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親 ——無論生活中生命中的愛有多少種,但最博大、最無私、最真摯、最不需要回報的只有是母愛。 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婦女,不識字,不會豪言壯語,但她那慈愛、善良、堅強、自信、不怕困難、不畏勞苦、不懼貧窮的純樸品質(zhì)一直感染著我,影響著我。我心目中母親的形象永遠(yuǎn)是偉大的,她是我一生中最真摯的愛。 姥爺在世時講,母親的命是苦的,但母親的心是最善良的。母親在她未到記事年齡時姥姥就去世了,姥爺為了照顧母親和兩個舅舅也一直未娶,一個人拼死拼活的勞作支撐著當(dāng)時那個殘缺的家,為了讓兩個舅舅有讀書的機會,母親雖然也很喜歡讀書,但她卻從來沒提過讀書的事。在她剛懂事的時候便用嫩小的肩膀支撐著姥爺家的全部家務(wù),洗衣、做飯、紡織全落在她一個人身上。母親九歲就開始紡花織布,年小的時候因個子矮夠不著搟面條和刷鍋的臺灶時就在腳下墊個凳子。雖然姥姥過早的去世了,但令他們?nèi)迦讼氩坏降?,母親在那么小的年齡依然把那個家收拾的井井有條。母親的勤勞能干在她村出了名的,再苦再累的活從不說苦叫累,從小做每件事情都是執(zhí)著、認(rèn)真的,是全村公認(rèn)的最勤快最懂事的姑娘。 母親從小缺少母愛,吃苦耐勞,嫁給我父親后,更是吃盡了苦頭。父親在城里工作,家里家外的所有農(nóng)活家務(wù)又全部壓在了母親的肩上。從我記事時起,母親吃苦受累的情景像心底的烙印,永遠(yuǎn)不能抹去。在那個靠工分分糧的年代里,母親一人掙工分要養(yǎng)活我們姐弟六個是何等的不容易呀!為多掙工分,母親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先做好飯然后出工干活,在生產(chǎn)隊干些與男勞力同樣的活,那些挖河、修路、推土等重體力活,致使母親積勞成疾,造成右肋骨變形,至今還走路傾斜。盡管母親整日忙碌累死累活的干,但我家依舊是村里的缺糧戶,每每看到別人家因勞力多工分高分的糧食又多又都是細(xì)糧,而我家因工分少是缺糧戶僅分到一些少量的粗糧時,母親總是微笑著對我們說:放心吧,孩子,有娘在,絕對餓不著你們!當(dāng)看到別人家孩子拿著雪白的饅頭時我們就眼饞,為安慰我們姐弟和調(diào)動我們吃雜糧的興趣,手巧的母親就會在每次蒸饃時變戲法似的用粗面雜糧給我們捏出小鳥、小狗等動物造型的饅頭來,這樣蒸出來的饅頭雖然又黑又粘,但我們姐弟卻爭搶著吃得津津有味。那時雖然家里很窮,我們姐弟穿戴的卻都很干凈整齊,還常常引起鄰里的羨慕,其實他們哪里知道這其中母親付出的辛苦呢。母親是個很愛干凈的人,最不喜歡我們姐弟衣冠不整,她總是等我們晚上都睡后,才拖著勞累了一天的身子,把姐姐穿過的衣服改給我穿,把我穿過的改給弟弟穿。然后再用那臺老式的的織布機紡布,給姐姐們織布做新衣服。用粗布制作的衣服雖然在小朋友眼中很粗拙、寒酸,但我們姐弟從來沒感到過低人一等,因為我們知道身上的每一絲布都浸透著母親的辛苦和心血。 從我們姐弟陸續(xù)上學(xué)開始,家里的日子更是舉步維艱,靠父親一人在縣城那點微薄的工資遠(yuǎn)遠(yuǎn)滿足不了我們上學(xué)的開支了,可母親再苦再難也不會耽誤我們?nèi)魏我粋€人的學(xué)業(yè)。在那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里想搞點家庭副業(yè)是非常不易的,唯一能在家庭養(yǎng)殖的也就是幾只雞鴨,除了我們姐弟幾個過生日時能享受到一個雞蛋的“特殊待遇”外,其余的雞蛋鴨蛋都全部積攢下來托人捎到集上去換些學(xué)費。實在湊不夠了,母親就常常暗地里拆東墻補西墻,借東家還西家,節(jié)衣縮食地供應(yīng)我們,往往是在每年還沒有開學(xué)之前,我們的學(xué)費便被母親“攢”夠了。后來聽別人講養(yǎng)蜜蜂可收入比較好,母親就讓父親從城里找來一窩蜜蜂,在出工之余學(xué)起了養(yǎng)蜜蜂。因養(yǎng)蜜蜂的技術(shù)標(biāo)準(zhǔn)要求高,開始掌握不了蜜蜂的習(xí)性,經(jīng)害被蜜蜂蜇的鼻青臉腫,一連幾天還消不下去。為了掌握養(yǎng)蜂技術(shù),母親便又讓父親在城里買了些養(yǎng)蜜蜂的技術(shù)書籍,不識字,就讓我們姐弟輪流念給她聽,對蜜蜂的習(xí)性、特點,一年四季常出現(xiàn)的病癥,她都能做到熟記硬背,然后再進(jìn)行實踐。通過母親的幾年努力,使我家的蜜蜂養(yǎng)殖發(fā)展很快,母親成為方圓十里八村養(yǎng)殖蜜蜂的“土專家”,家庭條件也逐漸改善了。 母親的心是善良的,母親的脾氣是溫和的。