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史志辦這次到紹興來,還有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商討聯(lián)合編纂《五鎮(zhèn)志》事宜?!拔彐?zhèn)”有東鎮(zhèn)沂山(山東臨朐)、西鎮(zhèn)吳山(陜西寶雞)、中鎮(zhèn)霍山(山西臨汾)、南鎮(zhèn)會稽山(浙江紹興)、北鎮(zhèn)醫(yī)巫閭山(遼寧北鎮(zhèn))。會稽山是五鎮(zhèn)之一,這里有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最早在紹興留下足跡的名人大禹的陵寢。吃過午飯后,主人便帶我們前去瞻仰大禹陵。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其父名鯀,被帝堯封于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巳。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與堯、舜齊名的賢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因此后人又稱他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會稽山上,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大禹治水時,總結(jié)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xùn),改為以疏導(dǎo)河川治水為主導(dǎo),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規(guī)劃水道,費盡心思,不怕勞苦。他親自率領(lǐng)老百姓風(fēng)餐露宿,三過家門而不入,整天泡在泥水里。經(jīng)過13年治理,終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zāi)禍,得到了人們的贊嘆。 兩點多鐘,我們乘車來到了會稽山下,遠遠地就看到巍巍藍天下,高高的綠蔥蔥的山頂上矗立著一尊巨大的雕像,那便是大禹銅像。該銅像高21米,重118噸,建成于2001年。所表現(xiàn)的是大禹治水時親躬勞作的形象,手持木耜,腳踏巨舟,氣勢雄偉。進入景區(qū),兩邊碧水綠樹,映襯著會稽山,處處散發(fā)出古樸典雅的韻味。一座圓壇出現(xiàn)在眼前,上面有九條龍環(huán)繞著,上下是霧狀噴泉,四周清水泛流而下,這是“九龍壇”。傳說當(dāng)年有九條蛟龍在人間興風(fēng)作浪,使華夏大地洪水泛濫成患,勇敢的大禹降服了蛟龍,造福百姓。 沿著長350米的步行神道前行, 便到了祭禹廣場。右邊有一環(huán)形場地,里面有兩座石涼亭,一座涼亭中掛有一面大鼓,另一座中掛有銅鐘,分別叫做鼓亭和鐘亭。旁邊還有九鼎臺,上面一字排列著九只黑色的大鼎,象征著大禹治水后,天下分為九州。從此,鼎成了王權(quán)的象征。在九鼎臺墻上有浮雕,介紹了大禹生平的一些事跡,禹得天書、涂山娶妻、三過家門而不入、禹會諸侯等千古稱誦的傳說在這里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三幅銅雕,分別是龍、鳳、獅,都是取吉祥之意。正中間則是道教中的太極八卦圖。前方密林前,矗立著三根圖騰石柱,由花崗巖石制成,高約8米,柱身上祥云朵朵,盤龍環(huán)繞,向上翻轉(zhuǎn),似在騰飛;柱頂上站立著望獸,威嚴(yán)肅穆。透過樹隙,隱約看到里面紅色建筑的一角。 《漢書 地理志》中說:“山陰,會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所指的位置就是現(xiàn)在禹陵的范圍。禹陵背負(fù)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碧水盈盈,樹木青蔥。跨過禹池必須經(jīng)過一座石拱橋,名告成橋,意即大禹十年在外治水,終于大功告成。穿過欞星門,沿石板鋪砌順山勢逐級升高的百米甬道我們來到了大禹陵碑亭前。碑亭是1979年重建的,飛檐翹角。亭內(nèi)有一石碑,上刻明代紹興知府南大吉所書的“大禹陵”三個大字。亭周圍古槐蒼郁,松竹交翠,幽靜清雅。1939年,周恩來曾來祭祀大禹陵,并在此碑前留影。 導(dǎo)游帶著我們,沿臺階繼續(xù)向上,便是主體建筑“享殿”。明代嘉靖初年,紹興知府南大吉邀請學(xué)者對大禹陵的位置進行了考證,立“大禹陵”碑,并在碑后建享殿三間,至清代光緒年間傾圮。2007年11月,紹興市文物局對大禹陵享殿復(fù)建,重建后的享殿與現(xiàn)存禹廟大殿的建筑風(fēng)格一致,同為清代官式。