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劇《香港愛情故事》里面,有一句臺詞又刺耳又扎心,一個房產銷售在女主面前,對男主角說:“你再這么等下去,等到她停經了你也買不到房子?!?/span>換作是你,你可能會惱羞成怒,但在片中,男女主角只是看了房產銷售一眼,有淚也得往肚子里面吞,話雖然很扎心,但你覺得扎心,是因為對別人說出的事實,你無力反駁。大家在看一些大V的公眾號/朋友圈,比如你去翻綠豆老師的朋友圈,很多人總會覺得很扎心,你很想為自己辯解幾句,但卻發(fā)現(xiàn)人家說的全是事實,甚至綠豆老師會把你竭力要隱藏,或者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些想法都說出來了,有一種被戳中的感覺。 你被扎心的次數(shù)越多,說明你身上的問題越多。因為別人之所以能扎你的心,只不過是深諳人性的弱點與社會的現(xiàn)實,然后每次挑一個角度去展開,你被戳中扎到,證明你在這個角度上的問題還沒有被解決掉。 什么樣的人問題越多呢?越是窮的人問題越多,因為每個成功的人,無一不是克服了各種人性的弱點(懶、拖延等),無一不是解決了各種問題(不掌握某個技能,不了解某種商業(yè)模式,沒有資金等),因此,由窮到富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解決問題,為他人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的過程。你身上的問題越多,自然說明你越窮。但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會覺得自己有那么多問題(我們也不想覺得),但并非沒有辦法去讓你知道你自己有多窮,這里綠豆老師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扎心等窮”公式:別人的話不會無緣無故就扎痛你,它一定是戳到了你的痛點,你恨得牙癢癢,但是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吞。被扎的次數(shù)越多,痛點與問題就越多,這樣就間接反映出你有多窮。那么我們如何逐漸擺脫這種窮的狀態(tài),變得更有錢?金錢流動的方向,一定是從問題存在者,流向解決方案提供者的。你問題越多,你在這個市場上就斗不過問題少的人。比方說同一條街上有兩個早點鋪,2點起床忙碌早點,跟5點起床忙碌早點,這兩家早餐鋪的命運就會截然不同,更拼命的早點鋪,在長遠的競爭里必然遙遙領先。 你如果想從市場里面賺到錢,你就必須先把自己身上的壞毛病都給去掉。你自己沒問題,才能去幫助一個有問題的人。比如你去李佳琦直播間買東西,為什么呢?他憑什么能賺一個中間商的錢?因為他通過選品攢了多年的個人品牌,借助這個響當當?shù)拿栍帜苣玫秸劭蹆r格。你去買,說明你做不到他所做到的,你只能在他那里買,然后交一部分過路費給他。所以你想在某個細分領域上賺錢,你就必須充當一個創(chuàng)造者的角色,先把這個細分領域上,自己存在的問題解決掉(成為權威),然后還緞練出替消費者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創(chuàng)業(yè)者、導師),如此一來,才會有消費者為自己的問題買單。我一直強調,窮是唯一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不努力就意味著你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如果你想變得更有錢,不要太意別人扎心的話,這反而是一種善意的提醒,讓你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更不要為此感到焦慮,越早發(fā)現(xiàn)問題趁早解決,不然問題堆積起來,某一天突然爆發(fā),沒心可扎,因為心都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