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從來沒與人吵過架紅過臉,總是很樂意幫助人。母親常教導(dǎo)我們姐弟:人還是多做好事為好,世上還是好人多,別做缺德事,免得讓別人搗脊梁骨。對于左鄰右舍的請求,她只要能幫上的,總會盡力去幫忙的。由于母親心靈手巧,針線活做的漂亮,村里誰家結(jié)婚或生小孩,總讓母親給他們幫忙,剪“喜”字或給新生嬰兒繡“虎頭鞋”等等,母親再忙也是有求必應(yīng),總是擠時間趕在別人定下的日子前送去,從不讓人家失望。為此,母親的口碑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好。記得在我家養(yǎng)蜜蜂期間,每年總有一些鄉(xiāng)鄰需要用蜂蜜做藥引治病去我家買蜂蜜,可每次都是等來人走后,母親便打發(fā)我們姐弟幾個把他們買蜂蜜硬放下的幾個皺巴巴的紙幣給人家送回去。母親常說:誰家沒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呀!使我印象最難忘的是有一年冬天,有一討飯的老漢顫巍巍的來我家要飯,因天氣寒冷,母親給他拿一個饃后,又返回屋給他盛了一碗熱湯。我當(dāng)時就問母親,對他那么客氣干嘛?母親給我講的那句話至今我還牢記在心。母親說:飽漢子一斗,餓漢子一口。意思是說,有飯吃的人你讓他吃的再多他也不稀罕,而沒飯吃的人你給他一口說不定就能幫他度過難關(guān),他啥時想起來會感激你一輩子的。母親雖然沒進(jìn)過學(xué)堂,但母親樸實曠達(dá),心懷平和,用一言一行教導(dǎo)我們崇德向善。 母親的愛是無私的,不僅僅是對我們姐弟幾個,對我們姐弟幾個的子女更是關(guān)懷倍至。我們姐弟幾個相繼參加工作在城里安了家后,母親也隨著搬進(jìn)了城里生活。母親進(jìn)城并非象村里人所議論的那樣,去享福了。其實,母親進(jìn)城住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姐弟幾個照顧小孩,以減輕我們生活上的壓力,也好讓我們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進(jìn)城后,母親總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跑這家?guī)托『⒋┐┮拢侥羌野研『⑺陀變簣@,整天忙的不亦樂乎。對各家小孩的脾氣、性格、習(xí)慣,愛吃的食物,她都能了如指掌,儼然象一個幼兒園園長。為使孩子們吃好,母親總是變著花樣給他們做各種不同的飯菜,有時一頓飯要做好幾鍋,母親從來不嫌麻煩,還樂哈哈的在孩子們中間喂來喂去,直到所有人都吃完了她才吃點東西。后來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去幼兒園接送便成了難題,母親不會騎白行車,小孩多一次又送不完。母親就嚷嚷著讓我們給她買輛三輪車,姐弟們都不贊同。母親從來沒騎過車,60多歲的人了還要學(xué)騎三輪車不是為難她嗎?后來實在拗不過母親,只好同意了她的要求。三輪車買回來后,一連幾天母親都關(guān)在院里練習(xí)騎車,直到完全熟練掌握了騎車技巧,就高高興興地帶著孩子們往返幼兒園與各家之問。我們姐弟很受感動,常常勸母親歇歇,母親卻說:你們不知道隔輩親,每天給他們在一起我也很高興呀,等他們都能自己上學(xué)了,我和你父親就還回鄉(xiāng)下去住。母親是說到做到的,等我們幾個姐弟的孩子全都上學(xué)了,她就和父親搬回老家住了,任憑我們姐弟怎樣挽留都無濟于事。她說,你們的孩子都大了,我和你爸在這也幫不上什么忙了,只會增添麻煩,我們還是回老家住吧。 最讓我難忘的是母親的牽掛。我上有三個姐姐,下有兩個弟弟,姐弟6人的生日時辰她都能熟背如流。每到放學(xué)時誰回來的晚了,母親就派我們出去看看,或她自己親自去村口等候。在我剛剛記事時,三個姐姐都去上學(xué),母親怕我自己在家玩不放心,跟生產(chǎn)隊長請示后,才允許下地干活時帶著我。在農(nóng)村跟大人在田地里也很好玩,他們在中間歇工時逗我,給我逮蟋蟀、蟈蟈。但有時大人們干活一忙就把我給忘了,經(jīng)常是我玩困了就不知不覺的在地頭睡著了。與母親一起干活的人就給母親出主意說,讓我放在村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免得整天在田地里風(fēng)刮日曬的??赡赣H卻總不放心,老擔(dān)心小伙伴們領(lǐng)我去坑邊玩水有危險,用她的話說,看著我在她身邊心里踏實。