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一直覺得這種說法過于夸張。畢竟人的一生變數(shù)太多,妄想從一個3歲小奶娃身上看到人生幾十年的發(fā)展,未免有些過于草率了。 看了不少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對“3歲看大”這種言論更是嗤之以鼻。私以為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讓孩子學會如何從困難中逆風飛翔。而“3歲看大,7歲看老”完全就是限制孩子創(chuàng)造能力的“固定型思維”,倘若3歲真能看幾十年后的結果,80%的人在家躺著就好了,還拼啥?但看了《父母的語言》一書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想法,或許“3歲看大,7歲看老”真的存在呢! 3歲之前真的能拉開孩子差距! 孩子一上學差距會立馬顯現(xiàn)出來,無論小學、初中總有一些關于別人家孩子的傳說,慢慢地孩子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但很少有家長思考這個差距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的?從孩子開始上學,還是從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社交圈,又或者孩子進入叛逆期?相信大多數(shù)家長和我一樣迫切地想知道答案,研究人員也不負眾望告訴我們:孩子們之間的差距在3歲以前就已經(jīng)慢慢定型了! 很多人不明白,3歲以前的孩子正是最可愛的年齡,他們懵懂無知,有些甚至說話都不利索,怎么可能會有差距。但你知道嗎?那些滿地打滾、蹣跚學步的3歲前經(jīng)歷,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數(shù)學能力、空間能力、意志力、自控力和執(zhí)行力等重要的生存能力。而造成這一差距的主要影響因子是:3歲前與父母對話時所聽到的詞匯量!簡單地說,3歲前孩子聽到的詞匯量,決定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這個研究起源于一個醫(yī)生。扎克和米歇爾是兩個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好在他們的家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異常,并在扎克8個月,米歇爾7個月的時候就給他們做了人工耳蝸手術。手術很成功,但術后隨訪時主治醫(yī)生發(fā)現(xiàn):扎克各種話都會說,跟其他孩子幾乎沒有差別,上的是普通的學校,普通班級,就像正常孩子那樣學習,絲毫沒有障礙,甚至可以跟人開玩笑;而米歇爾卻去上了殘疾人學校,在學校學語言也非常緩慢,很多詞匯都不會,就像很多聽障患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樣。 同一個醫(yī)生、同等價位的人工耳蝸,為何手術后兩個孩子的差距會如此大?主治醫(yī)生決定深入家庭進行調查。經(jīng)過長時間與兩家人相處,醫(yī)生發(fā)現(xiàn)扎克的家庭從他獲得了聽力后,媽媽、爸爸、哥哥、姐姐每天不斷地跟她說話;而米歇爾獲得聽力以后,家里沒有人刻意跟她多講話,她之前本就沒有聽力,語言能力就比別人慢很多,家人和朋友沒有刻意陪她說話,慢慢地語言接受能力就越來越差。 為了研究詞匯量對孩子的影響,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耗時多年,跟蹤記錄42組不同階層的家庭后發(fā)現(xiàn):3歲之前,出生在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比那些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孩子要多聽3000萬個單詞。這3000萬單詞的差距讓腦力勞動者家孩子的平均值達到117,而救濟家庭孩子的智商則只有79。不僅如此,10歲之后在對這批孩子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那些接受更多詞匯量的孩子,成績更好。 “3歲看大”是有科學依據(jù)的 腦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一出生大腦便發(fā)展出了1000億個神經(jīng)元,人的潛能說到底其實就是神經(jīng)元鏈接的豐富程度。剛出生的孩子大腦里神經(jīng)元是沒有連接的,父母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大腦中一個個獨立的神經(jīng)元就會受到刺激被激活。父母說得越多越詳細,神經(jīng)元間彼此鏈接就越多,從而形成的神經(jīng)通路也就越來越多。慢慢地,隨著相同詞語出現(xiàn)的頻率越高,大腦中相關的神經(jīng)通路就會越穩(wěn)定。 腦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3歲之前是人一生中大腦發(fā)展最快速的階段。這個時期隨著孩子對外面世界的探索,神經(jīng)元之間也在飛快地建立連接。在3歲之前,大腦每一秒都會產(chǎn)生額外700-1000條神經(jīng)連接,正是這種高速的連接,讓孩子在這段時間里學習能力極強。