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史需要才學識,寫教育理論文章同樣需要才學識。有激情有思想有文采,有充分的依據(jù),嚴密的邏輯性和揭示真理的新意。激情的文字凝結為方陣,思想之海洶涌成章節(jié),洛云飛把各類社會辦學分為三種,一種是應試技能加能力培養(yǎng)的。一種是興趣類的,如鋼琴、跆拳道等。第三種是成人類。他認為第一種順勢應時,順著應試教育的慣性,放大了應試教育的缺點。第二種是被體制內教育忽略淡化的。第三種是成人教育,以德為本,被體制內教育本末倒置了。 學校教育就像一個由分數(shù)、小升初,初升高的,外加培訓班、奧數(shù)、競賽等交織成的龐大機器,壓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剝奪了學生的童年,吞噬了學生及家長的夢想和平靜的生活。學生的追求近似于放羊娃的怪圈,放羊做什么?掙錢。掙錢做什么?娶媳婦。娶媳婦做什么?生孩子。生了孩子做什么?放羊。現(xiàn)在學生上小學為了上初中,上初中為了高中,上了高中是為了考大學,考大學是為了找工作,工作之后可以掙大錢,娶媳婦,生孩子,上學……。 孩子面臨“小升初”瘋狂補課。不少家長于是焦慮恐慌,試圖“搶跑”和“追跑”。培訓雖然對小升初幫助不大,但是,中學的分班考試要考這些內容不學就會進差班。對于許多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家長來說,上幼小銜接班已成為“剛需”。校外培訓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等成為普遍亂象。太早學習小學知識很可能會讓孩子產(chǎn)生倦怠感,甚至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這種培訓無異于謀財害命。 各類興趣特長班以及輔導班的招生范圍從中小學延伸到了幼兒園。每天在下午四五點放學的時間,縣城各個幼兒園門前都會有一些特長培訓機構在散發(fā)傳單,招攬生意。各種興趣培訓班,本來應該能彌補應試教育的不足,可是由于家長給孩子報的項目過多,孩子不堪重負,花了冤枉錢,同樣也剝奪了孩子的自然成長的權力。 在蕙原縣城,暑假有一位媽媽花費半年工資,給孩子報了11個暑期培訓班。從期末考試結束,一直持續(xù)到8月29日。每天分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時段,用來安排不同的培訓班。另一位女士5萬多元給4歲的兒子報了有畫畫、圍棋、機器人、書法,舞蹈5個特長班。周五上機器人,周六上午舞蹈繪畫,下午游泳,晚上英語。周日玩一天。只有一個晚上是屬于學生自己。 洛云飛認為家長們丟的不僅僅是大把大把的血汗錢,同時弄丟了孩子最寶貴的童年。偷竊學生童年的不僅僅是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家長也是同謀。最好能讓學生家長和老師,都多讀讀書、仰望一下星空,自然而然,悠然地生活。無用乃大用,看似無用的教育,師生支配時間的自由正是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幼兒園應該“零起點”教學,不僅是減輕學生負擔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慢的藝術”。要在學生適當?shù)臅r候做合適的事情,要尊重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要歸還學生的童年。 極端化的國學復興,有人借親情牌走入學校賺錢,對學校師生家長煽情,親情教育居然也能成就一個行業(yè),有人成立專門培訓機構,帶著精心的設計演講稿,然后,巡回于全國三四線城市,游走于社會上的初中高中學校。他每到一所學校,整個操場哭成一片,跪成一片。催淚式的感恩“教育”,是非常不道德的。極端化的國學復興,也擴展到成人的繼續(xù)教育。有的女德班甚至大肆張揚迷信的倫理道德,荒唐的因果報應,讓婦女回到三從四德的古代。 “人有從頭到腳的因果病??床粦T父親、公公,會頭暈、頭疼、腦血栓;愛管老公,易得心梗、腦梗;恨姐妹兄弟,會肩膀疼……夫妻生活,男人有要求,女人不順從就會腰疼”?!斑^去女人為啥不得這些?。俊槒?。過去女人白天被打了,晚上都順從?!?/span> 在做社會教育調查過程中,洛云飛也發(fā)現(xiàn)了屬于成年人的繼續(xù)教育,自我教育的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民間社團,他眼睛一亮,他像發(fā)現(xiàn)了一片迷人的新大陸。不久,他也加入了這家叫“虎尾宮”的社團,因為這事,還鬧出了本單位的一場小風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