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的關(guān)鍵就是“放下”,把煩惱寫在沙灘上,海水總會把沙灘歸于平整。把煩惱留給記憶,時間也會把記憶抹平。 放下并不是放棄自己的原則。放下就是不需要贊成和反對。只接受事實的存在。比如我接受我胖的事實,并不意味著,我體形不好,我不在乎。而是我體形不好,我知道。我也許會討厭這一點,但是現(xiàn)在把主觀意識放在一邊,刪除價值判斷,只看事實。 如果我們會反思,就能覺知。帶給生活的痛苦都是自帶價值的判斷,并不是事實。你要想到,當(dāng)你沒有了這些評判,又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放下的前提就是理解,想要理解,就要學(xué)會傾聽。傾聽并不是聽自己的聲音。而是聽對方的心聲,他們信任你,才會愿意說,并不是為了聽你的評判。只是為自己的情緒找個出口。 比如我們和孩子溝通時,真正的溝通在于傾聽而不是說教。傾聽是讓孩子把事實說出來。當(dāng)了解事出有因才會理解。有了理解才會給出建議,沒有人喜歡說教。按照阿德勒的教育理念,說教就是干預(yù)了他人的課題。 傾聽沒做好,就不會有感同身受,更談不上理解。這個時候的說教就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抗拒。大人們又會把這個抗拒說成“叛逆“,讓孩子無法解脫。 這幾天,孩子考試成績陸續(xù)下來了。很多的父母和孩子看到成績又會處于煩惱之中。 對于孩子有了成績的壓力,對于父母又有成績的焦慮。孩子的壓力又來自父母,父母得焦慮就是在事實的基礎(chǔ)上有了自己的評判,把這個評判帶到和孩子溝通中,就有了批評和責(zé)備。 實際考試的目的只是為了檢驗孩子對上學(xué)期知識掌握情況,并不能說明他們未來會怎么樣,有誰能根據(jù)成績來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呢? 曾經(jīng)一位煩惱的家長來找林清玄,說他正在為孩子的功課煩惱。林清玄說:孩子的功課,應(yīng)該由孩子自己煩惱才對。 這位媽媽接著說: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了第四十名,可以他們班上只有四十個孩子。 林清玄開玩笑的說:如果我是你我一定會高興,因為從今天開始孩子不會再退步了,他決不會落到第四十一名呀。 這就好比爬山,你的孩子現(xiàn)在站在山谷底部,唯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煩惱,鼓勵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會走到山頂。 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從山谷走不出來的人,正是停住雙腳,只會蹲在山谷為煩惱哭泣,而沒有學(xué)會放下煩惱,邁出前進(jìn)的腳步。 所以只有懂得理解才會放下,有了放下才會寬恕。簡單的智慧卻需要不懈的努力。 舊的思維要去掉的確很難,但可以暫時把舊的習(xí)慣擱置,有意識的學(xué)會傾聽,去理解,去放下,逐漸在新的思維中感受到快樂的提升,煩惱的減少,就有了堅持的動力。 人生不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學(xué)會反思,修正,精進(jìn)就會讓生活更加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