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二戰(zhàn)歐洲戰(zhàn)場,很多人都只關注諾曼底登陸和柏林戰(zhàn)役,而忽略了空軍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作用。 其實美國空軍為贏得二戰(zhàn)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下面一組數(shù)字,也許能說明這個問題。 美國二戰(zhàn)期間的軍備投入是1830億美元,用在陸軍航空兵上的軍費為450億美元戰(zhàn)略三分之一。 美國陸軍航空兵在二戰(zhàn)中擁有23萬架飛機,其中3.4萬架是轟炸機。 二戰(zhàn)期間,美國空軍在德國實施了N次大轟炸,轟炸機飛行144萬架次,投下270萬噸炸彈。 美軍的狂轟濫炸,讓德軍的燃油在1944年的后5個月內(nèi)下降了97%。德國最大的洛伊納煉油廠產(chǎn)能減少了90%以上。 由此可見,二戰(zhàn)中美軍大轟炸對納粹來說,有釜底抽薪的作用,對戰(zhàn)爭進程的影響顯而易見。 1949年2月,美軍出動B-29轟炸機174架。 1945年3月9日夜間,美軍334架B一29轟炸機在東京投下2千噸凝固汽油彈(燃燒彈)。 1945年5月9日夜間,300多架B一29轟炸機再次光臨東京,每架攜帶6噸燃燒彈。 1945年5月26日,500架B一29再來一次收官之作。 除此之外,美軍還分別對名古屋和大阪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空襲: 3月10日夜,美軍出動317架B-29轟炸機名古屋。 3月13日,美軍出動300架B-29對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進行了大轟炸。 綜上所述,東京大轟炸中,美軍出動飛機兩千多架次,投擲燃燒彈10多萬噸。 相比之下,東京大轟炸無論是出動飛機規(guī)模以及投放炸彈數(shù)量,都不能跟德國轟炸同日而語。 但是大轟炸的效果卻是出奇的好,為戰(zhàn)爭提前結(jié)束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實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美軍就打算對日本進行空襲,曾經(jīng)在1942年4月18日進行過著名的杜立特空襲。 但是由于當時美軍轟炸機航程有限,空襲只能是象征性的,無法取得理想效果。 1943年,美國波音公司生產(chǎn)的“超級空中堡壘”B-29橫空出世,讓轟炸日本成為可能,日本法西斯的末日來臨了。 這種戰(zhàn)略轟炸機時速達573千米,飛行高度達到10300米,續(xù)航里程為5240千米。打擊距離達到2,400千米,并能攜帶6000到8000公斤的炸彈。 尤其是1944年6月,美軍攻占馬里亞納群島之后,日本本土就在美軍轟炸機的作戰(zhàn)半徑之內(nèi),轟炸更是易如反掌。 1944年10月,第七十三轟炸機聯(lián)隊進駐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空軍的小伙子摩拳擦掌,就等上面一聲令下了。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會提出一個疑問,那就是美軍對日本的空襲沒有對德國空襲規(guī)模大,投下的炸彈也不多,為什么效果非常好?主要原因就是對東京投擲的不是炸彈而是燃燒彈。 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日本工業(yè)特點是在作坊生產(chǎn)零部件,最后送到工廠組裝,作坊分散;德國是現(xiàn)代化的廠房,比較集中;所以如果對日本進行跟德國那樣的精確打擊,收效不好。 其次,日本的作坊和居民房屋大多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使用燃燒彈的話效果會非常好。 1945年2月23日至24日對東京的首次空襲就取得了焚毀2.56平方千米的效果。 之后美軍又對東京進行了三波轟炸,一共造成14萬人死亡,全城一半以上房屋被燒毀,上百萬人無家可歸。 僅僅是3月9日的轟炸就摧毀了日軍22個大型工廠,26.7千多幢建筑化為灰燼,83793人被燒死,燒傷人數(shù)達到10多萬,傷亡人數(shù)甚至超過了后來的廣島原子彈爆炸。 大火之后,東京上空的空氣中彌漫著焦尸的味道,到處都是燒焦的尸體,整座城市幾乎變成了一座死城;日本政府花了將近四周的時間,才將燒焦的尸體清理掩埋完畢。 由于日本的聯(lián)合艦隊被摧毀,空軍遭受重創(chuàng),日軍防空能力下降,美軍傷亡并不大。 3月9日參與空襲的300多架美機只有9架被擊落,5架負傷后在海面迫降,42架轟炸機受輕傷轟炸機和其它飛機安全返回了基地。 1945年5月26日,美軍最后一次對東京進行轟炸。 500架B一29呼嘯而來,在北部、西部居民區(qū)投下4000噸燃燒彈,百分之八十的民房付之一炬。 由于美軍的特別關照,東京天皇的住所、圣公會的圣路加國際醫(yī)院、東京大學等地得以幸免。 史無前例的東京大轟炸,對日本人產(chǎn)生了極大的心理震撼,狠狠打擊了日軍士氣,加速了日本失敗進程。 大轟炸同時也是一場人間慘劇,讓成千上萬無辜百姓死于大火,日本法西斯是罪魁禍首、罪無可恕。 |
|
來自: 千山小草 > 《軍事與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