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場番茄記 自古以來,詩言志,文表心聲。如果我能將下列的文字寫好,有助于給“船場番茄”一個客觀準確的定位,讓行內人認同,讓行外人讀懂。那么,無論文字多少,也無論是華麗還是樸實,都算是我對自己心底里的那份認知,有了一個圓滿的交待。 (一)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在他的《洛陽牡丹記》中這樣寫道:“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薄谒男哪恐校尻柲档ぞ褪撬心档ぎa地中的天下第一。如今我想說的是,位于福建省云霄縣東廈鎮(zhèn)的船場村,在歷經了長達六十幾年的番茄種植實踐之后,產出來的番茄,品種豐富,品味純正,品質卓越,也能給予我同樣的感受。 我并非從事農業(yè)研究的專家,是不宜輕易下結論的。然而,我確實吃過許多不同產地的番茄,個人的感受是最為直接真實的,再結合一下眾人的口碑,大致可以確認,船場番茄就是眾多番茄產地中的佼佼者。 自從我記事起,每年的秋冬季節(jié),都常可以吃到美味的番茄,即使是在物流并不發(fā)達的年代。原因是,在距離我所居住的村莊不出六公里的船場村,每年都有許多農戶規(guī)模種植番茄,船場番茄果大質優(yōu)。近水樓臺嘛,自然是得之不難。 也許是因為南方的氣候比較暖和吧,番茄雖屬涼性食物,但當時的我們大多是拿它來生吃的。番茄生吃,肉質感明顯,多汁液,味道酸甜可口,適量食用,有助于消化,還可以補充豐富的維生素。至于拿番茄來炒蛋,或者煮成番茄蛋湯,或在牛肉丸湯里加入一個切片的番茄,那都是后來的事。大概是從二十一世紀初期開始,才聽到一些專業(yè)人士說起,說番茄加熱后進一步變酸所產生的物質有益于防癌抗癌,我們才拿它來做菜。接著,番茄做菜的花樣還越來越多,并且逐漸日常化,而在以前則是很少的。 (二) 其實,在我們村的菜地里,也一直常見番茄苗,但它們只是零零星星地散生于種著其它蔬菜的菜地里,或者長于一塊菜地與另一塊菜地之間的邊角地帶,不是專門的規(guī)模種植。至于這些散生苗的種子來源,大致也是通過鳥類的糞便傳播或是大人們掏大糞澆菜時帶過來的。小時候的我們,一看見菜地里偶爾長出一株或者幾株番茄苗來,就會央求父母親千萬別把它們當作雜草除去,這樣,小孩子們就似乎多了一份期待的喜悅心情,可以期待看著它們成長,也可以期待得到一份額外的收獲。 番茄苗,從小全身就長有粘質腺毛,氣味很濃烈,而且是越長大氣味越濃烈。長大后,它們的莖很容易倒伏,仿佛藤狀,所以想要有點小收成,還得幫它們搭個小竹架子。當時的我們,每天盼呀盼呀,盼著它們開出管狀的黃花,盼著它們結出扁球狀的果實。 可在船場村,所見的就全然不是這樣的景象了。船場村的小孩子,是一定看不上這樣的散生番茄苗的,也根本無需這樣的一份期盼。因為,在他們的視野里,滿眼滿眼的,都是整片整片的番茄地,少則三五分地,多則十來畝,一塊連著一塊,挖深溝,壘高畦,就連為番茄植株所搭的竹架子也都得是“三層樓”的,真可謂繁盛無比。 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我正讀高中,同班的就有幾位同學是船場村的,他們家里的番茄地多呀,而且產量和產值都特別高。他們當時種植的番茄都是大粒番茄,成熟的番茄果大約在四到六兩左右,單果上斤的也不罕見,正常的收購價每斤在三四毛錢之間。這樣一畝地種下來,產量可達三萬斤左右,畝產值也在萬元左右。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社會上很流行“萬元戶”這個叫法,那可是一個象征著富有和快速發(fā)展的新興概念??梢?,當年番茄種植的經濟效益和船場村的經濟發(fā)展速度都是非同尋常的。 (三) 都說,趨利是人類本性中最顯露的特征。按理說,船場村的番茄種植效益如此之高,那么,附近村莊的菜農們必是爭相效仿而迅速普及才對呀,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為什么呢? 