0~3歲,你會看到孩子從一個一無所知的狀態(tài)逐步成長為懂得和父母交流,表達自己意愿的狀態(tài),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詞匯量將極大豐富孩子的神經(jīng)鏈路,盡可能地促進孩子大腦發(fā)育。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到4歲時,聽到肯定的詞匯量高達664000個,禁忌詞有104000個。而接受救濟家庭中孩子聽到的肯定詞只有104000個,但禁忌詞卻有228000個,正是這些不同的詞匯塑造了孩子們之間的差距。 簡單地說,孩子們的差距主要來自大腦神經(jīng)鏈路的差異,3000萬個單詞量則是造成這些差距的根本。當然,除了詞匯量的差距,肯定詞和禁忌詞也成了造成孩子差距的關鍵,也就是說3歲前父母和孩子聊天的方式?jīng)Q定孩子以后會不會變笨。 3T原則與孩子聊天 科學家做過實驗,將多組同卵雙胞胎孤兒寄養(yǎng)在不同家庭,那些喜歡交流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比對照組相對冷漠家庭家中長大的孩子,平均智商高出20分,進入社會后收入更是比對方高出30%。研究還發(fā)現(xiàn),父母采用“3T原則”與孩子交流,孩子更容易進入深度交流。所謂的“3T原則”是指: 共情關注(Tune in):3歲之前的孩子好奇心很重,他們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這時候我們家長與孩子交流要跟著孩子的注意力走與孩子共情。 比如:給孩子講繪本時,孩子喜歡玩床單,我們要做的不是叫孩子將注意力強行放回繪本上,而是告訴他:“你看到床單了呀!這個叫床單,你要不要摸一下?要不,你摸著床單媽媽給你講繪本吧。”共情關注需要把孩子可能的情緒表達出來,并通過解釋的方式讓孩子理解這種感覺。 再比如,給孩子講故事時,孩子跑去玩積木,這時我們可以走過去告訴他:“寶貝你看,這個是積木,紅色的,是個小方塊呢!”就不斷地給他解釋這個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情關注中是可以用“兒向語言”的!現(xiàn)在很多專家不提倡使用兒化語言,他們鼓勵家長用大人交流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但事實上,兒向語言才是孩子們接受度最高的語言。拉臭臭、吃飯飯、喝奶奶、要抱抱等,這種疊詞放在一起更有韻律感。好聽有意思的疊詞會讓孩子們更有學習的欲望和沖動,也是共情關注的一步。 充分交流(Talk More):所謂的充分交流說白了就是要多說。現(xiàn)在的父母很少和孩子溝通,尤其3歲之前的孩子表達能力有限,父母們不認為和小屁孩有什么好聊的,大部分甚至直接丟給孩子一個手機,或打開電視讓孩子去看動畫片。這導致孩子看到的世界與自己眼前的世界無關,大腦神經(jīng)元之間就很難建立起鏈接。 比如,動畫片中灰太狼總被老婆用平底鍋砸,但很快又若無其事地出現(xiàn)。孩子看了這樣的畫面幾乎不可能將“被平底鍋砸”與“疼”聯(lián)系起來,甚至在他們的潛意識中認為拿平底鍋砸傷別人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這種手機保姆式溝通就是非充分交流。 真正的充分交流需要家長和孩子在一起,比如你可以描述路上碰到的任何東西,一棵樹、一只鳥、一個飛機、甚至一只流浪狗??梢阅X洞大開地問孩子,“萬一那只鳥被流浪狗抓住你會怎么辦?”用問題讓孩子把眼前的事物建立連接,調動孩子的想象力去幻想那些可能發(fā)生的事。這種脫離語境的聊天會極大豐富親子之間的談話,同時調動孩子大腦那些本部相關的神經(jīng)元,建立新的神經(jīng)通路。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通過延伸孩子的語言,從而豐富孩子的詞匯量。比如,孩子說:“抱抱”。你就可以問他:“寶貝,是不是走累了,想讓媽媽抱一下?”,用這種方法把一個詞變成一個完整的句子,這種交流越多,孩子的詞匯量也就會越來越大。 輪流談話(Take turns):輪流談話對應的是“封閉式對話”,生活中有太多父母喜歡對孩子說:不要動、把電視關了、老實點、趕緊去寫作業(yè)。這種溝通沒有輪流,父母作為發(fā)號施令的一方,一直在命令孩子。這種單方面的溝通雖然父母表達了想讓孩子做什么的意愿,但孩子壓根就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時間長了自然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 輪流對話的關鍵在于告訴孩子們因果,比如,不想讓孩子碰熱水。你需要告訴他:“這個水剛煮開很燙手,你想想看,剛燒開的水碰了之后會怎樣?媽媽建議你等它涼了在去碰。” 這樣孩子再碰到開水時就會聯(lián)想到燙手不能碰,這是一個因果。生活中很多禁忌其實就是這樣,孩子們只知道不能碰,卻不知道為何不可以,好奇心驅使下家長越反對,他們反而越想去嘗試。與其打壓不如直接用輪流談話的方式告訴孩子因果,讓孩子認知世界同時保持一顆探索的心。 “3歲看大,7歲看老”并不是一句妄言,3歲的孩子看似什么都不懂,但這個階段敏銳的觀察力讓他們大腦極度活躍。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對的方法和孩子溝通,盡最大可能讓孩子聽到所能聽到的詞語,這種陪伴比報早教課效果更好!那么,你開始準備和孩子溝通了嗎? |
|
來自: 自我實現(xiàn)123 > 《戴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