也就是母親的這句話到現(xiàn)在我還銘記在心,總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受到困難和挫折時就去找母親訴說,有母親在我身邊心里就感到格外踏實。后來我參軍的四年也是母親最牽腸掛肚的四年,當(dāng)送兵的汽車徐徐開動時,我不敢看母親的眼睛,母親邊流淚,邊跟著汽車隔著車窗向我反復(fù)囑咐,直到汽車加速把她撇得遠(yuǎn)遠(yuǎn)的……后來姐姐給我寫信說,母親在我當(dāng)兵走后的幾個月里,只要聽到別人提起我的名字,她就會牽掛的直掉眼淚。一次在部隊出差順便回家看看,母親見到我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親自給我做我最愛吃的面條,吃過飯后坐在我床頭上問這問那,仿佛兒子從另一個星球回來似的,直到我睡熟了,母親才悄然離去…… 弟弟是個駕駛員,每次出遠(yuǎn)差,母親都要他每天往家電話說一下:“車到哪了?有啥事沒有?”一天接不到弟弟的電話,母親就難以入睡。后來母親回鄉(xiāng)下住后,我們姐弟幾個就又象母親手中牽著的風(fēng)箏,怎么也飛不出她的牽掛。今天打電話問問這家的情況,明天又打聽打聽那家的消息。母親的牽掛就象那烈日炎炎中的陣陣清風(fēng),經(jīng)常給我?guī)斫z絲的涼爽。記得有一個星期天我抽空駕車回去看望父母,太陽還沒落山,母親就嘮叨著催我趕快返回,說,趕早不趕晚,明天還要上班。最后一再叮囑我安全到家后給她回個電話,誰知回城后巧遇幾個好友小酌幾杯,把母親的叮囑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一會兒,手機響了,一接是母親的聲音:林,你們到家了嗎?我頓時無言相對,想想這么多年母親對我們的牽掛和操心,想想母親因勞累而孱弱的身體,想想歷經(jīng)的滄桑和無情的歲月在母親慈祥的臉上刻下的皺紋,我真的哭了,但這淚因母親的牽掛卻又變得甜甜的。從那次開始,每次回鄉(xiāng)下老家返城后,第一件事就是給母親電話報聲平安。 如今母親生活在鄉(xiāng)村很安逸恬靜,與父親一起在院子里種滿了果樹和蔬菜,經(jīng)常給村里的孤寡老人送送菜,幫留守家庭看管看管孩子,被村民們譽為樂于助人、慈祥善心的老太太。 記得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倪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你可以沒有兄弟姐妹,也可以沒有愛人子女,但你卻不能沒有母親。我感謝上蒼讓我遇到這樣一位好母親;我感謝母親讓我出生在這樣一個溫馨的家;我感謝母親用她那言傳身教給了我良好的品行,激勵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工作! 現(xiàn)實生活中友情可能會因缺少交往而褪色,誓言也許會因時光流失而淡忘,但母愛卻永存人間?!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愿天下所有的兒女們都要以母愛之心來回報母親! 愿我的母親健康長壽,好人一生平安! 插圖/網(wǎng)絡(luò) 作者簡介 魏樹林,男,48歲,河南周口人,供職于周口供電公司,喜歡攝影及旅游。 長|按|二|維|碼|關(guān)|注 用詩和遠(yuǎn)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眾號 hyd19671125 微信號 hyd196711 郵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雜文、小說、詩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內(nèi)。必須原創(chuàng),必須首發(fā),歡迎自帶插圖和配樂,一周內(nèi)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轉(zhuǎn)投其它自媒體。文責(zé)自負(fù)。 稿件請用word附件形式發(fā)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筆名、微信號、作者簡介及照片。從即日起,給作者發(fā)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過微信發(fā)放,請加主編微信hyd196711。稿費全部來自贊賞,10元以上(含)的80%發(fā)給作者本人,其余留為平臺維護。七天內(nèi)閱讀量超過一千的,另獎勵20元;超過兩千的獎勵5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