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長安處處有唐詩首發(fā)。 轉(zhuǎn)載請留言聯(lián)系授權(quán)。 李白用一生的時間,譜寫了盛世大唐。 開放、自信、包容、氣象萬千,有“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的豪邁,有“十步殺一人”的俠情,有“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肆意,有“半壁見海日”的曠達(dá),有“呼兒將出換美酒”的隨性。 一劍,一酒,兩三筆,就是令人心向往之的大唐。 世間謫仙人,李白毫無疑問走到了詩詞的頂峰。但是李白或許沒想到,有那么一個前輩,只有幸看見了盛世大唐的朝陽,卻以一篇詩作力壓千古,成為無數(shù)文人只得仰望的頂峰。 他就是張若虛,那個經(jīng)歷了太宗離世,見證了玄宗開啟大治的張若虛。它也是《春江花月夜》。 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寥寥八字,奠定了這篇千古詩作頂峰的地位。 明代文學(xué)家鐘惺讀完后,空留感慨: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清末學(xué)者王闿運讀罷后,頓感高山仰止: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近代大詩人聞一多更是留下“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這樣難以超越的評價。 詩詞,我們又俗稱唐詩宋詞。為何詩前面獨獨要加一個“唐”字?唐朝被認(rèn)為是我國各朝代中舊詩最豐富的朝代,被稱為詩的時代。 大唐啊,那是走出了李白杜甫,走出了白居易、王維、李商隱、王昌齡、孟浩然、杜牧、王之渙、陳子昂......這些人的大唐,這其中哪一個,不是閃耀千古的詩才。 而在后世很多人心中,這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唐代最好的詩。“春江”橫絕大唐,便也是橫斷了千古。 盡管隨著時間遠(yuǎn)去,歷史難以考究,至今知名的唐朝詩人還有二千三百多人,《全唐詩》收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更不用說那些遺失在歷史中的詩作。 正如有人說:“有的詩人終其一生,都沒有一首作品流傳后世,而有的詩人,只寫幾首作品,就流傳千古,這樣幸運的詩人實在太少,而張若虛就是少數(shù)最幸運的詩人之一。” 這,就是孤篇橫絕的氣魄。 再來看看這首《春江花月夜》 上下滑動閱覽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全文252字,一氣呵成。 入夜了,江潮奔涌赴海,月光灑落,看潮起潮落。 古人望月,難免會想起故鄉(xiāng)的地,故鄉(xiāng)的人。 張若虛也想了,“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但詩人想著想著,開始思考起人生,思考起宇宙。時光轉(zhuǎn)瞬即逝,在我之前是否也有人對著月亮寄托思愁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是有的,不僅之前有,之后也有。 在詩人離世后不久,大唐的又一位詩中頂峰來到月下,留下了同樣的感慨,“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在王朝興替后,又一位詩詞頂峰再望著這尊恒古依舊的月,開始吟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span> 然而,唯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幾乎涵蓋了所有詠月思人的意境,他用神奇的筆,將春、江、花、月、夜等詩中最常見的景物和意象糅合,奏出了一曲絕唱。 詩成絕唱,寫詩的人留給后世的是無盡的謎團(tuán)。張若虛的一生太璀璨,也太短暫。 在冰冷的古史中,我們對張若虛的了解,僅26個字,“張若虛,揚(yáng)州人,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吳中四士,詩二首?!?/span> 647年,千年之前的淮左名都,張若虛誕生了。生在如此富饒之地,張若虛的少年時代該是富足的。或許和很多富家子弟一樣,看戲聽曲斗蛐蛐,或許是鮮衣怒馬少年時。 兩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了,舉國同悲。年幼的張若虛看著滿城掛起白布,茫然無知,一個時代落幕了。 張若虛一天天長大,他開始求學(xué),結(jié)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舞文弄墨,逐漸闖出了名頭。 那時的張若虛,眼中看到的是盛世的光景,“九州道路無豺虎,遠(yuǎn)行不勞吉日出。” 數(shù)代明君,盛世之下,四海臣服。張若虛就想著出去走走,看看這獨屬于大唐的壯麗山河。 他從揚(yáng)州出發(fā),一路牽著馬兒,背著書簍走走看看??窗傩崭鳎慈丈章?,看還殘留著發(fā)銹兵戈的古戰(zhàn)場。 直到一日夜晚,來到長江邊,那是一個春日的夜晚,月亮很大,江潮起起落落,奔流不息,不自覺的詠出了那首春江花月夜。 這時候的張若虛就已經(jīng)明白,一個文人的活法,除了出仕兼濟(jì)天下,化筆為史,將自己永遠(yuǎn)的鑲嵌在史書中也是一種活法。 張若虛的一生,已經(jīng)湮滅在歷史中,我們無法知道。甚至在詩詞最鼎盛的唐宋兩代,都鮮有人知道。 直到一日,有人從老舊紙堆中翻出,初讀略感驚訝,再讀嘖嘖稱奇,三讀驚為天人、傳唱天下。 很難說是時代孕育了詩人,還是詩人唱響了那個時代。 就像盛唐詩多豪健意,南宋詞多家國愁。李白不用說,自詡楚狂人,連悲天憫人的杜甫也有“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壯,這就是盛唐烙印。反觀宋代詞人中,以豪壯著稱的辛棄疾,拍遍欄桿,也是如少年般說不盡的愁滋味;詞宗蘇軾,也多是離愁別緒,傷春悲秋之感。時代造就了詩人,也束縛了詩人。 唐人寫不出宋調(diào),宋人寫不出唐氣?!洞航ㄔ乱埂窡o論放在何朝何代,都不違和。 這才是張若虛最難得的地方,最無法讓后人追趕的地方。我們有一大批詩人,有一大批詩作。有的邊塞作戰(zhàn),有的為官升貶波折,張若虛什么都沒有,歷史一片空白,卻在后世名頭愈加響亮。論古今文人,張若虛最純粹。 這也是張若虛橫絕千古的原因,超脫時代。張若虛的詩一掃六朝頹氣,這首《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純粹的詩,一首純粹以詩韻流傳千古的名作。 我們不知道有著這樣詩才的張若虛,是否真的只寫過兩首,大概是不止的。不過那也不重要了,后世已經(jīng)知道,在“李杜文章在”之外,還有一首《春江花月夜》,先人一步已經(jīng)邁上了大唐詩歌的頂峰。 人生,要么絢爛如煙火,要么醇厚如美酒。 世事悠悠,不是我見山丘,就是青山見我。張若虛選擇在大唐這個最絢爛的年代化作陳酒,又選擇在數(shù)百年后開始散發(fā)彌香。 這就是文學(xué)的魅力,這就是詩歌的力量,也是我們這樣一群人在不斷求索的動力。 對一個文人來說,若干年后,在一個寒冬的夜晚,若還能有三五人聚在一起,紅泥小火爐,談?wù)撝约旱墓适?,那就值得?/span> 作者簡介: 阿魚,熱愛國學(xué)文化,熱愛傳統(tǒng)文學(xué),現(xiàn)為某傳統(tǒng)文化文創(chuàng)公司文案策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