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喜歡那些飄渺的東西和事物,比如古代。 好古不是一件壞事,甚至是一件好事,但是令人諷刺的是,好古不知古,好古不知今。 今人好古,猶如古人好古人之古,而好古之人多半不知古,不知古而好古可以理解為附庸風雅,好古不知今就容易成為“呆子”。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是人,是人就有貪嗔癡,是人就有喜怒哀樂,就有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那這些都是共性。 知今,才能知道當下是怎樣的,知道世界是怎樣的,國家是怎樣的,家鄉(xiāng)是怎樣的,家是怎樣的,自己是怎樣的,才能更好地與現實世界融入一體。 當然,人是有共性的,好古的好處,可以以古至今,比如伴君如伴虎,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比如杯酒釋兵權,比如孔子傳道,等等,通過這些來指導當下,而且還有知悉當時的具體環(huán)境,才能明白古人處境。 知今,是如何來知今。先從身邊出發(fā),痛了知道痛,才會明白,怎樣避免讓自己摔倒,避免痛的發(fā)生。親人遠離,才能明白他人,就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過觸覺知覺知今,而不是碰那些自己都不懂得虛無的事物。 當然,好古是一件好事,但好古也需要知今,知今才能明白古人心境,知古才能更容易明白今人,但絕不是好古不知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