽到這個喜訊激動不已,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帶上壓在箱底的《微觀盡頭》《時間移民》等作品,甚至還抽空專門為這次約稿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流浪地球》。 沒想到《流浪地球》這個在他眼中平平無奇的作品一發(fā)表居然斬獲科幻小說銀河獎,多年寫作終于有了地方可以發(fā)表,劉慈欣興奮了,可沒想到他這一出手科幻小說的銀河獎連著八年被他一人全包。 更沒想到這個大山深處娘子關發(fā)電廠的職工,開始在工作之余,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推向了世界巔峰。 尤其是《三體》的推出,劉慈欣直接將中國科幻從地底直接拉升至世界頂尖。 2015年8月《三體》獲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而且獲得該獎的在亞洲劉慈欣還是第一人。 自從獲獎后,《三體》就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火遍歐美各國,英文版銷量甚至達到了150萬冊,然而令劉慈欣倍感納悶的是,在韓國地區(qū),《三體》卻怎么也賣不動。 劉慈欣說:在韓國,《三體》第一部只賣出400本,這個數(shù)字,讓劉慈欣一度對這本書產生了懷疑。但自從看了韓國版《三體》的封面設計后,劉慈欣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其他各國《三體》封面圖都極具科技感。而韓文版封面把科幻當成了幼稚。或許在韓國人看來《三體》只能給小孩子看。 但好在除了韓國,每個國家都賣的異常火爆,而劉慈欣也因為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和《三體》在作家界披荊斬棘,2019年還以1800萬的版稅收入順利進入作家富豪榜,成了人生最大的贏家,不過這一切他都值得。 因為他給我們帶來了三體,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世界。 著名中國科幻作家王晉康說:我看了不止一遍,我很喜歡。確確實實《三體》踢出了臨門一腳,至少它帶動中國科幻,從雜志時代、短篇時代邁向長篇暢銷書時代,而且把科幻的圈子影響,從科幻圈子之內,向主流文學界向社會擴散。 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也評價到:這十年里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沒看過的真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你就知道互聯(lián)網的戰(zhàn)略。大家現(xiàn)在談的比較多的“降維攻擊”“黑暗森林”,基本都是三體講的,我覺得《三體》對戰(zhàn)略幫助非常大。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三體》,那一定要看一下,而且據(jù)悉教育部還將《三體》系列小說加入到了“高中生推薦閱讀書單”中,可見三體的文學魅力有多大。 其實科幻小說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沒有營養(yǎng),而是作者在一定的科普知識下而引發(fā)的科學構想。如果沒有科幻小說,世界科技不會發(fā)展的如此迅速。 可以說多看科幻小說不僅可以激發(fā)大家的腦洞,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視野,還可以鍛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并且對人的價值觀,對人生觀都有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