這,恐怕得追溯一下番茄的傳播和種植歷史,以及其后期的選擇性發(fā)展,才能說得更清楚一些。 番茄的種植歷史,源遠流長。據載,番茄原產于南美洲,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帶。后來,傳入歐洲和一些東南亞國家,之后,是明朝時期才傳入中國的。番茄傳入中國后曾有多個別名,有的稱之為蕃柿,有的稱之為西紅柿,有的則稱之為洋柿子。然而,由于番茄果實味道特殊,色彩嬌艷,人們對它十分警惕,不敢品嘗,早期僅僅作為觀賞栽培。一直到上個世紀初期,一些城市的郊區(qū)才開始有人嘗試栽培食用。我國的番茄栽培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才迅速發(fā)展起來的。目前,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均有廣泛栽培,而且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果菜之一。 不容忽視的是,在此過程中,不同地區(qū)的地理氣候條件對番茄的種植始終起著不斷適應或基因改良的作用。如今的番茄果,營養(yǎng)十分豐富,風味獨特且多受歡迎,不僅可以生食或者煮食,還可以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或者整果罐藏,應用范圍極為廣闊。 說到番茄對種植地的適應和要求,它與船場村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之間,簡直就是一對精密度極高的卯眼與榫頭?!边呌械蜕角鹆険踝o,南邊靠近內海灘涂,近千畝“圍海造田”而成的改良鹽堿地,地勢寬廣平坦,空氣循環(huán)通暢,且不受北風侵襲。這里,種植出來的番茄植株染病率相對較低,結出來的番茄果實不易裂果,且酸甜適度,口感極佳。 當然,隨著番茄種質資源庫的不斷豐富,近些年來,船場村種植的番茄品種也在逐漸增多。從成熟的果實來看,以個頭大小區(qū)分:有個頭較大的金元寶和綠霸,有個頭中等的萬粉紅與臺灣番茄,也有個頭比較細小的櫻桃番茄與春桃番茄;以外觀顏色區(qū)分:有青頭紅腚的一點紅,有粉紅色的金圣粉鉆,有淡黃色的黃金寶,也有紫紅色的紫番茄。船場村,不僅能適應種植如此豐富的番茄品種,而且種植優(yōu)勢非常明顯。 每到采摘季節(jié),若是漫步于船場村的番茄地里,便是珠圍翠繞,琳瑯滿目,到處都是一片片的翡翠綠和翡翠綠之間的珠光寶氣。 其實,無論是稱之為趨利性,還是稱之為向往美好,那都是人類的本性。早些年前,在我們村,以及船場村鄰近的其他幾個村莊,的的確確,不乏一些經濟頭腦活絡的菜農,他們都是辛勤的勞動者和奮斗者,都曾陸陸續(xù)續(xù)跟著嘗試種植番茄,但結果皆大為遜色,事倍功半,甚至是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或是因為種植地周圍氣流不通暢而導致病蟲害多,或是因為備受北風侵襲而導致裂果多,或是因為土壤含水率過高而導致番茄口感平淡,……或許,還有一些我一時也難以說明白的其他緣故??傊?,他們種植出來的番茄,產量和質量都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要求。 關于番茄種植,據我考證,恰恰是因為船場村同時擁有了其他一些地方難以齊備的地理環(huán)境,才造就了船場村獨特的番茄種植優(yōu)勢。 (四) 最后,我還想在這里簡要記錄一下船場番茄種植的物候觀察和病蟲害防治知識,以及為什么船場番茄能夠一直保持品質優(yōu)異的一些固執(zhí)堅持。 根據清代園藝學專著《廣群芳譜》關于“番柿”的記載:“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彼f的應該是,番茄在農月六月可以采摘。同時,還有其他關于番茄種植的書籍里也說,番茄的花果期為夏秋季。