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曾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雖然個人見解有失偏頗,但不可否認是地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往往便是脾氣,同樣的境遇下,不同的脾氣作出的選擇也將截然不同,而真正厲害的人卻是那些不受脾氣左右而做出理智判斷的人。 《莊子·雜篇》中有這么一句,說的是“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大意是說,不會因為受到尊崇便狂喜不已,也不會因為受辱而大怒不止。這樣的道理不勝枚舉,古往今來鑒之者大多出將入相。 國士無雙的故事無人不曉,被后世尊為“兵仙”除了在軍事上有著無人能及的過人之處外,他的成功離不開他對脾氣的控制。韓信幼年雙親便已不在,冷遇和歧視更家常便飯。青年之際向往游俠而佩劍游于鄉(xiāng)里,這引起了當?shù)責(zé)o賴的注意,想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竟學(xué)人佩劍招搖過市,當即便要羞辱于他。強人擋道是七尺男兒膝下有金的魚死網(wǎng)破還是審時度勢厚積薄發(fā)的委曲求全,堂堂一代兵仙選擇了后者。時人莫不恥笑,而韓信則起身從容離去。如果趁著血氣方剛拔刀相向結(jié)局自然是牢獄之災(zāi),對于心懷宏圖大志的韓信而言,將寶貴的人生耗費與此顯然是莫大的損失,他不以脾氣為人處世,自然也不會以脾氣行軍打仗,成功成了必然。 我們的人生又何處不被“胯下之辱”所阻擋,是魚死網(wǎng)破還是泰然處之都會走向不同的結(jié)果。魯迅曾說“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孔子也言“血氣方剛,戒之在斗”,之所以一再強調(diào)不要趁一時之快而戒斗,因為只有心靜的時候才能看清影響事物發(fā)展的關(guān)鍵,才能清晰的知曉結(jié)果的好壞,只有如此才能做出最佳的抉擇享受最大的成功。 感受脾氣,游刃有余
心如止水是人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乍聽之下讓人望而卻步,但簡而言之無非控制脾氣而已。在面對紛繁復(fù)雜的無常事實時,唯有“止”住心猿意馬才能不節(jié)外生枝,才能理出頭緒分清主次后逐一解決。如果不加左右而放任脾氣爆發(fā),結(jié)果難免是兩敗俱傷甚至血光之災(zāi)?!度龂萘x》中的張飛莫不如是,關(guān)羽的噩耗讓其失去了理智,讓其不能深思熟慮以謀報仇之法,反而借酒澆愁使得愁上加愁給了小人可乘之機,他發(fā)泄了自己的脾氣也將他人的脾氣逼到了極限,結(jié)果一代名將未能戰(zhàn)死沙場相比關(guān)羽的結(jié)局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由此可見,不能控制自己脾氣的人,即便有過人的天賦也終究事倍功半。被脾氣左右的人,于外不得人心難以服眾,對內(nèi)傷害親人難有和睦。那么我們應(yīng)當如何與自己的人性博弈呢? 一,言辭中性。 我們在描述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的行為時要去掉那些帶有情緒性的,揣測性的,感受性的詞句。如果被人撞了一下,心中便想“剛才有人撞我,都撞疼了,他為什么偏偏撞我,他讓我很沒面子,他肯定是故意的”如此一來,矛盾已然升級,結(jié)果可想而知。而一個中性的心態(tài)應(yīng)當是“有人撞了我一下,都撞疼了”,這是客觀存在沒有成心的直觀感受,就如平靜的水面上落下一顆石子后片刻恢復(fù)寧靜。 二,不要把可能當成必然。 惠子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非彼又焉能一下便知他的本意。同樣用上面的例子來說的話,說不定他是無心之失。如此矯正自己的潛意識必然減少生活中的許多矛盾。 三,事已至此,抱怨無用 陶淵明說“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事情既已發(fā)生,有再多的抱怨除了徒增負面的情緒將矛盾惡化以外毫無意義。不要一再地回顧負面的場景往往能夠有效地控制情緒的持續(xù)變壞,代之以如何改善未來的心思試想他撞來我為何沒能及時躲避,如果撞來的不是人而是失控的車又當如何,如此將“受害者心理”拋諸腦后而客觀看待彼此,這一番思緒過后脾氣自然無影無蹤,隨之而來的冷靜心態(tài)便可無往而不利。 四,感受自己的脾氣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人事,我們首先應(yīng)當想到自己的脾氣。王陽明在“致良知”中說人人心中的都有良知,當煩惱加身脾氣愈發(fā)之時人的良知都會如影隨形起到不小的提醒作用。 綜上所述,要控制自己的脾氣關(guān)鍵在于感受自己的內(nèi)心,正如許多好面子的人在公共場合都會極力克制一些不雅的生理行為一樣,當那股念頭產(chǎn)生之際,良知便會告知此舉可能顏面掃地從而自發(fā)的主動克制。 |
|
來自: 農(nóng)俗閑話 > 《雅俗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