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五開間,重檐歇山頂,大殿正上方是集乾隆字的“享殿”牌匾,正門兩側(cè)的對聯(lián)選自明學(xué)者謝肅《會稽大禹廟》中的詩句,為“天地平成功有在,春秋饗祀禮仍修”,是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張海先生書寫的。殿里面正中為三間神龕,供奉“華夏圣祖大禹之神位”。正上方是集漢代《石經(jīng)》字的“德配乾坤”,左側(cè)為集唐太宗字的“寧濟生民”,右側(cè)為集宋高宗趙構(gòu)字的“奠安海宇”。神位正前方按“太牢”之禮,陳設(shè)了43件祭器。兩側(cè)墻面配以大禹“治水”“立國”的大型彩繪,濃縮了大禹一生的豐功偉績。右面墻上為“治水”,整幅畫面從大禹之父鯀治水失敗被殺而化黃熊起,串聯(lián)起“大禹受命治水”“宛委得天書”“劈龍門”“三過家門而不入”“大會諸侯”“崩葬會稽”“道家封為水官大帝”等等,構(gòu)成了大禹治水的主題。左面墻上的為“立國”,從“會諸侯殺防風(fēng)氏”“平三苗以安國”“劃九州鑄九鼎”等,成為了立國的主題。 在南北兩側(cè)各有配殿三間,主要陳列著歷代的告祭碑文和重建大禹陵享殿碑記。 過“咸若亭”,沿竹林邊小道,七轉(zhuǎn)八拐,我們又來到了碑廊。最高大的碑叫“會稽刻石”,又稱為“李斯碑”,篆刻于秦代。據(jù)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秦始皇東巡狩,上會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感嘆之余,命宰相李斯撰文刻于石上,以歌頌秦皇贏政,故又名“李斯碑”。后來司馬遷將此全文載入《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碑文字屬秦小篆,是秦統(tǒng)一六國后頒行的文字,字體清秀圓潤,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原碑已毀,現(xiàn)碑為清乾隆紹興知府李亨特根據(jù)早期的拓本命高手摩刻。此外還有明成化年間所鐫刻的“山會水則碑”“戴琥水利碑”等,均彌足珍貴?!八睋?jù)說是最早的一塊治水地圖。 順碑廊而下,前面是一座涼亭,叫“菲飲泉亭”,為1933年重建。旁邊有一塊斑駁的拱形石碑,為“重建菲飲泉亭碑記”。碑旁便是“菲飲泉”,泉不大,水亦不深,但泉水四季不涸,清涼甘洌。人們飲水思源,禹功大德盛,便用大圣人孔子的評價“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的話名此泉為“菲飲”以紀(jì)念、緬懷大禹。 跟著導(dǎo)游,從泉邊紅色建筑的門口進入,往前走,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禹廟。禹廟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為我國江南少有的大型古建筑群。大殿氣勢宏偉,甚為壯觀。正中是大禹塑像,端莊威嚴(yán),后面以九鉞為背景。殿中柱子上有四副對聯(lián),分別為:乾隆帝撰聯(lián)、王蘧常補書的“績奠九州垂萬世,統(tǒng)承二帝首三王”,趙樸初撰、書的“乃圣乃神疏九河,人免為魚,萬世永賴;不矜不伐拜嘉言,賢無遺野,四海攸同”,啟功撰、書的“二儀清濁還高下,萬國衣冠拜冕旒”,康熙帝撰聯(lián)、沙孟海補書的“江淮河漢思明德,精一危微見道心”,從不同側(cè)面謳歌了大禹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 從門洞里出來,沿著臺階再向上走,來到了“窆石亭”,它因“窆石”而得名。窆石相傳是下葬的工具,形若秤砣,頂有穿孔,是禹廟的鎮(zhèn)廟之寶,已被妥善保護。上面有后人題刻多處,最早的是東漢永建元年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了。魯迅先生曾著《會稽禹廟窆石考》,梳理源流,認(rèn)定此石最晚在秦代就已經(jīng)存在。在亭旁高處有兩塊石碑,一塊是“石紐”,一塊是“禹穴”,分別指大禹的出生地和葬地。 大禹是華夏民族的始祖,理應(yīng)得到中華兒女世世代代的祭祀和懷念。史載,會稽山祭禹最早可追溯到夏朝,自禹子啟開始,祭禹活動歷朝歷代均有繼承。秦始皇、康熙、乾隆等帝王曾親臨祭祀。1995年,浙江省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lián)合舉行公祭典禮,恢復(fù)祭禹傳統(tǒng)。2007年,公祭大禹陵升格為國家級祭祀活動,公祭典禮采取古代最高禮儀形式。典禮后,祭祀人員前往大禹陵舉行謁陵儀式,場面盛大而隆重,充分表達了國人對先祖的綿綿追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