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暑假我在新鄉(xiāng)百泉參加河南省高級家庭指導師培訓,有幸聽到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陳健翔的講授,他談到《道德經(jīng)》應是一部教育書籍,建議我們從事家庭教育時應從《道德經(jīng)》中吸取家庭教育的智慧和精髓。在陳教授的指引下,我開始了對《道德經(jīng)》的學習和研究。 《道德經(jīng)》的第六十章講的是治國的道理,“治大國,若烹小鮮?!边@是老子所說的一句被后人傳頌很廣的名言。“烹小鮮”就是烹飪小魚,這是個比喻。用烹小魚比治國。首先小魚體積很小,不需要去除內(nèi)臟和起鱗,稍加清洗便可;其次烹制過程中不能來回翻動,否則就爛成一團了;再則火候要掌握精準,否則很容易燒焦或者不熟;最后不必多加作料,可以品嘗小鮮的原味。 這就是說,統(tǒng)治者治理一個大國家,一要像烹小魚一樣,不要亂翻。否則,大國就會被弄碎,國家亂了,最后就會四分五裂。 我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民主管理班級的精髓就是不折騰,不懈怠,不動搖。在家庭教育方面,我認為老子的烹小鮮治理國家的思想非常適合我們的家庭教育,因而:家庭教育,若烹小鮮。 一、不必總盯著孩子的缺點和成績 孩子總是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但別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看待問題,應該對事不對人,盡力避免說“總是”和“從不”。喋喋不休地指責孩子的缺點等于精神折磨,見過不如做過,做過不如錯過——寬容孩子嘗試錯誤,對孩子的錯指出并予以糾正,讓他知道你相信他能按你所期望的做好,即使他這次沒做對,不要動不動“你總是……”“從來不……”,各位家長你責備孩子的聲音越小,他才會認真聽,改得越好。 二、教育孩子是一個陪伴成長的過程 孩子的成長也是不能操之過急的,孩子們現(xiàn)在的好習慣與壞習慣改變或者沒有改變都不要著急,成長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xiàn)在孩子所有的改變也可能只是適應新環(huán)境而做出的某個“假象”而已,隨時都可能面臨“反彈”,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循環(huán)引導。 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家長們對學校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學校能夠改變自己的孩子,而學校能做的也只有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氛圍,盡最大的努力去引導孩子,真正能改變孩子的還要靠家長本身。 親子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與孩子在一起陪伴他們成長。作為父母,在自己的親子教育崗位上,就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用一顆童心來貼近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保持共同的愛好。用一顆愛心澆筑自己的孩子,互相依戀。用一顆責任心點燃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養(yǎng)成好習慣,一起快樂的生活。 三、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一個人本來有區(qū)別于任何人的最重要的生命標志,這個標志就是“自己”。這個自己是人的本質(zhì),是一個個體與社會所形成的獨特系統(tǒng),是自然賦予個人的獨特性,是環(huán)境派生出來的并融于環(huán)境的完美系統(tǒng)。 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自己,他才可能成為自然中的一部分,社會中的一部分,他才是強大的、獨立的、完善的,并且真正地能與自然界,能與社會融為一體,他才不會孤獨。 而且如果人成為自己,這個人就會不斷地創(chuàng)造自己,實現(xiàn)自己,進而使這個人在這個過程中達到滿足和成就。這個人的一生,才會沉浸在真正的成長的喜悅中。
|
|