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國際城市發(fā)展智庫” 絲綢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今西安),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路上商業(yè)路線。絲綢之路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它也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那些代表了擁有先進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達中國古代文明的那些精致、細膩、優(yōu)雅并且輕便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東方學家李斯霍芬于1877年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后,隨即被世人廣泛接受。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申報點包含了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境內33處遺址遺跡,其中中國段共計22處遺產點分布在陜西、河南、甘肅、新疆四省區(qū)。其在絲綢之路整個交流交通體系中具有起始的地位,不僅連接了多種文明地帶,更展開了東西方之間持續(xù)而廣泛的商貿、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動,見證了亞歐大陸于公元前2世紀以降的兩千年時間里,人類文明與文化發(fā)展的主要脈絡。其中展現(xiàn)出的多元文化特征,更促進了洲際間多種文明的交流、融合和共同繁榮。絲綢之路沿線遺址與出土的文物告訴世人,絲路沿線的國家和人民,曾極富活力,相互團結合作,他們還引領著世界潮流風尚,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在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重大價值。 麥積山位于甘肅天水市東南的秦嶺山脈之中,因形如麥垛而得名。四周環(huán)境幽靜,林木茂盛,風景優(yōu)美,自古就是僧人禪修之所。麥積山海拔1742米,山頂距地面142米,現(xiàn)存石窟194個、泥塑造像7200余身、壁畫1300余平方米。石窟開鑿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紀的十六國后秦時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開鑿與修繕,獲得了“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現(xiàn)存造像中以北朝原作居多。麥積山石窟是絲綢之路上佛教藝術自東向西影響的轉折性階段重要遺存與見證。 |
|
來自: 昵稱7247693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