——這,相比較于船場番茄的實際種植時間和采摘季節(jié),是大有出入的。于是,可以得出一個推論:他們所記載的番茄具體品種可能有所不同,以及拿來當樣本記錄的番茄種植地,其地理緯度也可能有所差異。記得海南有一句俗語叫:有雨無雨看龍王爺的,有病沒病聽郎中哥的。想弄明白船場番茄的種植時間和采摘季節(jié),就得問問船場村的番茄種植大戶們。如果只咨詢一兩位還擔心得不到準確的信息,那就得多咨詢幾位,然后再結合實地觀察,相互印證,這也是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 通過多方走訪和實地觀察,得出的結論是:臺灣番茄和黃番茄,播種時間是在陽歷八月中旬,育苗時間大約是個把月,定植在九月中旬,一般在定植二十天后陸續(xù)開花,開花后四十天左右可以開始摘果;石頭番茄,播種時間是在陽歷九月中旬;一點紅的播種時間還要更晩一些,大約是在十月初才開始播種。整個船場村的番茄采果期大約可以從陽歷十月底開始,延續(xù)至來年四月份,可長達五六個月的時間。 船場村的番茄種植大戶們,通過長期的積累,在番茄的病蟲害防治方面也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他們對經常出現的白粉虱、潛葉娥、粘蟲和菜青蟲,會有針對性地使用滅蠅胺、聯菊·定蟲脒、甲氨基阿維菌素、阿維·辛硫磷或氯氰菊脂等幾種低毒、低殘留的新型農藥;殺菌性的,則一般使用代森猛鋅、代森鋅或甲基硫菌靈。總之,不僅要達到有效治蟲殺菌,更重要的是,要確保安全用藥,符合果蔬無公害裁培標準。 船場村的“老農”們,通過多年的種植實踐經驗,還能更加細致地分辨出不同的田地區(qū)域種植出來的不同番茄品質。即使是同在船場村,不同方位的田地,種植出來的番茄口味還是有細微差異的。比如,船場村就有一個叫大墩的地方,那里地勢相對稍高,但灌溉水源充足,一百多畝的田地,是鹽堿地改良后的粘質土,那里種出來的番茄雖然個頭偏小,但皮厚肉多,甜中帶點兒酸,口感脆爽,品質堪稱最上等。村里其他的田地,若是沙、土摻半的土質,種植出來的番茄品質就略次等;若是偏沙質土的,再次之。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繼續(xù)保持船場番茄的特優(yōu)品質,目前,船場村仍有許多番茄種植大戶拒絕使用大棚種植模式。盡管大棚種植確實更有利于病蟲害防治和提高產量,但他們就固執(zhí)地認為:只有種植在曠野之中的番茄,才能盡享陽光雨露,博采日月之精華;只有在日照更加充足,而且晝夜溫差較大的環(huán)境中種植出來的番茄,才是又酸又甜、香氣濃郁的最地道的“船場番茄”。 2021.01.22 插圖/作者提供 蔡泗明,1975年9月出生,福建云霄人,畢業(yè)于閩南師大政教專業(yè),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漳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抖栉脑贰犯笨偩帲⑽募端募緫俑琛贰短じ瓒小犯敝骶?,詩歌集《歌向遠方》副主編。當過中學教師、云霄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秘書科長,現供職于云霄縣林業(yè)局。2017年5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造林綠化先進個人”。近年來,有文學作品發(fā)表于《福建日報》《廈門日報》《閩南日報》《響水日報》和《國土綠化》《散文詩世界》《廈門文學》《閩南風》《云梯關》《漳江文學》等日報或期刊。 朗誦者簡介 王艷麗,河北保定人,職業(yè)配音員,中國雄安官網新聞播音員,全國青少年語言藝術測評員。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王 鵬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